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黄海分公司稻麦机械化生产技术提升空间探讨

发布时间:2020-06-17 23:02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需求量不断增长,农业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黄海分公司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基本完成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本文拟在剖析分公司自然条件和农业机械化生产现状基础上,通过对黄海分公司的各种农机具及配套农机的数据进行统计,比较研究了稻麦两季的机械作业流程以及农艺技术配套特征,探讨了黄海分公司主要耕作机械、播种机械、施肥机械、植保机械以及收获机械的技术优势与提升空间,并从分公司的种植制度、推广应用的农艺技术以及农业机械配套设施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影响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农机与农艺的协调配套问题与现代稻麦发展要求,从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角度提出了黄海分公司稻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技术管理改进建议。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黄海分公司稻麦生产中的种植、耕整地、施肥、秸秆粉碎还田、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均达100%,田间植保、施肥机械化水平达90%,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98%,稻麦生产中的部分环节机械化配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2、通过对分公司的稻麦种植环节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以下问题需要进行改进与提升,一是耕整地作业环节流程偏多,对土壤的耕作层和通透性破坏性较大,并且增加了农时,建议可适度减少或者合并部分作业项目;二是降低小麦播种量,小麦播种量偏大、基本苗偏多,不利于稻麦高产群体构建,建议在适期播种的情况下降低播种量,小麦基本苗适宜值为180~240万/公顷,超出适宜播期范围,播种每推迟一天,基本苗每公顷增加7.5万左右,最迟条件下,基本苗数值不宜超过适宜穗数值的90%;三是更新水稻品种,水稻品种连续多年以连粳7号为主栽品种,品种有所退化,不利于当今优质稻米品牌建设,建议引进试验示范适合本区域推广应用的优质高产新品种,并能在2-3年时间内更新。3、通过对稻麦肥料投入时期和用量的分析,认为目前推广的技术未能及时跟上江苏省目前正在推广的施肥新技术,在目前要求减肥减药、绿色高效生产条件下,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是重要的减肥途径之一。提出建议推广稻麦高产优质施肥技术,目前小麦高产田氮肥运筹比例为5:1:2:2(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追施氮肥的肥料利用效率能得到提升;大麦为追求品质,要求氮肥施用比例为7:1: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以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协调;水稻使用长效肥改善施肥次数,减少机车整地作业程序,可以提升作业效率和降低作业成本,同时提高追肥时期的准确性(适时性)。4、通过对分公司近几年的稻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各环节分析,建议一是仍需出台相关文件或以其他方式提升机驾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农机农艺配套作业质量;二是推广低毒低残留、安全性好的农药品种,使防治时期、防治效果、防治药剂以及防治机械方面逐步向高质量、高标准的方向迈进;三是要注重新型植保机械与技术的引进与更新,特别是新型高效农机的应用,以提高机械作业水平和质量。5、通过对收割机械质量和效率的分析,尚存在着收割损失率与破碎率偏高、清洁度略高、秸秆粉碎匀铺程度偏低等问题,建议进一步规范收割质量标准,依据不同机型、籽粒成熟度、籽粒水份高低等分类制定相关标准,从而降低收割损失,提高秸秆还田质量。6、通过对分公司农机管理现状与机制的问卷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分公司制定的相关农机考核只是针对国有农机以及国有机驾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对民营农机的相关考核制度;历年来未曾对农机作业质量标准进行追溯,形成不少机驾人员和农机户偷工减料,作业质量逐年降低。民营农机户和民营农机驾驶员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分布不均匀,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国有农机部分管理人员和机驾人员老龄化严重,年轻的后备人才少;农业技术员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但人员数量不足,机械操作技能较差,大队管理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机械操作水平有限,真正实现农机与农艺结合较难。7、在研究与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分公司稻麦两季的机械作业流程以及农艺技术配套等环节的分析,建议制定促进稻麦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完备稻麦生产与粗加工各环节机械的造型、升级与配套;推广适合本地生态生产条件、适应农机装备、轻简适用的稻麦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升农机与农艺操作人员技能;构建快速、高效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与生产体系;强化稻麦产业整合联动,产、加、销一体化,实现生产、加工、流通行业的利润合理流动与共享。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233.71;S233.72
【图文】:

