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动力式三七精密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00:36
【摘要】:三七是中国名贵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60万亩,现在的播种方式主要以手工点播为主,劳动强度大,播种质量不一致,尚无配套的精密播种机。针对此现状,本文开展了三七精密播种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该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确定三七精密播种机的整机设计原则,结合三七播种的农业要求,制定动力式三七精密播种机的设计方案,主要有整机结构设计,排种系统设计,开沟器设计,前置仿形结构设计以及传动系统的设计,最后对三七精密播种机的工作原理做了详细阐述。(2)在JPS-12计算机视觉播种试验台上,对排种器进行排种试验研究。为实现三七的精量播种,设计了一种窝眼轮式三七精密排种器。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进行排种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型孔轮转速为20 rpm,型孔深度为7 mm,型孔直径为8.5 mm时为较优组合,此时的粒距合格指数为93.17,重播指数为3.40,漏播指数为3.43。(3)设计了一种窄行距开沟器,并利用土槽对其进行正交试验,试验指标选择开沟深度和开沟宽度,工作速度为0.2 m/s。本文分析开沟深度为40 mm时,工作速度为0.2 m/s时,对开沟器进行田间试验,选取150个点进行数据测量,对开沟深度及开沟宽度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开沟器的开沟深度的范围处于20~30 mm之间,其平均开沟深度为24.71mm,标准差值为5.128,方差值为26.30,变异系数为0.208;开沟宽度的取值范围处于30~40mm之间,其平均开沟宽度为35.74 mm,标准差值为5.565,方差值为30.972,变异系数为0.156。符合了三七播种的开沟要求,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4)为提高播种机的播种性能,设计了一种宽度为100mm,直径为300mm的行走轮,为提高行走轮的抓地能力,在其表面设计有防滑轮刺。对行走轮进行了台架试验,主要选取了前进速度、土壤含水率和机架倾斜角度为试验因素,滑移率和土壤粘附量为试验指标,并对其进行了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率为20%时,倾斜角度处于1-9°之间,转速位于17~23rpm之间时,土壤粘附量小于12 g,滑移率小于15%,得到其最优化取值范围。(5)为了确保播种机的工作稳定性,对其进行了播种均匀性及各行播量一致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整机设计达到了作业标准要求。总之,本文研究的动力式三七播种机,在排种系统设计、整机设计等方面的创新,使该机具有巨大的产业化前景。该机具投入使用后将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填补了中国三七精密播种机械的空白。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2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新型全自动精密播种机[J];致富之友;2000年07期

2 边爱文;怎样使用小麦精密播种机[J];农家参谋;2002年08期

3 赵百通,张晓辉,孙庆勇,李英;浅谈电子技术在精密播种机上的应用[J];农业装备技术;2003年03期

4 康丽梅,王晓伟,林静;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3年01期

5 赵百通,张晓辉,李英;精密播种机工况监控的报警系统设计[J];农业装备技术;2004年01期

6 李涛;怎样使用小麦精密播种机[J];山西农机;2004年04期

7 陈利 ,宋培中;怎样使用小麦精密播种机[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4年05期

8 李选才;新型玉米免耕施肥精密播种机[J];农村百事通;2005年11期

9 何波;李成华;张勇;;铲式玉米精密播种机的运动仿真[J];农机化研究;2005年06期

10 杨立东 ,刘德伟 ,王东林 ,唐占龙;精密播种机的类型与分析[J];农机市场;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余玲;何培祥;;简易小麦精密播种机的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梁留锁;马旭;;精密播种机数字化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夏俊芳;许绮川;吴一鸣;叶峻;;旱作多功能精密穴播轮的研究[A];《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4 王景立;马旭;;精密播种机镇压器镇压力的控制与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胡军;马旭;王未;袁瑞;;基于pro/e的精密播种机部件CAD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周雪;新型玉米免耕施肥精密播种机[N];今日信息报;2005年

2 ;小麦精密播种机使用注意事项[N];山西科技报;2009年

3 北京农机试验鉴定推广站;穴盘育苗气力式精密播种机通过鉴定[N];农资导报;2004年

4 ;穴盘育苗气力式精密播种机通过鉴定[N];山西科技报;2004年

5 张来荣 相接见;满目葱绿惹人醉[N];北大荒日报;2014年

6 龚建国 宋顺辉;拥有甘泉幸福来[N];北大荒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景立;精密播种机覆土与镇压过程对种子触土后位置控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周海波;水稻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机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增W,

本文编号:2698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698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f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