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玉米不同部位残体碳在土壤中的分配与固定

发布时间:2024-05-25 13:45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土壤肥力和农田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残体作为土壤有机碳的重要来源之一,分解进入土壤后对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影响较大。然而,植物不同残体因含碳组分的不同在土壤中的分解将存在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对不同肥力水平土壤有机碳的分配与固定的影响将有所不同。因此,对于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稳定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已被应用于区分残体碳(如植物残体碳)与原土壤有机碳(即老碳)的组成和关系。基于此技术,本研究以棕壤为研究对象,将13C标记的玉米根、茎、叶分别添加到不同肥力水平棕壤中进行室内恒温恒湿培养试验,通过分析玉米不同残体残体碳在棕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以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富集变化情况,探讨玉米不同残体残体碳对不同肥力水平土壤有机碳分配与固定影响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根、茎、叶的添加明显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降低趋势,且来自根、茎、叶的影响有所差异。添加根的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添加茎、叶的处理下降缓慢;添加叶的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培养180 d之前高于添加根、茎的处理,180 d后...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土壤有机碳
        1.1.2 土壤微生物
        1.1.3 土壤团聚体
        1.1.4 碳同位素方法示踪植物残体分解及有机碳周转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1 研究内容
        2.1.2 技术路线
    2.2 试验材料
        2.2.1 供试土壤
        2.2.2 供试有机物料
    2.3 试验设计
    2.4 分析方法
第三章 玉米不同残体添加对土壤全土有机碳分配与固定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土壤及有机物料
        3.1.2 测定方法
        3.1.3 计算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玉米不同残体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δ13C值影响
        3.2.2 玉米不同残体添加对微生物量碳含量及其δ13C值影响
        3.2.3 玉米不同残体添加对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δ13C值影响
    3.3 讨论
        3.3.1 玉米不同残体碳在土壤有机碳中的分配和固定
        3.3.2 玉米不同残体碳对微生物量碳的贡献
    3.4 小结
第四章 玉米不同残体添加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配与固定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
        4.1.2 测定方法
        4.1.3 计算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各级团聚体组成变化
        4.2.2 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4.2.3 各级团聚体中残体碳含量的变化
    4.3 讨论
        4.3.1 玉米不同残体碳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4.3.2 玉米不同残体碳添加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3.3 玉米不同残体碳在土壤各级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布情况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3982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982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5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