山曲


图2问卷调查统计结果逡逑3.5.3当前农机操作人员接受新知识的认同度逡逑为不断提高机驾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机械操作水平与安全意识,2012年至今,分公司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敏;耿建云;朱训泳;;六合区稻麦周年栽培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年01期

2 杨茂霖;;浅谈如何使用保养稻麦联合收割机[J];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10期

3 袁炳飞;;写作,丰泽我们的教育人生[J];教育视界;2017年Z1期

4 卞兆娟;刘颖;陶雷;周鹏;尹文庆;;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的配置浅析[J];江苏农机化;2017年02期

5 ;江苏稻麦抗倒伏技术实现增产与抗倒统一[J];新农村;2017年09期

6 黄兵;;喂入式稻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与维修[J];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20期

7 闫伟佳;;喂入式稻麦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与维修[J];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11期

8 周贤邦;;周贤邦的诗[J];东坡赤壁诗词;2016年06期

9 苏作;;稻麦绿色增产攻关模式与配套技术[J];农家致富;2017年09期

10 ;江苏稻麦抗倒伏技术实现增产与抗倒统一[J];农家致富;2017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卫建;田云录;张彬;;稻麦系统作物生产力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概况[A];作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中国作物生理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张礼康;唐宝国;;稻麦双免双套连作方式及其对耕地质量的影响[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3 何震天;陈秀兰;;稻麦诱变育种的实践与体会[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范福利;左建传;顾圣兴;郝金松;孙连城;刘盛炀;;稻麦双套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生育特性的影响[A];江苏耕地质量建设论文集[C];2008年

5 姚杰;徐信武;吴章康;;用ATR技术跟踪稻麦草表面脱除SiO_2的过程[A];第十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顾品强;徐相明;朱峰;过霁冰;王玲燕;;上海2015年秋季稻麦收种严重延误的气象因子分析及避灾对策[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4 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保障农业丰产增效[C];2016年

7 周晓双;姚霞;田永超;程涛;朱艳;曹卫星;;基于高光谱的稻麦叶面积指数监测研究[A];2014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杨建昌;杜永;刘辉;;长江下游稻麦周年超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田永超;朱艳;曹卫星;戴廷波;薛利红;;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稻麦生长状况及产量品质监测[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10 倪桢源;王文青;王瑛;;常熟市近20年来稻麦二熟肥料施用变化情况[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刘金友;高邮:优质稻麦产销联合体让农民放心种粮[N];粮油市场报;2018年

2 李渊;稻麦化控防倒新技术节本增效显著[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9年

3 周密;“追肥总管”和“稻麦满分”[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8年

4 谭立云;“龙灯福连”对多种稻麦病害防效好[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8年

5 张行;“支书领头调结构”调出了什么?[N];宿迁日报;2017年

6 记者 陈兵;江苏稻麦抗倒伏技术实现增产与抗倒统一[N];农民日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赵雪;马铃薯价格低迷[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7年

8 ;劲丰:稻麦抗倒增产创新技术[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2年

9 记者 为华;稻麦最低收购价提高[N];扬州日报;2010年

10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 吴传万;稻麦倒伏原因及其预防对策[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杜永;黄淮地区稻麦周年超高产群体特征与调控技术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2 谭昌伟;稻麦主要调优栽培指标的遥感监测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3 王维;适度土壤干旱对稻麦碳氮营养运转的调节作用及其机理[D];扬州大学;2003年

4 黄爱军;江淮地区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及稻麦生产响应特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石孝均;水旱轮作体系中的养分循环特征[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6 杭晓宁;稻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先如;江苏沿海垦区稻麦周年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2 董晶晶;沼液替代化肥对稻麦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8年

3 车正;黄海分公司稻麦机械化生产技术提升空间探讨[D];扬州大学;2019年

4 周晓双;基于高光谱的稻麦叶面积指数监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5 冷亚麟;丘陵地区稻麦周年施肥组合探析及应用[D];扬州大学;2014年

6 王丽;基于本体的稻麦联合收割机底盘虚拟装配工艺知识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7 高洪伟;稻麦收获机型选型及其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8 陈楠楠;温度和二氧化碳升高对稻麦产量及生物量影响的整合分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9 何震天;高邮农民采用稻麦新品种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王薇;基于高光谱的稻麦氮素营养监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8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718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1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