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适应猕猴桃避雨栽培的光伏滴灌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18:38
【摘要】:传统的光伏发电占用耕地资源,而将光伏发电与作物避雨栽培有机结合对解决光伏用地与农业耕地相冲突的问题具有前瞻性意义。本文选取金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设置光伏覆盖比例为19.8%(T1)、31.6%(T2)、39.5%(T3)和露天(CK)共4个处理,为了探明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猕猴桃生长规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利用Li-6400XT、SPAD等仪器设备对猕猴桃生长规律、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进行测试分析。针对无电网供电进行灌溉的地区,为了探究光伏滴灌系统的集成及应用,对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功率、灌溉首部系统的出口压力、流量、田间灌水的均匀性等进行测量分析。同时,为了探讨新形势下光伏发电与猕猴桃避雨栽培有机结合的环境、经济效益,以25年为生命周期,系统分析了CO_2净减排当量,并对经济效益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基于以上试验、分析,取得以下结果:(1)揭示了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猕猴桃生长规律的影响。不同光伏覆盖比例对猕猴桃SPAD值、生育期末的新梢直径、新梢摘心前的新梢累计生长长度无显著影响。生长后期的SPAD值一般稳定在60±5;生育期末,各处理的平均新梢的直径为12.06~12.21 mm;新梢摘心前各处理新梢长度平均生长速率为2.67~2.82 cm/d。T1、T2、T3之间的叶片平均面积无显著差异,T1与CK无显著差异,T2、T3均显著高于CK(P0.05)。采收时测得T3的猕猴桃体积显著低于CK(P0.05),T1、T2与CK之间的猕猴桃体积无显著性差异。(2)定量比较了不同光伏覆盖比例下猕猴桃光合作用、产量及品质的差异。从光合作用日变化平均值来看,T1、T2、T3的净光合速率(Pn)相对CK分别降低了10.99%、18.22%、40.82%;T1、T2的蒸腾速率(Tr)相对CK增加了1.41%、6.97%,T3的Tr相对CK降低了18.24%;T1、T2、T3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_i)相对CK降低了11.72%、22.72%、27.14%。T1与CK的猕猴桃产量无显著差异,T2的产量较CK约减产21.89%(P0.05),T3的产量较CK约减产38.52%(P0.05)。采用主成分权重法对品质指标综合分析,得到T1、T2、T3、CK的得分值分别为98.80、95.68、94.00、93.63,即光伏避雨栽培能提高猕猴桃品质,但随着光伏覆盖比例的增大,品质提高的程度逐渐下降。(3)优化了弱光照地区无高位蓄水池和无蓄电池的光伏滴灌系统技术参数。在本研究中,光伏阵列朝南安装,安装倾角为16°。压力补偿式滴头正常工作的水头范围为10-30 m,地势高差为5 m,因此可调压的范围为15 m。对于3个轮灌区的条件下,每个轮灌区的面积为10亩,系统的流量为10.58 m~3/h。光伏发电系统采用11个光伏组件串联组成1串,共8串进行并联(共88块组件),在此条件下,为满足滴灌系统需求,首部系统出口压力水头最小为17.27 m、最大为32.27 m,相应的设置最低运行频率为33.60 Hz、最高运行频率为38.61 Hz。(4)评估了光伏避雨栽培猕猴桃的环境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试验区内CK、T1、T2、T3的净减排CO_2当量分别为3.44、88.31、143.93、180.74 t hm~-22 year~(-1),T1、T2、T3净减排CO_2当量分别约为CK的26倍、42倍、53倍。T1、T2、T3的经济净现值(ENPV)均大于0,表明光伏避雨栽培猕猴桃在经济上可行。考虑环境效益时,CK、T1、T2、T3的ENPV分别为277796、292514、686221、905938元,其大小顺序为T3T2T1CK;忽略环境效益时,CK、T1、T2、T3的ENPV分别为270839、117467、401091、547951元,其大小顺序为T3T2CKT1。相对而言,低光伏覆盖比例在经济上抗风险的能力较弱,而高光伏覆盖比例减产比例较高,适中的光伏覆盖比例(31.6%)能保证在减产量不大的情况下增加综合的经济效益。综合猕猴桃产量、品质、环境和经济效益来看,适中的光伏覆盖比例(31.6%)为本研究中最佳的光伏覆盖比例。
【图文】:

直流水,光伏,灌溉系统


“皖翠”猕猴桃在水分正常的情况下,一定的遮阴(50%的遮阴比例)可提高净光合胁迫的条件下,50%~80%的遮阴比例下,净光合速率均大于不遮阴的情况。在猕猴大期,猕猴桃对水分亏缺最为敏感,应避免出现水分胁迫(王昌,2018)。在成熟低土壤水分,对猕猴桃产量影响不大,适当的控制水分还能提高猕猴桃品质(黄龙,2018)。综上,国内外大量试验均表明避雨栽培条件下,能提高相关作物的产量和光伏避雨栽培对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 光伏滴灌技术研究进展1)光伏滴灌技术原理与装备伏滴灌技术将光伏发电技术与滴灌技术有机接合,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换为箱汇流后,通过控制器(控制逆变器)后驱动光伏直流(交流)水泵系统扬水,并进行灌溉的一种新型灌溉技术,由光伏发电系统、扬水系统及滴灌系统组成。常见设备:太阳能电池、太阳追踪器(可选)、控制器(可选)、蓄电池(可选)、太阳选)、最大功率点追踪器(可选)、光伏水泵、高位蓄水池(可选)、以及滴灌所用的灌水器等设备设施或材料等(Deveci et al., 2015)。Chandel et al.(2015)指出,当模式主要有三种,如图 1-1、图 1-2、图 1-3 所示。

