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黄色花蝽及缓步威伪蝎捕食主要储粮害虫作用效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18:10
【摘要】:研究储粮害虫捕食性天敌的捕食作用,对开发新的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化学污染、减少储粮害虫抗药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确认了两种主要储粮害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研究了黄色花蝽Xylocoris flavipes(Reuter)和缓步威伪蝎Withius piger(Simon,1878)对11种储粮害虫的捕食谱,以及黄色花蝽和缓步威伪蝎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Jac.du Val)、嗜虫书虱Liposcelis entomophila、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Badonnel)、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Stephens)、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Fabricius)等9种储粮害虫的捕食能力。探讨了缓步威伪蝎捕食嗜卷书虱的功能反应和黄色花蝽对嗜卷书虱、赤拟谷盗、锯谷盗和锈赤扁谷盗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其参数,并在模拟仓和实仓条件下研究了黄色花蝽对储粮害虫的控制能力。主要结果如下:1、对第四储粮生态区、第五储粮生态区和第七储粮生态区进行捕食性天敌调查,结果发现黄色花蝽及缓步威伪蝎为储粮害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试验室条件下测定黄色花蝽和缓步威伪蝎的捕食虫谱,发现黄色花蝽可捕食赤拟谷盗、锯谷盗、锈赤扁谷盗、烟草甲、嗜虫书虱、嗜卷书虱等11种重要储粮害虫的幼虫(若虫)和卵;而缓步威伪蝎仅能捕食以上11种储粮害虫的幼虫(若虫),对卵没有捕食能力。2、缓步威伪蝎捕食赤拟谷盗捕食行为过程分为5个过程:寻找、捕获(钳住猎物)、麻痹、吸食汁液和休息;缓步威伪蝎对赤拟谷盗3龄幼虫日捕食量最大19.0头/日;对3龄烟草甲日捕食最小为1.2头/日;缓步威伪蝎对3龄嗜卷书虱的捕食功能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嗜卷书虱在10头~160头的密度范围内符合Holling II模型,其中理论最大捕食量为78.7头,发现域为0.03 m~2。3、研究了黄色花蝽雌成虫对3龄的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锯谷盗、嗜卷书虱幼虫(若虫)的防控能力,以及黄色花蝽对9种重要储粮害虫的捕食能力,比较发现黄色花蝽对赤拟谷盗捕食最多,为18.8头/天;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黄色花蝽对以上几种储粮害虫的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方程,以及对以上储粮害虫寻找效应、种内干扰反应和对不同猎物的捕食偏好。结果表明:黄色花蝽雌成虫对3龄的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锯谷盗幼虫,嗜卷书虱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方程均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根据方程拟合发现黄色花蝽对3龄嗜卷书虱日捕食量最多,最大为44.6头/天。黄色花蝽对各种4、害虫的寻找效应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当猎物的密度达到一定数量后,随着黄色花蝽数量的增多,捕食猎物的平均捕食率随之下降。通过比较黄色花蝽对不同害虫的偏好选择Cain指数,结果表明黄色花蝽更偏好捕食锯谷盗和锈赤扁谷盗3龄幼虫。5、通过控制模拟仓控制温度为28±1℃、湿度50±10%条件下接入黄色花蝽和在实仓投放一定数量的黄色花蝽。结果表明:投放不同数量黄色花蝽在模拟仓内下,3个月后对4种储藏害虫控害效果均达到70%以上,益害比对储藏害虫并无显著影响,黄色花蝽对4种害虫的控害效果为锯谷盗嗜卷书虱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在第五储粮生态区和第七储粮生态区实仓投放黄色花蝽,韶关库投放98天后发现,对害虫的控害率为56.3%;在长沙库,控害率也达到了56.7%,由此表明黄色花蝽可作为储藏物害虫天敌,且具有研究和应用前景。
【图文】:

技术路线图


本论文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图

刚毛,储粮,捕食性天敌,根片


河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刚毛。外锯梳 17 18 层;兜状体具 5 6 个末端或亚末端分叉;刚毛 sbs 长,,末端微刺状,雄性与雌性相似,但个体大小。背甲后缘具 8 12 根片状刚毛比 1.18 1.38。对比标本,综上特征确定伪蝎为缓步威伪蝎。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37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欠欠;邵小龙;周国磊;曹阳;张涛;;储粮害虫飞行行为研究方法及进展[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年03期

