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陕北大纪汗沙地治理的节水特性分析及土地质量评价

发布时间:2020-08-05 08:24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农业耕地资源受社会经济发展的竞争与挤占成为常态,对此制定了强制保住农耕用地红线的国策,在保住耕地面积的同时,还要提高土地质量。受水土流失、固废物、废水、废气排放、农药化肥大量使用、污废水灌溉等影响,土地质量下降,质量问题更为重视,2016年国家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土十条》成为土地整治的行动指南。土地整治在提高质量前提下,补充耕地面积法和坚持保面积法是开发利用沙地资源的有效探索方向。沙化土地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8.38%,在毛乌素沙地农牧交错带采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已经有了大面积推广,近几年已经建成农田13.56万亩,针对这种沙地治理技术结合当地水资源条件、新土壤质量、生态环境影响等,开展节水特性分析及土地质量评价对这项工作有重要的支撑和指导意义。针对陕北榆林市榆阳区大纪汗沙地开发技术及工程,综合考虑水土资源、土地质量、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以《土十条》作为沙地治理的定性评价规制与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作为土地定量评价准则,结合沙地治理措施,用评价提出改进,在沙地治理的过程化中融入效果评价流程,把过程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用过程化、流程化评价强化了土地质量管理,让质量评价贯穿于沙地治理过程,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办法诊断问题及提高质量,及时发现沙地治理改良过程中每个阶段存在的不同问题,问题导向,改进治理方法及措施,以期实现沙地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毛乌素沙地自然环境等条件,分析了大纪汗地区土地类型及利用情况,特别是支撑治理的水资源条件;介绍了砒砂岩与沙成土工程技术及工程实施情况,将砒砂岩与沙以1:2的比例混合形成耕作层,以及相关机井、输配水、道路等配套工程建设,说明了在这一生态脆弱区的技术推广的工程建设及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如节水及高效用水、质量保证、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利用等。(2)研究了砒砂岩与沙成土造地过程中的节水特性。就地取材的砒砂岩是天然的“保水剂”,是持水保水的重要介质,可调节土壤结构改善土地通透性;针对特殊土地,对比喷灌和滴灌两种灌溉方式,研究了不同作物在节水条件下的灌溉技术;试验了不定期和换茬式轮作对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等。在水资源紧缺的条件下,让节水及高效用水落到实处。(3)依据《土十条》规定,定性分析了沙地治理过程中,在十个方面的响应程度。在土壤环境质量达到的水平下,结合当地自然与社会要素特点,生态系统也要良性循环。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从工程设计、施工、耕种、运行期和可持续利用等过程环节及方面,以生态环境质量和工程保障能力为主题分别对土地质量开展了定量评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推荐了确权方法和评价方法,提出了过程评价流程及针对关键问题的主题评价。(4)采用知识可视化综合集成平台及组件化技术,建立了沙地治理工程措施及治理效果评价的质量跟踪系统。在治理过程及流程中,对设计、施工、耕种、灌溉、质量稳定、质量提高等方面,开发了过程及效果的评价流程及可视化评价过程,实现了跟踪治理工程进度及措施实施的不同阶段的评价指标、指标权重、评价方法等,对基础信息、措施应用、评价结果集成表示,在过程中强化了问题因子识别,动态适应变化条件,为措施改进和质量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288
【图文】:

示意图,概况,示意图,滩地


图 2-1 研究区概况示意图Fig.2-1 Overview of the study area2 地形地貌研究区地貌多为平缓沙丘和沙链组成的风沙草滩,其间及榆溪河两岸分布零散滩地。其地势平缓、滩地相间分布,总地势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向榆溪河方向

毛乌素,结构特征,地貌,砒砂岩


图 2-2 毛乌素砒砂岩区地貌与结构特征Fig.2-2 Landform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n soft sandstone area in MUS desert2 砒砂岩复配成土技术应用情况砒砂岩结构不稳定,遇水即散,结构易于崩解,孔隙状况发生改变,物理性质和水力特性均发生变化。通过实验分析发现砒砂岩与沙相互掺和可保持土壤含水量,选择不同

折线图,发展期,折线图,综合水平


图 4-9 治理发展期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折线图Fig.4-9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of soil fertility in the development pe为不同年份不同土壤深度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折线图,可以看到红色圆于良级水平的肥力指标,其肥力水平较高,但随着土壤深度加深而降与农耕方式有效的提高了表层土壤的肥力综合水平。蓝色方块折线为,由于自然环境突变的影响 2013 年~2014 年肥力综合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强;郧文聚;;土地质量评价研究的简要回顾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11年07期

2 任荣富;冯雪外;李明;解怀生;简中华;;土地质量评价中几个关键问题探讨[J];浙江国土资源;2010年10期

3 张子平,王宝山;关于农用土地质量评价问题的研究[J];焦作矿业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4 辛建军;张涛;高慧卿;武锦官;;灰色系统理论在土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87年04期

5 刘锐;;回归分析确定土地质量评价因素权重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6 刘锐;;土地质量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探讨[J];农业工程学报;1987年03期

7 何震亚;宋延洲;王国强;;土地质量评价软件系统及其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1988年01期

8 李茂松;土地质量评价[J];农业区划;1989年02期

9 包继祥,张启凡,李铁岗;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质量评价初探[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89年01期

10 金晓斌;何立恒;王慎敏;周寅康;;基于农用地分等土地整理项目的土地质量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军;;土地质量的研究发展对我国土地整理的启示[A];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C];2006年

2 王军;;土地质量发展趋势对我国土地整理研究的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汪庆华;董岩翔;宋明义;刘军保;黄春雷;;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整合方法研究[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4 谭刚;袁涛;张洪岩;程辉;;吉林省土地信息分析系统的技术设计[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姚迪;崔伟;王楠;;辽宁省耕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唐广生 通讯员 黄尚宁;广西土地质量评价报告出炉[N];广西日报;2017年

2 王旭雁 廖启林;江苏首个乡镇土地质量评价完成[N];中国矿业报;2008年

3 部讯;城镇土地质量评价及收益测算体系研究项目完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4 林明辉;福建局提出2015年工作思路[N];中煤地质报;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欢;陕北大纪汗沙地治理的节水特性分析及土地质量评价[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2 董亮;基于土地质量评价原理的郸城县土地肥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长安;呼和浩特市城市土地质量评价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智勇;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和景观格局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5 倪文津;上海市闵行区农用土地的质量评价与对策[D];浙江大学;2008年

6 封丹;基于行政村和地块尺度的土地质量综合评价[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7 刘子晗;黑龙江省巴彦县土壤有益有害元素调查及土地质量评价[D];吉林大学;2013年

8 韩素卿;生产函数在土地质量指标体系中的应用研究——以河北省冀州市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洋;章贡区土地适宜性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10 赵然;山地土地类型划分及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1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781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e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