灌溉系统,光伏,蓄电池,水泵


图 1-2 无蓄电池的光伏交流水泵灌溉系统Fig. 1-2 Photovoltaic AC water pump irrigation system without batteries图 1-3 有蓄电池的光伏交流水泵灌溉系统Fig. 1-3 Photovoltaic AC water pump irrigation system with batteries太阳能电池工作的基本原理光伏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 是 1839 年被发现的,后来经世纪的发展,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光伏发电技术才得到不断的完善、成本逐渐争鸣等,,2005)。单个太阳能组件的发电的功率很小,需要将诸多的太阳能组件串并联一个可以利用的太阳能电池。按照形态可分为块状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薄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663.4;S27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中斌;罗慧;罗聪;李峰;李界秋;何新华;;避雨栽培对芒果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初探[J];南方园艺;2018年06期

2 杨中成;;葡萄避雨栽培控病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8年18期

3 周洲;;避雨栽培亚洲梨生长、产量和病害情况[J];中国果业信息;2014年10期

4 王秋萍;;山西:洪洞县召开葡萄避雨栽培技术观摩培训会[J];中国果业信息;2017年08期

5 庞泰春;;夏季无公害小白菜大棚避雨栽培技术探究[J];南方农业;2017年06期

6 颜兴良;陈乐阳;卢国金;徐顺茂;陈文广;;果桑避雨栽培初探[J];蚕桑通报;2015年03期

7 黄少强;;近三年福安气候对巨峰葡萄大棚避雨栽培品质的影响[J];吉林农业;2015年17期

8 张丽琴;;桃子避雨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5年30期

9 吉沐祥;王建华;;葡萄节本增效五技术[J];农家致富;2017年11期

10 曹玉兰;;进口番茄越夏避雨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4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潘海发;高正辉;盛玉;陈红莉;张金云;;避雨栽培对中国樱桃物候期及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A];2016全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与安全高效栽培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6年

2 覃炳树;;兴安县葡萄避雨栽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葡萄产业化与标准化生产——2007年第十三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乐阳;卢国金;颜兴良;陈文广;;果桑避雨栽培初探和冻害情况调查[A];浙江省科协服务科技创新项目——推进蚕桑产业传承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7年

4 罗聪;黄方;方中斌;李峰;余海霞;何新华;欧世金;;避雨栽培对‘台农一号’gg果园温度、湿度和果实病虫害的影响[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5 张秀清;;香玉葡萄南方设施避雨栽培技术初探[A];葡萄产业化与标准化生产——2007年第十三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爱军;;桂林市葡萄避雨标准化栽培技术[A];葡萄产业化与标准化生产——2007年第十三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小兵;今年全市杨梅总产量预计27.8万吨 同比增7.7%[N];台州日报;2017年

2 彭庆 王予涵;金海的葡萄熟了[N];遵义日报;2017年

3 通雯;海门建成葡萄避雨栽培示范区[N];江苏科技报;2009年

4 王志凌 丁立凡;福安果农喜摘“避雨栽培”技术果[N];福建日报;2006年

5 杨军平;避雨栽培葡萄如何用药[N];农资导报;2016年

6 本报记者 文洪英;江西葡萄避雨栽培模式优势凸显[N];农民日报;2010年

7 记者沈雪梅;每亩净增收益6000多元[N];南通日报;2011年

8 记者  许兵 通讯员  傅本龙 乔安宁;省内首创葡萄避雨栽培法[N];连云港日报;2006年

9 张万生;葡萄避雨栽培要诀[N];山西科技报;2005年

10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 石雪晖 湖南澧县农康园艺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农艺师 王先荣;湖南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下)[N];湖南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小文;年橘留树保鲜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妮;避雨栽培对葡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年

2 唐大华;适应猕猴桃避雨栽培的光伏滴灌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3 戴强;避雨栽培条件下富士和金冠生长结果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4 戴美松;江南地区大棚促成—避雨栽培对葡萄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5 杨倩倩;大棚梨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物理防控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周露茜;农户采用葡萄标准化避雨栽培技术行为的实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7 罗克明;贵州红提葡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8 王凯;避雨栽培对户太八号葡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晌[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毛永亚;避雨栽培葡萄土壤管理对其生理生态影响初探[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10 沈玉英;改善嘉兴水蜜桃品质的技术研究及推广策略[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09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709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c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