2 韦文生;;习性防治储粮害虫试验[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4年04期

3 王洁静;吕建华;;多杀菌素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2年04期

4 程小丽;武传欣;刘俊明;迟莹;魏庆伟;;储粮害虫防治的研究进展[J];粮食加工;2011年05期

5 程小丽;武传欣;刘俊明;迟莹;魏庆伟;;储粮害虫防治研究进展[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0年06期

6 刘晓宇;;浅谈储粮害虫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09年09期

7 袁良月;吕建华;吴树会;;农村常见储粮害虫的防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年01期

8 邓树华;王平;朱邦雄;陈祖华;陈渠玲;徐明亮;周剑宇;苏金平;黄智;;紫外高压诱杀灯防治仓外储粮害虫研究[J];粮食储藏;2006年03期

9 邓树华;王平;朱邦雄;陈祖华;陈渠玲;徐明亮;周剑宇;苏金平;黄智;;紫外高压诱杀灯防治仓外储粮害虫研究[J];粮食储藏;2006年03期

10 杨长举,唐国文,薜东;21世纪的储粮害虫防治[J];湖北植保;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素雅;;香薷挥发油对储粮害虫种群繁殖抑制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姚渭;傅剑萍;王艳;刘晓农;杜燕萍;;储粮害虫陷阱检测检疫技术创新及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郭敏;尚志远;;两种储粮害虫声信号特征分析[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张国梁;;防护剂在储粮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与性能[A];中国粮油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综合卷)[C];2002年

5 杨长举;薛东;张宏宇;华红霞;;国外利用硅藻土防治储粮害虫及其它害虫的研究进展[A];中国粮油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综合卷)[C];2002年

6 姚渭;薛美洲;杜燕萍;;储粮害虫趋光行为初步研究[A];中国粮油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4年

7 周龙;廖明潮;贾瑜;;边缘检测算法在储粮害虫图像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粮油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下册)[C];2004年

8 耿森林;尚志远;白雅;;用于储粮害虫声检测的隔声室的设计[A];2004年全国物理声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谭大文;黎逖昂;;环流熏蒸防治抗性储粮害虫的效果研究[A];华中昆虫研究(第一卷)[C];2002年

10 刘福保;朱华国;;非化学方法防治储粮害虫的几点体会[A];华中昆虫研究(第一卷)[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兆鹏;隐蔽性储粮害虫检测技术[N];粮油市场报;2002年

2 可明;农家储粮妙法[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9年

3 记者 乔地 通讯员 张克强;中澳越三国科学家合作研究增效熏蒸技术[N];科技日报;2001年

4 陈立军 宋绍军 彭淑修;泰安市粮库:灯光诱捕储粮害虫试验效果明显[N];粮油市场报;2013年

5 郭晓云;储粮害虫综合防治浅探[N];伊犁日报(汉);2006年

6 安徽省粮食干部学校 吴达;如何解决储粮害虫抗药性问题[N];粮油市场报;2001年

7 孙元成 王巧华 季茂聘;磷化氢杀虫不彻底的原因及对策[N];粮油市场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刘慧;拿什么来保鲜储存粮食[N];经济日报;2014年

9 李大刚;饲料储存有讲究[N];中国畜牧报;2004年

10 冀农;饲料存储注意啥[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耿森林;储粮害虫活动声特征检测、分析及其数据库建立[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邓永学;环境因子对四种储粮害虫影响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3 廖敏;互叶白千层精油对储粮害虫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制[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4 牛永浩;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检测储粮及储粮害虫挥发性化合物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张超;辣根素熏蒸对玉米象线粒体作用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6 张涛;我国赤拟谷盗地理分布、扩散路径与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7 黄衍章;石菖蒲根茎提取物有效杀虫成分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姚英娟;水菖蒲提取物杀虫活性及活性成分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雅;基于图像处理的储粮害虫实时识别技术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9年

2 梅芝健;黄色花蝽及缓步威伪蝎捕食主要储粮害虫作用效果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9年

3 周亦哲;基于视频检测的储粮害虫死活评估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4 马一名;针对多用户类型的储粮害虫防治的专家反馈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5 刘治财;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在储粮害虫检测识别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6 苗海委;储粮害虫图像定位识别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7 赵彬宇;储粮害虫图像识别研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8 王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可重构储粮害虫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9 王利利;3种防护剂和磷化氢联用对6种储粮害虫的防治[D];河南工业大学;2018年

10 刘汉生;陷阱式储粮害虫信息采集终端及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25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625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d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