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近地表水文条件对土壤侵蚀及Cd迁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09 18:35
【摘要】: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包括降雨、自由下渗、土壤水分饱和、壤中流等,受到土壤前期含水量、降雨强度、坡度等因素的影响。土壤中的重金属Cd离子随着降雨侵蚀对土壤团聚体的破碎作用,从土壤中分离并发生迁移。文章以广西喀斯特地区的红壤和石灰土为研究土壤,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对重金属的固持作用、不同因素对土壤坡面的侵蚀作用出发,对不同近地表水文条件下的产流产沙机制及重金属迁移过程与近地表侵蚀过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近地表水文条件对两种土壤侵蚀及Cd迁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降雨强度对两种土壤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均有显著影响,土壤前期含水量、坡度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对产流、产沙过程影响不同。土壤前期含水量饱和、坡度15°、100 mm/h雨强时地表径流体积和产沙量最大,红壤分别为133.18L、1874.41g,石灰土分别为150.47 L,1400.14 g;土壤前期含水量干燥、坡度5。、30 mm/h雨强时最小,红壤分别为0.161 L、0.62 g,石灰土分别为0.165 L、0.44g。相同处理下,红壤地表径流体积小于石灰土,产沙量大于石灰土。2)石灰土对Cd的固持能力较强于红壤。相同处理下,红壤降雨过程中总的Cd流失通量均高于碱性的石灰土,两种土壤均在坡度15°、土壤前期含水量饱和及100mm/h雨强时Cd流失通量最高,红壤为2569.08 mg/m2,石灰土为2158.02 mg/m2;地表径流中颗粒态Cd含量在降雨初期远高于溶解态Cd含量,两者比例随降雨时间的延长而减小,但红壤地表径流中颗粒态Cd所占比例始终小于石灰土,红壤和石灰土颗粒态Cd含量与含水量、溶解态Cd含量与地表径流体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颗粒态Cd含量与含沙量关系更加密切,且Pearson相关系数大小关系为:干燥饱和,15°5°。
【图文】:

近地表水文条件对土壤侵蚀及Cd迁移的影响


图2-1供试±槽逡逑

控制系统图,模拟降雨,可伸缩式,近地表


模拟降雨系统逡逑拟降雨系统采用可伸缩式立杆,,可根据冲蚀槽王面高度调节降雨器LECHLER459.008.30卫K.00.0,通过压力阀和喷嘴组合控制雨强(图DN32邋套管、^逦逦逡逑弯头-厂逡逑#DN25?W逦I逦\邋\三巧逡逑/逦喷巧逡逑m逦Jfi邋\逦\''可伸缩式立杆逡逑佭管固定操母逡逑压力表媂罢5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5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军;周桔;冯仁国;;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战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年03期

2 黄涓;刘昭兵;谢运河;纪雄辉;;土壤中Cd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3年17期

3 宋伟;陈百明;刘琳;;中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J];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02期

4 曾希柏;徐建明;黄巧云;唐世荣;李永涛;李芳柏;周东美;武志杰;;中国农田重金属问题的若干思考[J];土壤学报;2013年01期

5 王毅;张斌;Harald Zepp;;应用欧洲分布式WaSiM-ETH模型模拟中国南方亚热带农业小流域水文过程[J];土壤学报;2012年05期

6 朱昌宇;黄道友;朱奇宏;胡承孝;刘守龙;曹晓玲;任雪菲;;模拟降雨条件下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径流迁移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4期

7 安娟;郑粉莉;李桂芳;王彬;;不同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下雨滴打击对黑土坡面养分流失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年24期

8 王军光;李朝霞;蔡崇法;杨伟;马仁明;张国彪;;集中水流内红壤分离速率与团聚体特征及抗剪强度定量关系[J];土壤学报;2011年06期

9 李丹丹;周东美;汪鹏;翁南燕;;小麦根对镉离子的吸收机制及镉的亚细胞分布[J];生态毒理学报;2010年06期

10 侯秀;王祖伟;;铁锰氧化矿物添加对土壤镉有效态及生物效应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11期



本文编号:2621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621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d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