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掺气摇臂喷头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07:03
【摘要】:掺气摇臂喷灌喷头的研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掺气方法的低压水射流分散特性研究”(项目编号:51379090)的资助。掺气摇臂喷头是一种气液两相射流的新型多功能应用设备。其不仅可以通过自吸式吸入气体、液体实现多功能应用和改善水力性能,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应喷头向多功能及节能方向发展的趋势。针对摇臂式喷头低压时存在水射流末端水量过分集中的问题,本文主要从20PY_2和30PY_2掺气摇臂喷头的设计出发,研究了掺气结构对该喷头的抽气、抽液性能的影响及掺气量对水力性能的改善状况,通过高速摄影试验验证了摇臂喷头掺气后水射流的变化情况,并对该喷头进行组合喷灌试验,检验掺气后的喷灌改善效果。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摇臂喷头结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掺气结构,同流量情况下,形成自吸形式的气液两相射流。参考《旋转式喷头》国家标准,与摇臂喷头喷灌效果相比,两种型号掺气摇臂喷头低压起始工作压力均可以降低100kPa。(2)掺气摇臂喷头的掺气管内径、掺气管伸缩距离以及喷嘴锥角为影响抽吸性能和水力性能的因素。堵住副喷嘴,该喷头推荐的试验结构如下:喷嘴锥角38°,掺气管伸缩距离为2mm,掺气管内径为4mm(30PY_2)、2mm(20PY_2)。同工况下,掺气时,该喷头的射程与摇臂喷头的相近;掺液时,该喷头射程比其摇臂喷头短约1m。工作压力增大时,该喷头吸气、吸液量增加但增量降低,且液气比和液液比呈下降趋势;该喷头掺气、掺液可以有效改善水量分布效果,降低射流末端水量集中的情况,且掺气量越多,效果越明显;模拟组合喷灌试验时,20PY掺气摇臂喷头掺液时效果最好,1.2倍组合间距最佳,喷灌均匀系数平均值为80%。(3)采用高速摄影法和图像处理的方法研究20PY_2掺气摇臂喷头气液两相射流初始段,观测到喷嘴出口气相呈连续性脉动形式,200kPa和300kPa工作水压力下脉动频率分别约73Hz和140Hz,频率随工作水压力升高而增大。获得不同工作压力下,射流破碎长度与射流的射程之间的拟合经验式,经验式用于对比分析气液两相射流的特征长度值。(4)低压田间组合喷灌试验条件下,风速为1m/s时,20PY_2掺气摇臂喷头的蒸发漂移量约在5%左右;该喷头的平均喷灌强度模拟值与试验值偏差基本保持在5%-9%间;该喷头喷灌均匀系数平均值在80%左右,高于摇臂喷头;结合工作压力和组合间距对喷灌均匀性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CU值与DU_(lq)、DU_(hq)、DU_(lh)和DU_(hh)关系及喷灌强度试验值模拟图对比,印证了低压下,该喷头最佳工作压力为300kPa,最佳组合间距为1.1R。
【图文】:

结构图,喷头结构,摇臂,喷头


臂喷头的结构、原理2系列摇臂喷头的结构 PY2系列摇臂喷头指的是所有 PY 型号带有副喷嘴的摇臂喷头。按分类,PY2系列摇臂喷头有单喷嘴、双向双嘴、单相双嘴和三嘴等型形式来分类,PY2系列摇臂喷头有带换向机构的扇形喷洒和无换向洒两种型式。无论按照 PY2系列摇臂喷头的哪种形式来分类,其机旋转密封机构、驱动机构、换向机构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如图 2.1 为喷头结构的结构图,1-空心轴套;2-空心轴;3-减磨密封圈;4-限位簧;6-弹簧罩;7-底座;8-换向器;9-反转钩;10-摇臂;11-摇臂轴弹簧座;13-摇臂轴下衬套;14-调位螺钉;15-摇臂轴;16-摇臂弹簧;8-稳流器;19-打击块;20-喷嘴;21-副喷嘴。

断面形状,旋转密封,端面密封,机构


尺寸、断面形状和表面粗糙层度等,这水力性能。列摇臂喷头正常旋转工作,能绕竖管转需要旋转密封机构。目前,PY2系列摇端面密封和径向密封。PY2系列摇臂喷2.2 所示,1-减磨密封圈;2-空心轴;3-密封圈;7-喷体;8-O 型密封圈;9-喷作时,,需要靠水流的作用力,使空心轴工作时,需要由防砂弹簧涨紧,使水流产生外漏的问题,起到密封的作用。由磨的摩擦系数相对较小,从而能够减少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277.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海燕;吕宁江;于晓蕾;孙力;王薇;黄乾;;山东省大型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应用设计实例[J];中国水利;2015年09期

2 张贺增;张春平;;浅析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农业装备技术;2015年02期

3 袁寿其;李红;王新坤;;中国节水灌溉装备发展现状、问题、趋势与建议[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4 朱兴业;蒋建园;刘俊萍;刘兴发;胡斌;;外取水射流喷头与全射流喷头的比较[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5 陈超;汤玲迪;顾哲;汤跃;;分水针对喷头喷灌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J];节水灌溉;2015年01期

6 李一鸣;李红;刘俊萍;陈超;;旋转式喷头转速对水力性能影响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4年Z1期

7 蒋建园;朱兴业;刘俊萍;刘兴发;;喷灌均匀性系数与分布均匀系数关系研究及试验验证[J];灌溉排水学报;2014年Z1期

8 李红;徐敏;李一鸣;陈超;;喷头旋转式散水盘散水齿结构优化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14年12期

9 褚琳琳;;国内外喷灌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节水灌溉;2014年06期

10 汤攀;李红;刘振超;陈超;涂琴;;摇臂式喷头稳流器结构参数正交试验[J];节水灌溉;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蔡玉飞;振动微锥孔式雾化器原理及冷却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2 朱兴业;全射流喷头理论及精确喷灌关键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3 李红;隙控式全射流喷头理论及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兴发;全射流喷头水滴分布特性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2 刘肥;射流水雾化及其灭火机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02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702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e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