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机械作业对旱作苜蓿土壤及生产性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19 08:19
【摘要】:苜蓿产业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优势主导产业,它对改善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由于经济条件和需求的限制,宁夏南部山区种植苜蓿大多建植在机修坡地上,苜蓿种植管理粗放,种植技术水平低,特别是缺乏合适机修坡地苜蓿生产、收获加工机械及配套技术。苜蓿收获加工机械化程度低,基本依赖人工刈割,劳动强度大。为了改变宁夏南部山区苜蓿种植管理粗放、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的局面,保证苜蓿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快机械的推广使用及配套技术研究工作。本试验主要研究适合宁夏南部地区的新研制的机械对土壤和苜蓿产量等性状的影响。选取了宁夏海原县贾塘乡人工种植的苜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包括平地镇压一体机、小型自走式刈割压扁机和小型捡拾打捆机进行机械化生产。开展了与以上机械配套的技术试验。得到如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平地处理过的土壤表层0-20 cm处温度、湿度和呼吸速率均比未平地处理要高;20-40 cm深度土壤的温度高于未平地处理,但湿度低于未平地处理。(2)平地机平地处理后土壤容重均位于1.1-1.35合理范围,但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有下降趋势,平地处理不能太频繁。(3)平地处理可促进苜蓿的生长,苜蓿无论在株高、再生能力、产量方面均比未使用平地机处理的要好。(4)平地处理对杂草种类和数量的防除效果明显,均优于未平地处理。(5)苜蓿适宜在初花期刈割,产量和品质都相对较高。(6)苜蓿的适宜留茬高度为4 cm。(7)压扁处理比未压处理可缩短干燥时间约8h;经过机械压扁处理的苜蓿叶片损失率小于未压扁处理的苜蓿;使用机械压扁处理的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机械压扁处理保存了更多的营养物质。(8)机械收获效率是人工收割作业效率的8倍,每小时可达0.4-0.53hm2。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233.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宝忠;畜禽饲用苜蓿的方法[J];饲料博览;2000年04期

2 王峰;养蜂注意防治苜蓿草象鼻虫[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3年02期

3 梁巍;;苜蓿的加工二法[J];农村百事通;2007年01期

4 孙彦彬;;苜蓿的合理利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06期

5 李庆庆;;中国将制定苜蓿草进口标准[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年23期

6 范延臣;朱宏斌;;苜蓿引种及其在我国的功能性开发[J];家畜生态学报;2013年04期

7 ;巧灌苜蓿草 产量大提高[J];中国畜牧兽医;1960年07期

8 杨德方;三十团农场栽培苜蓿的经验[J];新疆农业科学;1961年03期

9 ;怎样利用苜蓿草喂猪[J];新农业;1972年16期

10 何俊雄,李明玉,张公书;菟丝子对苜蓿的危害及其防除[J];新疆农垦科技;198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仁杰;毕云霞;;苜蓿高产栽培管理与加工调制[A];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卢英林;;快速干燥—苜蓿草增值的重要措施[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3年

3 原崇德;王树兵;王进平;周永香;;苜蓿草种植利用的体会与建议[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3年

4 高振生;马其东;洪绂曾;王培;;苜蓿草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探讨[A];中国草地科学进展:第四届第二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文集[C];1996年

5 邓先德;温希斌;李树本;阎文斌;马海军;魏刚;;苜蓿草块不同添加量对奶牛产奶性能影响研究[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3苜蓿栽培、加工与利用[C];2003年

6 邓先德;郭庆河;马海军;;饲喂苜蓿草块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3苜蓿栽培、加工与利用[C];2003年

7 侯敏;于林清;;影响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诸因素研究进展[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贺春贵;曹致中;吴劲锋;王森山;;中国苜蓿害虫研究的历史、成就及展望[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2苜蓿基础研究[C];2003年

9 卢欣石;王铁梅;;中国苜蓿92个地方品种资源秋眠性评定[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2苜蓿基础研究[C];2003年

10 卢英林;;快速干燥-苜蓿草增值的重要措施[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S03苜蓿栽培、加工与利用[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苜蓿草业迎来发展机遇[N];山西科技报;2001年

2 记者 王朝霞;我省高产优质苜蓿建设项目进展良好[N];甘肃日报;2013年

3 记者 李震宇 田鹏程 梁粝元;第五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在阿旗召开[N];赤峰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张力澎;离不开的苜蓿[N];新农村商报;2014年

5 中国农业大学 刘少伯 石有龙 葛翔 刘诺;世界粮食与中国饲料业[N];中国畜牧报;2005年

6 江忠;苜蓿草产品价格上扬[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7 吕羡林邋吴天奎;八十七团苜蓿草产销两旺[N];中国特产报;2008年

8 连小芳;苜蓿病虫害影响宁夏草产业健康发展 建立草产业全面支撑体系势在必行[N];中国畜牧报;2004年

9 美国辛普劳草业公司中国代表处技术总监 李保军博士;苜蓿给美国种植业带来高产值[N];中国畜牧报;2004年

10 晓江;苜蓿草产品价格上扬已成定局[N];中国畜牧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南;黄土高原雨养农区不同时间尺度苜蓿草地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权文利;苜蓿应答干旱和盐胁迫的机理及MtPHD6基因的功能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2016年

3 钱珊珠;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苜蓿固定深层太阳能干燥过程仿真[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4 武自念;多叶苜蓿种质特性及其花药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5 李伟民;淮阴苜蓿耐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6 刘玉良;抗蓟马苜蓿新品系抗性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庆锁;中国苜蓿产业化发展战略和主要栽培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1999年

8 朝鲁孟其其格;混合草颗粒制粒技术及饲用价值评价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桂国;苜蓿玉米间作系统饲料生产潜力及其机理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张涵;苜蓿茎秆剪切特性及切割参数的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冰如;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苜蓿草地产量及土壤质量对氮磷肥施加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5年

2 高文娟;苜蓿草地还田后土壤水肥及生物产量的动态特征[D];兰州大学;2015年

3 杜芹;河北康保县苜蓿害虫及其天敌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李洪建;陕西省苜蓿茎点霉叶斑病和黑斑病病原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景媛媛;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天祝高寒区土壤水热、杂草和甘农1号杂花苜蓿生长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6 翟晓朦;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生理生化影响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7 刘莎莎;植物根际促生菌互作提高苜蓿抗盐碱能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8 赵靖静;黄土高原西部土壤有机碳组分对苜蓿种植年限和轮作模式的响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9 蔡鹏元;不同除草剂对苜蓿田杂草的防效及苜蓿苗期安全性和生理指标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10 魏双霞;3个抗寒苜蓿新品系在甘南高寒地区的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20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720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7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