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联合预处理对小麦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20:09
【摘要】:目前,我国对秸秆和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现象日益严重,这对我国现有资源造成浪费的同时,秸秆的焚烧、畜禽粪便的不科学堆放也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是解决我国目前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利用农业废弃秸秆和粪便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是目前的研究重点。本研究针对秸秆单独发酵产气不佳和畜禽粪便原料不足的问题,模拟不同季节,在低温(15℃)、中温(35℃)、高温(55℃)下,利用NaOH和绿氧(GO)联合对秸秆进行预处理。首先,在不同的温度下筛选出最佳的联合预处理浓度,其次,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温度下筛选出来的最佳预处理浓度,先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再在相应的温度下与牛粪按3:7、5:5、7:3的比例进行混合厌氧发酵,最终得出在不同温度下联合预处理后混合发酵的最佳配比组合,旨在为我国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沼气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试验结果如下:(1)在15℃、35℃、55℃下,选用不同浓度的NaOH和绿氧(GO)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后厌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15℃、35℃、55℃下得到的最佳预处理组合分别为3%NaOH+0.05%GO、2%NaOH+0.05%GO、2%NaOH+0.05%GO,与对应温度下未经预处理组的效果相比,累积甲烷产气量分别提高了86%、93%、87%。(2)在15℃、35℃、55℃,分别利用各温度下的最佳处理组合对秸秆进行预处理,再在相应的温度下用预处理后的秸秆和牛粪分别按3:7、5:5、7:3进行混合厌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15℃、35℃、55℃下得到的最佳配比组合分别为D3(3:7)、E2(7:3)、F2(7:3),与对应温度下未经预处理秸秆和牛粪混合组的效果相比,累积甲烷产量分别提高90%、98%、95%。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21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卫佳;用厌氧发酵技术处理农村养殖场畜禽粪便[J];可再生能源;2004年01期

2 邱凌,卢旭珍,王兰英,王俊鹏;日光温室生产废弃物厌氧发酵特性初探[J];中国沼气;2005年02期

3 张彦;杨世关;张百良;;蚓粪对厌氧发酵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沼气;2006年02期

4 李文哲;公维佳;;固体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反应器微生物载体选择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5 夏吉庆;李文哲;李惠强;;牛粪厌氧发酵的载体筛选试验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8年10期

6 宁桂兴;申欢;文一波;王凯;李天增;;农作物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实验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7 陈智远;蔡昌达;石东伟;;不同温度对畜禽粪便厌氧发酵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8 王许涛;刘丽莎;张百良;;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应用于秸秆厌氧发酵的技术经济分析[J];可再生能源;2010年02期

9 周玮;董保成;齐岳;;不同处理秸秆中温厌氧发酵的产气效果[J];中国沼气;2010年03期

10 杨立;张婷;龚乃超;李红丽;;稀碱法预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产气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艳;陈广银;罗兴章;郑正;郑斌国;方彩霞;;篁竹草厌氧发酵产气特性及结构变化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2 钱午巧;包武;陈彪;林代炎;卢济事;;利用厌氧发酵技术综合治理畜牧业污染的探讨[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能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3 何光设;蒋恩臣;;厌氧发酵过程数学模型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2005年

4 雷宇;马煜;刘士清;张无敌;尹芳;徐锐;李建昌;陈玉保;;宠物狗粪便厌氧发酵试验研究[A];2011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常国璋;席新明;郭康权;杨秀生;;不同原料配比对餐饮废弃物高温厌氧发酵的影响[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唐蓉;;烟草废弃物高温干式厌氧发酵的中试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钱午巧;包武;陈彪;林代炎;卢济事;;利用厌氧发酵技术综合治理畜牧业污染的探讨[A];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纪念学会建会20周年论文汇编[C];2004年

8 刘丹;李文哲;;两相厌氧发酵工艺的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庞小平;牛明芬;王赛月;王昊;;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影响因素探讨[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10 王阳;林聪;韩艳霄;程东林;;早熟禾厌氧发酵产气研究[A];2011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平卫东;南丰生猪污物“厌氧发酵”环保又经济[N];抚州日报;2008年

2 记者 胡左;我首条垃圾联合厌氧发酵生产线运行[N];科技日报;2009年

3 张继东;城市生物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工艺在东胜区实现工厂化生产[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4 钱伯章;秸秆厌氧发酵制氢产气量提高[N];中国化工报;2009年

5 尚东 编译;厌氧发酵:城市垃圾处理新方法[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6 史晓龙;国家专款支持农业固体废弃物转化研究[N];中国税务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李晓岩;专家勾勒生物基化学品路线图[N];中国化工报;2006年

8 记者 陈红阳 特约通讯员 吴阁玮;我市可望实现沼气产业化[N];湛江日报;2009年

9 特约记者 魏建军;循环经济产业链让玉米增值6倍[N];中国化工报;2007年

10 杜杰;畜禽粪便能生产高效有机肥[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明;生物质组成成分对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刘丹;餐厨废弃物厌氧发酵特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3 张存胜;厌氧发酵技术处理餐厨垃圾产沼气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4 杨天学;玉米秸秆干式厌氧发酵转化机理及微生物演替规律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5 楚莉莉;沼气高效厌氧发酵的条件及产气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爽;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技术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7 宋籽霖;秸秆沼气厌氧发酵的预处理工艺优化及经济实用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叶小梅;水葫芦厌氧发酵特性及工艺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陈小举;钝齿棒杆菌厌氧发酵产琥珀酸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10 陈祥;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发酵氨氮特性与控制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博;基于LS-SVM的厌氧发酵过程软测量建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何岩;不同厌氧发酵条件对漆酶预处理秸秆产沼气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潘洪加;土霉素对厌氧发酵过程古菌群落及抗性基因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程俊伟;不同餐厨泔水生物质垃圾沉降性能及厌氧发酵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段彦芳;中温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影响条件分析及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白晓磊;鲟鱼养殖尾水栽培微藻及其两相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5年

7 毛春兰;不同底物浓度下初始pH值影响厌氧发酵效果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刘琳琳;两种矿物添加剂对不同底物厌氧发酵特性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马吉龙;基于CFD的厌氧发酵搅拌技术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张文婷;废弃脐橙厌氧发酵产沼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14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714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0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