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水稻机插育秧基质板的研制及成秧质量评价

发布时间:2020-06-13 00:18
【摘要】:水稻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生产上多采用移栽、抛秧、直播等方式栽培,其中移栽稻为集约化生产模式下的主要种植方式。近年来,由于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造成劳动力紧缺和价格上涨,加上水稻生产的比较效益偏低,采用机插秧替代传统人工栽插的比例越来越大。大规模工厂化育秧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主要限制因子,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消耗大量的耕作层土壤、秧毯重导致运输耗能多、育成秧苗盘根性差、秧苗机械移栽后缓苗期长和漏插率高等,亟需改进和完善。为此,本研究探索以谷壳粉碎物等材料为原料创制育秧基质板,以实现无土育秧培育适合机插秧的毯状秧苗。通过对不同生物淀粉种类及用量的筛选,制作出规格28 cm×58 cm种子与基质一体化的成块育秧基质板;以成块育秧基质板为基础,筛选基质板的营养元素配方、基质板生长调节剂的配方以及比较研究不同育秧方式下的秧苗素质和机械插秧适配性。以期建立以稻壳等为原料的无土育秧和种子一体化的育秧基质板,评价其秧苗质量,为无土育秧基质板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制了以谷壳粉碎物为材料制作的片状育秧基质板能生产规格为28 cm×58 cm的成型秧块。通过优化粘结剂和基质成分的配比、综合育秧基质板的成本与结构强度,我们筛选出以60 g/盘的玉米氧化淀粉用作育秧基质板的粘结剂最为合适;根据最佳配方制作的育秧基质板,其1 hm2大田所需的育秧基质板重量为164.5kg,为传统营养土毯状苗重量的11%;成本为416.5 kg/hm2,与传统基质育秧成本相当。2.创建了育秧基质板的营养配方。以稻壳为主要原料的育秧基质板最佳N、P、K营养配方为1 g/盘、0.6 g/盘、0.2 g/盘,或者在育秧基质板中添加适宜的商用壮秧剂。采用N、P、K优化营养配方时,育秧基质板培育的秧苗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最大根长以及单位苗高干重(DW/H)、根数、根体积等均其他营养配方高,秧苗素质好。在不外施肥料的情况下,施加商用壮秧剂时育秧基质板育成的秧苗随壮秧剂用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用量过大导致出苗率降低而增加机插漏秧率。3.建立了采用麻育秧膜浸渍多效唑与种子非直接接触的化控方式对秧苗控高促蘖方式。研究发现,采用20 mg/L多效唑浸渍麻育秧膜后,制成的基质板育成秧苗株高比对照显著降低,秧苗素质明显提高,但浓度过高时对秧苗生长过度抑制而不利于提高秧苗素质。4.比较研究了育秧基质板在旱育秧和湿润育秧模式下的成秧质量,发现湿润育秧模式比旱育秧根系发达,更加有利于秧毯盘根,前者的根系盘结力达84 N-97 N,后者为17 N-34 N。因此,采用育秧基质板育秧时,适宜采用湿润育秧方式育秧。综上所述,研制了集种子、无土基质与一体的成块育秧基质板成型材料配方,优化了育秧基质板营养配方及非接触性调控苗高的处理方式,实现了采用无土育秧基质板培养适合机插壮秧,为工厂化无土培育机插壮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潜;易永健;周晚来;汪洪鹰;谭志坚;王朝云;;麻育秧膜在水稻机插育秧中的应用及展望[J];中国麻业科学;2015年06期

2 林育炯;张均华;胡志华;朱练峰;禹盛苗;金千瑜;;我国水稻机插秧育秧基质研究进展[J];中国稻米;2015年04期

3 滕飞;陈惠哲;朱德峰;蔡雪青;向镜;徐一成;张正凯;;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成毯性及素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4 潘圣刚;闻祥成;田华;陈益培;莫钊文;段美洋;唐湘如;;播种密度和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5 陈聪;曹光乔;张萌;;中国水稻机插秧发展趋势预测与装备需求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5年02期

6 张宁;郭荣发;;水稻苗期钾高效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09期

7 周宏芳;张文杰;孔祥英;李红;梅爱萍;;杰伟牌机插专用壮秧剂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07期

8 张洪程;龚金龙;;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研究现状及发展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07期

9 李晓蕾;钱永德;黄成亮;王龙;赵洋;蔡永盛;;苗期氮素用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03期

10 李泽华;马旭;谢俊锋;陈国锐;郑志雄;谭永p,

本文编号:2710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710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4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