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蓄水坑灌果树吸水根系分布及吸水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18:37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灌溉水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消耗途径。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口的膨胀,水资源供求关系越来越紧张,不同途径的节水方式正在蓬勃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果。但是由于地域差别,发展因地制宜的节水灌溉方式势在必行。在我国西北地区,果园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是年降雨量少且水土流失严重限制了其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孙西欢教授于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型果园灌溉方法—蓄水坑灌。研究节水灌溉机理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必先了解吸水根系的分布状况。本文采用土壤水分测量系统(TRIME-PICOIPH)对土壤体积含水量进行测定,根钻法采集苹果树的根系,并用WinRHIZO软件分析并提取根长密度资料,分析研究了苹果树根区范围内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及不同灌溉方式苹果树吸水根系的分布,并根据根系密度资料建立了根系吸水模型。丰富了蓄水坑灌条件下根系分布的研究,为进一步建立合理的根系吸水模型和根区土壤水分、养分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亦可为其他植物根系吸水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根区范围内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 1)垂向上,距树干不同径向处的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地表附近,土壤中的含水量较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土壤含水量也在逐渐变大,当土层深度达到一定值时,土壤含水率不再继续增加而是呈现出减小的趋势。2)径向上,土壤含水率表现出距蓄水坑越远,土壤含水率越小的趋势。蓄水坑附近的含水率较大且靠近树体的一侧含水量较大。3)随着时间的变化,土壤水分的垂向分布大致相同,均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先增加后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分向土壤的中深层运移,但是由于环境因素影响能力的减弱,土壤含水率变化程度降低。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各个深度范围的土壤含水率的径向分布特征基本一致,都是以蓄水坑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递减,同时土壤含水率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减小。 (2)果树吸水根系分布规律研究: 1)地面灌条件下果树吸水根系在垂向上随着深度的增加,根长密度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0-100cm是其主要分布区。在径向上,果树根系主要分布在距树干30cm处,距树干越远,果树的根长密度越小。2)蓄水坑灌条件下,果树根长密度在垂向上与地面灌溉的分布规律相近,但是在地下60cm处根长密度明显增加,根长密度的峰值较地面灌峰值下移。水平方向上,根系密度主要分布在30-60cm范围内。3)无论是蓄水坑灌还是地面灌条件下,根长密度与垂向、径向距离之间呈现指数函数关系。 (3)果树吸水根系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根长密度资料,建立了蓄水坑灌条件下苹果树根系三维吸水模型,并用田间实测资料对其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的三维根系吸水模型可用于蓄水坑灌苹果树根系吸水计算。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66;S275
【图文】:

布置图,布置图,蓄水坑,根系


度都为200mm,外径为100mm和直径75mm的两个PVC塑料管制成,底部用塑料薄膜封堵。微型蒸渗仪布置图如图2-1所示:‘、蓄水坑.ub P环秋沟撖型蒸渗仅图2-1微型蒸渗仪布置图Fig 2-1 miniature evapotranspiration arrangement2.3.5根系(1)根系的取样本次试验选用生长良好、长势相近并具有代表性的果树进行研宄。本试验设地面灌和蓄水坑灌两种水平,其中蓄水坑灌坑深为40cm。由于果树为5年生,树龄较小根系分布相对较浅,因此该研究采用根钻法(根钻直径d=7cm)对苹果树根系进行调查,以样本为中心,在距离主干30、60、90和120 cm的圆形弧线上,按等距离确定4个取样点(见图2-2),每20cm为一层钻取土样

示意图,根系,示意图,土样


样本为中心,在距离主干30、60、90和120 cm的圆形弧线上,按等距离确定4个取样点(见图2-2),每20cm为一层钻取土样,直至200cin,然后将取出的带有根系土样用密封的塑料袋装好带回实验室。将带回的根系土壤样品置于40目的蹄子中用清水冲洗分离,确保冲洗过程中水和土粒能自由通过蹄孔,但是所有根系包括细小根系在内不能通过蹄孔,冲洗直至根系清晰可见。后用镊子捡取dQmm的根系,研究结果表明dQmm的根系为有效吸水根["^6]。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乐金;黄植;;蓝莓根系分布特性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2011年06期

2 魏国良;汪有科;杨涛;蔺雨阳;;滴灌条件下梨枣根系分布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3 马长明;翟明普;刘春鹏;;单作与间作条件下核桃根系分布特征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4 石娟华;袁玉欣;李玉灵;许中旗;郭江;徐学华;李晓钢;;铁尾矿坝沙棘、桑树人工林生物量分配及根系分布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赵新风;徐海量;刘新华;张鹏;刘志友;洪辉;;极度干旱区不同灌水量下沙枣防护林根系分布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5期

6 冯广龙,刘昌明;人工控制土壤水分剖面调控根系分布的研究[J];地理学报;1997年05期

7 李向民,许春霞,苏陕民;旱作果园深沟施肥对苹果树根系分布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1998年04期

8 晏清洪;王伟;任德新;武阳;马英杰;黄兴法;;滴灌湿润比对成龄库尔勒香梨树根系分布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1年02期

9 郭海;;文冠果根系分布特征及生长适应性[J];甘肃林业科技;2012年03期

10 李楠;廖康;成小龙;耿文娟;李永闲;宁万军;邱晨;;‘库尔勒香梨’根系分布特征研究[J];果树学报;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2727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727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3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