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水稻机插秧育秧基质筛选及基质培肥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09:05
【摘要】:水稻机械化种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育秧是机械化移栽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现阶段我国农民习惯采用自备的营养土进行育秧,其存在诸多缺点。本研究以无机基质、有机基质、农业废弃物以及土壤等为原料,采用塑盘旱育秧方式,从7种不同基质配方中筛选出适合水稻机插秧育秧的基质组合;然后对所选的基质组合进行优化,确定最佳配比;并以优化的基质配方为材料研究基质培肥和施用微肥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一种新型水稻育秧基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育秧基质组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珍珠岩、土壤和泥炭的配比组合所育秧苗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0.61;水稻出苗快,植株生长健壮整齐、叶色翠绿,营养物质积累多,根系发达、发根力强,适合用于水稻育秧备选基质。2.泥炭、土壤、珍珠岩配比优化结果显示,处理4(珍珠岩:土壤:泥炭=2:3:5)理化性质适宜,秧苗的出苗率高,株高、茎基部宽和叶长优于对照处理;根系生长状况好,尤其是在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等方面优于其它处理,在干物质积累方面,秧苗的地上干重、根干重和总干重也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综合整体因素发现处理4可以替代营养土,用于水稻育秧。3.探讨5种不同氮肥培肥量(纯N 0 g/盘、0.4 g/盘、1.2 g/盘、2.0 g/盘、2.8 g/盘)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影响。结果显示,秧苗对氮素的利用表现为高培肥高消耗。秧苗地上部形态指标、植株鲜、干重均呈现增加的趋势,根干重和根系活力表现为先增后降。当氮肥培肥量达到2.0 g/盘时,秧苗根系生长受抑,秧苗整体素质下降。从养分吸收上看,秧苗含氮量、单株氮积累量和氮吸收量均随着氮肥培肥量的提高而增加;而秧苗对磷、钾的吸收量随着氮肥培肥量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磷肥培肥量下(P2O5 0 g/盘、0.4 g/盘、1.2 g/盘、2.0 g/盘、2.8 g/盘),基质中速效磷含量呈线性增加。适宜磷肥培肥水平能促进秧苗地上部生长,增加秧苗地上部鲜、干重。当施磷量超过1.2 g/盘时,水稻秧苗生长受抑,水培发根数降低。从养分吸收的情况看,秧苗含磷量、磷积累量和磷吸收量均随着磷肥培肥量的提高而增加,而其对氮和钾吸收量均无显著差异。不同钾肥培肥量下(K2O 0 g/盘、0.4 g/盘、0.8 g/盘、1.2 g/盘、1.6 g/盘),基质中速效钾含量呈线性增加。施用钾肥能促进秧苗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秧苗根系活力和水培发根数。当施钾量达到1.6 g/盘时,秧苗形态指标下降。从营养吸收上看,秧苗的钾含量、钾积累量和钾吸收量均随钾肥施用水平增加而增加;当钾肥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后,秧苗钾积累量和总吸收量不在增加。其对氮、磷的吸收均无显著差异。4.施用Fe肥能改善秧苗素质,提高秧苗地上部和根系干重、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水稻秧苗的发根力,使水稻移栽后快速返青,同时施用过量会对秧苗的根系产生不利影响。施用Zn肥也能改善秧苗整体素质,提高单株干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秧苗发根力、根系活力,另外还能改善水稻根系的发育状况,促进秧苗盘根。综上所述,在珍珠岩、土壤和泥炭比例为2:3:5,基质培肥量为每盘1.2 g N、1.2 g P2O5、0.8 g K2O,即基质碱解氮含量为313.5 mg/kg,速效磷含量为23.2 mg/kg;速效钾含量为354.1 mg/kg时,能为秧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达到培育壮秧的目的。
【图文】:

出苗率,稻秧,基质,水稻


图 1 不同配方基质对水稻秧苗出苗率的影响 Effect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the emergence rate of rice seedlin质对水稻出苗率影响如图 1,,由图可知,各配方处理,水稻基质(CK)处理的出苗时间要晚于其它处理 水稻基质 pH 偏碱性有关。在播种 5 d 后,调查秧苗的率均显著高于 CK 处理,其中 CK 处理出苗率仅为 0.9

叶绿素含量,稻秧,基质,秧苗


图 2 不同配方基质对水稻秧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ct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of rice s质处理下秧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差异,由图可以看含量最高,分别达到 4.13 mg/g、3.83 mg/g,这可关。配方 2 次之,为 3.25 mg/g,其它处理均低于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223.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海兵;;水稻育秧期立枯病害的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4期

2 陈川;庄春;张山泉;吴兴培;陈宗明;杨彩云;;施肥量对水稻塑盘旱育苗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3 张锦萍;钟平;陈川;徐善状;孙春梅;张香圃;孙业明;;杂交稻机插秧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3期

4 张琳,吴华聪;适宜水稻机插的几种育秧方式比较[J];福建稻麦科技;1999年01期

5 沈建辉;于林惠;邵文娟;张祖建;郎有忠;杨建昌;陈文林;朱庆森;;江苏三地机插稻育秧床土的基础肥力及其培肥与秧苗素质[J];扬州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沈建辉,曹卫星,朱庆森,薛艳凤,景启坚;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萧长亮;赵泽松;王贺;解保胜;那永光;孙刚;;育苗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2年04期

8 颜旺;刘强;彭建伟;张玉平;;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状及其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3年07期

9 王强盛,丁艳锋,王绍华,黄丕生,缪宝山;苗床持续饱和水分对水稻旱育秧苗的生理影响[J];作物学报;2004年03期

10 沈建辉;邵文娟;张祖建;景启坚;杨建昌;陈文林;朱庆森;;苗床落谷密度、施肥量和秧龄对机插稻苗质及大田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雄;杂交中稻大苗机插植株生长特性与育秧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君;水稻机插秧苗的生长和超秧龄过程的分析及其调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2 李婧;番茄育苗基质配方筛选及保水剂应用效果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3 仲海洲;利用废弃生物质开发水稻育秧基质及其应用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10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710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7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