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猕猴桃采摘机器人自动搬运装箱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05:01
【摘要】: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提倡,我国贵州、四川、陕西等地开始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截至2016年底,我国猕猴桃产量已到237万吨。为了促进我国由猕猴桃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进行转变,加速猕猴桃产业的成熟化进程,猕猴桃智能采摘一体化装备必将得到相关鼓励。猕猴桃在收获初硬度较高,具有后熟特点。其柔软易破损的特殊物理特性,致使对于采摘所获猕猴桃果实的装箱收集与储存,具有较高要求和标准。猕猴桃采摘机器人采后的装箱过程中对猕猴桃果实形成堆压碰伤、触碰擦伤等损毁伤害,会影响猕猴桃果实的品质与风味。本文针对猕猴桃采摘机器人果实采后易损、箱内堆积等问题,为实现猕猴桃采摘机器人的果实采摘装箱并行工作,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研究:(1)猕猴桃物理特性和跌落损伤规律研究。测量了猕猴桃物理形态参数和力学特性,包括重量、长、宽、厚,其直径参数大致分布[40,75]mm区间内。并得出了各表面硬度以及果实外果肉与内果囊两者在弹性状态下的弹性模量,分别为0.53MPa和15.06Mpa。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了猕猴桃在传送带上的滑动位移试验。研究不同传输带速下,传送带坡度角与猕猴桃相对滑动位移关系。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果实跌落损伤规律,得出了影响猕猴桃跌落损伤因素的显著性排序为果实跌落高度、跌落时猕猴桃面接触面以及接触材料。(2)猕猴桃采摘机器人自动搬运装箱装置总体方案的确定。通过对人工搬运装箱作业分析,针对猕猴桃采摘机器人自动搬运装箱装置的果实低损化、均匀化装箱,提出传送带式搬运装箱方案和旋转分离式搬运装箱方案。选择了旋转分离式搬运装箱方案,对其中的主要组成机构如均匀化旋转分离机构和果箱升降机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方案选取,完成了猕猴桃采摘机器人自动搬运装箱装置的总体方案。即通过传送带实现运输,均匀化旋转分离机构和果箱升降机构配合实现果实的均匀装箱以及箱内跌落距离控制。(3)猕猴桃采摘机器人自动搬运装箱装置的关键部件和控制系统设计。结合对象物特点,对装置中的关键部件如传送皮带、旋转导向筒和分离圆盘、缓冲轨道进行了结构设计,建立果实模型后利用了Adam view对均匀化旋转分离机构缓冲轨道的设计进行仿真验证。为实现猕猴桃果实的均匀无损搬运装箱,对控制硬件进行选型,包括5个传感器、3个步进电机以及控制用单片机。设计了控制电路原理图和控制流程,使用Keil uVision2软件对C语言程序进行编写和编译,计算得果箱单次的下降所需脉冲为44800个。(4)样机制造及验证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该装置工作较优组合为:跌落高度200mm,旋转导向筒转速为0.4rad/s,传送带线速度为0.1m/s,在此条件下工作,果实损伤率为1.75%。连续工作下装箱效率为每小时3913个,同时通过与单波纹管装箱的对比试验可得,试验组中四组果箱内的表层果实在Z轴方向上坐标组内方差为476.187、431.077、389.098、489.078和459.31,对照组组内方差为1682.71,表明试验组的果箱表层果实在竖直方向上分布更加集中,即装箱更加均匀化。
【图文】:

位移曲线,力学特性,番茄


缩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的破裂力、屈服力,以及变形量受加载速率小与加载压头的型式的影响很大。姜丽萍等(2007)使用 TA-XT2i 质地分析仪对成茄进行力学特性的实验,得到各组组番茄遭受穿刺而破裂时受到的破裂力,和番大的破坏强度,这些数据对西红柿采摘末端执行器具有指导意义。冯慧敏等(2015白萝卜、土豆和苹果三种常见果蔬分别进行压缩试验,分别得到了 3 种果蔬试样坏力、破坏极限和弹性模量值,最后的方差分析结果为显示,测量中白萝卜的特性值均显著高于土豆、苹果在测试中得到的参数值。此外,李智国等(2011)对多个品番茄果实进行了质量、静摩擦系数、几何学形态、密度和空隙率进行了测定和描述计了质量等主要物理尺寸的分布范围。高永毅等(2005)利用有限元方法和 MATL件研究了葡萄压缩时内压改变量、压缩外力、压缩变形量和皮的应力之间的关系。,存在对葡萄和番茄的力学性质进行的多项试验研究,分别对葡萄和番茄果实整行压缩试验,得到其力—位移曲线,得到不同硬度的果实在互相垂直方向上的压的力学特性,并对果皮进行了jk、纵向的拉伸试验,通过果皮的弹性模量—应变表得葡萄与番茄组成的非线性定量表达式,,从而提出葡萄与番茄的表皮破裂强度可机械损伤的评价指标(王荣等 2003; 王荣等 2004)。

