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吉林油田红岗子采油厂泥浆坑表土剥离及复垦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6 18:13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断下降,待开发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因此,我国在修订通过的《土地管理法》中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表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自然资源,所以在各类生产建设中更要十分重视耕作层的保护。但在实际开发建设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土地的承载作用,而对耕作层表土的宝贵价值却经常忽视,把耕作层的优质表土进行随意填埋和倾倒,使土壤肥力较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的表土被破坏,造成了表土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土地利用集约化、土地复垦技术的推广显得日益重要,土地复垦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钻井泥浆坑复垦是在油田钻井开采过程中,挖掘出一个用于存储盛放井筒返出岩屑和部分废弃无用泥浆的泥浆坑,对泥浆坑所占用的适宜耕作的土地进行表土剥离,将剥离出的表土科学收集和存储,待钻井完工后对泥浆坑进行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而后将剥离出来的表土进行回填,恢复土地的耕作能力。本文以吉林油田红岗子采油厂泥浆坑复垦项目为依托,对表土剥离技术与泥浆坑复垦相结合进...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吉林油田红岗子采油厂泥浆坑表土剥离及复垦技术研究


红岗子采油厂地理位置

泥浆坑,泥浆,场景,钻井泥浆


图 3-1 泥浆坑盛放泥浆场景Fig 3-1 The full bloom scene of the mud pit3.3 钻井泥浆坑表土剥离特点根据钻井泥浆坑项目所在区域表土剥离中各种因素,分析总结出钻井泥浆坑土剥离有如下特点:(1)红岗子采油厂内各个钻井泥浆坑相隔较近,直线距离约在 200-300m 之间大多集中在同一片区域,具有较强的地域一致性。当地的土壤类型、地上植被及他自然条件相似,每个采油平台管理模式基本相同,每个泥浆坑中的岩屑、油泥沙落地原油、重金属离子以及其他物质比例和成分大致相同,泥浆坑开挖到废弃的间基本一致,从而导致本采油区内各个泥浆坑表土剥离方式、工艺、所用机械基相同。(2)红岗子采油厂每个钻井泥浆坑表土剥离面积约为 200-450 ㎡,被剥离地的形状多为长方形,比较规整,与其他大型线性工程、露天采矿、城市建设而进

钻井泥浆,场景,林农业,表土剥离


排放钻井泥浆场景Fig3-2Thesceneofdischargingthedrillingmu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表土剥离有关问题的探讨[J]. 牛光辉,彭梓淦,谭晓.  中国水土保持. 2014(04)
[2]松辽平原表土剥离技术体系——以吉林省松原市为例[J]. 窦森,董雪,董丽娟,张大军,徐柄玉,张婷婷,王喜臣.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2)
[3]不同森林恢复方式对我国南方红壤区土壤质量的影响[J]. 王芸,欧阳志云,郑华,曾静,陈法霖,张凯.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5)
[4]丘陵区水田整治中的表土剥离技术研究[J]. 李建华,赵艳玲,付馨,信凯,刘雪冉.  湖北农业科学. 2013(05)
[5]加拿大开展表土剥离,重视保护土地质量[J]. 郭文华.  国土资源情报. 2012(03)
[6]关于表土剥离技术的初步研究[J]. 徐炳玉,王涛,窦森.  吉林农业. 2012(01)
[7]征地中的表土剥离与再利用分析[J]. 刘新秋,冯喆,左宏亮.  农业与技术. 2011(02)
[8]钻井废泥浆固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J]. 刘宇程,吴冕,陈明燕.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S1)
[9]国内外土地复垦政策法规比较与借鉴[J]. 金丹,卞正富.  中国土地科学. 2009(10)
[10]国外表土剥离实践及其特征[J]. 朱先云.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9(09)

博士论文
[1]吉林省黑土肥力质量评价及结构退化机理研究[D]. 秦焱.吉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吉林省黑土区村庄表土剥离技术集成方案[D]. 董雪.吉林农业大学 2012
[2]土地整理前后耕地经济价值变化研究[D]. 殷帅.西南大学 2012
[3]废弃钻井泥浆固化处理技术研究[D]. 董娅玮.长安大学 2009
[4]吉林省耕地质量与征地补偿研究[D]. 谷伟.吉林农业大学 2008
[5]吉林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对策[D]. 刘英.吉林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20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920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a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