位移曲线,荔枝,力学特性


缩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的破裂力、屈服力,以及变形量受加载速率小与加载压头的型式的影响很大。姜丽萍等(2007)使用 TA-XT2i 质地分析仪对成茄进行力学特性的实验,得到各组组番茄遭受穿刺而破裂时受到的破裂力,和番大的破坏强度,这些数据对西红柿采摘末端执行器具有指导意义。冯慧敏等(2015白萝卜、土豆和苹果三种常见果蔬分别进行压缩试验,分别得到了 3 种果蔬试样坏力、破坏极限和弹性模量值,最后的方差分析结果为显示,测量中白萝卜的特性值均显著高于土豆、苹果在测试中得到的参数值。此外,李智国等(2011)对多个品番茄果实进行了质量、静摩擦系数、几何学形态、密度和空隙率进行了测定和描述计了质量等主要物理尺寸的分布范围。高永毅等(2005)利用有限元方法和 MATL件研究了葡萄压缩时内压改变量、压缩外力、压缩变形量和皮的应力之间的关系。,存在对葡萄和番茄的力学性质进行的多项试验研究,分别对葡萄和番茄果实整行压缩试验,得到其力—位移曲线,得到不同硬度的果实在互相垂直方向上的压的力学特性,并对果皮进行了jk、纵向的拉伸试验,通过果皮的弹性模量—应变表得葡萄与番茄组成的非线性定量表达式,从而提出葡萄与番茄的表皮破裂强度可机械损伤的评价指标(王荣等 2003; 王荣等 2004)。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军平;;多媒体武术系统在智能采摘机器人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20年04期

2 唐琳;陈诚;;农业采摘机器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年03期

3 敖茂尧;;果蔬采摘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对策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9年03期

4 马茵;田磊;韩孟洋;;基于WIFI数字图像传输的采摘机器人交互终端研发[J];农机化研究;2018年05期

5 郑冰;杨文铂;李航;;采摘机器人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基于LTE-advanced与微粒群算法[J];农机化研究;2018年03期

6 谷利芬;谢芳;;基于多跳无线网络和机器视觉的新式采摘机器人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8年03期

7 田磊;靳继红;;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脐橙采摘机器人定位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8年04期

8 张磊;;采摘机器人定位和导航研究—基于足球比赛动态路径规划[J];农机化研究;2018年06期

9 王娜;汤金金;;采摘机器人运动目标逼近方法研究——基于分裂迭代和模糊算法[J];农机化研究;2018年04期

10 任天麟;;基于武术飞脚动作学习的类人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J];农机化研究;201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何蓓;刘刚;;果树采摘机器人研究综述[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魏锡光;王库;;仿自然环境条件下番茄采摘机器人设计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3 崔天时;陈天宏;;基于遗传算法的采摘机器人轨迹规划[A];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石兴禄;邹湘军;卢俊;陈强;陈燕;王红军;刘天湖;;虚拟采摘机器人统一建模与三维动态仿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5 袁挺;李伟;谭豫之;杨庆华;高峰;任永新;;温室环境下黄瓜采摘机器人信息获取技术研究[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张殿明;时会美;;农业自动化领域中的机器人技术[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7 赵德安;姬伟;张超;李占坤;;果树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心馨 虞涵棋;美国公司开发出苹果采摘机器人[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7年

2 全媒体记者 李宁艳;“智慧农业”开启新疆种植新模式[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7年

3 吕继东 赵德安 姬伟 陈玉;浅谈国内外采摘机器人[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段佳;果蔬采摘机器人有了三维视力[N];大众科技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吴佩;机器人摘棉花可以识别好与坏[N];农民日报;2011年

6 苏报驻园区首席记者 董捷;苹果熟不熟 机器“看”得出[N];苏州日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李慧;未来,我们这样搞农业[N];光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伟;创新科技 让生活更精彩[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

9 记者 吕兵兵 通讯员 李建忠;擎科技“大旗” 攀农业“珠峰”[N];农民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刘欢;三万余市民高校田间追踪“食品安全”[N];北京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利;多末端苹果采摘机器人设计与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2 王丽丽;番茄采摘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

3 贾伟宽;基于智能优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目标识别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4 顾玉宛;基于并行计算的苹果采摘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5 戚利勇;黄瓜采摘机器人视觉关键技术及系统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6 谢忠红;采摘机器人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关键算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7 吕强;柑橘采摘机器人工作场景信息感知技术与路径规划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8 王辉;机器视觉技术在果园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11年

9 纪超;温室果蔬采摘机器人视觉信息获取方法及样机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10 彭辉;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树上柑橘自动识别和定位技术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波;柑橘采摘机器人移动平台视觉导航系统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9年

2 刘艳平;柑橘采摘机器人障碍物识别与定位方法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9年

3 刘洒;柑橘采摘机器人重叠果实分割与定位方法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9年

4 尹吉才;新型苹果采摘机器人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5 王周宇;猕猴桃采摘机器人自动搬运装箱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6 魏松涛;鸡腿菇采摘机器人双目视觉系统识别与定位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7 刘蒙蒙;花椒采摘机器人的机械系统方案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8 张庆怡;苹果采摘机器人在线分级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9 张月伟;基于遥操作的移动式水果采摘机器人平台的研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10 段伟洋;苹果采摘机器人夜间视觉检测算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94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694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0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