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刺参丝氨酸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的克

发布时间:2020-04-11 17:07
【摘要】:刺参作为滋补食品和药膳饮食,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刺参在捕捞、运输和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自溶,给相关行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前期研究表明,刺参内源性蛋白酶参与其自溶过程。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于刺参自溶酶的基因信息及结构特征研究甚少。基于为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探索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以刺参为研究对象,首次从刺参内脏中克隆得到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inase,S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基因序列,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实现SP和MMP-2的体外表达,获得有活性的重组蛋白酶,同时对其进行性质分析。根据已获得的刺参内脏SP部分氨基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其基因全长共1367 bp,包括44 bp 5’端非编码区和192 bp 3’端非编码区。其ORF为1131 bp,编码377个氨基酸残基,其中Asp138、His176和Ser325构成SP的催化三联体。刺参SP属于Subtilisin家族丝氨酸蛋白酶,其三级结构中含有6个平行的β折叠片,被两侧的α螺旋包围,形成典型的“三明治”结构,此外,在SP的C端还有2个β折叠型结构域参与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等过程。进一步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体外表达重组刺参SP,通过His Trap亲和柱层析得到大量高度纯化的重组刺参SP。利用重组刺参SP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进一步将具有良好效价和特异性的兔抗重组刺参SP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与CNBr-activated Sepharose 4B亲和柱偶联,制备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一部分纯度较高的天然SP。同时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 PIC9K-SP并转入毕赤酵母中,利用甲醇诱导表达,获得分子量为70 k Da的有活性的重组刺参SP。根据MMPs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首次扩增得到刺参MMP-2酶原的基因序列。刺参MMP-2酶原包括前肽结构域、催化结构域以及类血红素结构域。催化结构域中包含3个相同的II型纤连蛋白,其和类血红素结构域在空间上都是较独立完整的,类血红素结构域通过铰链区与催化结构域相连接。利用大肠杆菌表达刺参MMP-2催化结构域,并通过His Trap亲和柱层析纯化得到分子量约为40 k Da的目的蛋白。通过稀释复性,重组蛋白能够进行正确折叠,首次获得了大量有活性的重组刺参MMP-2。进一步利用明胶酶谱法对重组刺参MMP-2进行性质研究,结果显示重组刺参MMP-2在35°C~40°C活性最高,在p H 7.5~9.0条件下都具有一定的酶活性,最适p H为8.0。此外,适量的金属离子Ca2+可以显著激活重组刺参MMP-2的酶活性。以上结果表明重组刺参MMP-2是一种弱碱性蛋白酶,属于钙离子依赖型金属蛋白酶,与天然MMP-2相似。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91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胡英;梁永国;苏利;王永新;;河北省水产品流通问题研究[J];河北渔业;2010年01期

2 车轩;刘晃;吴娟;庄保陆;;我国主要水产养殖模式能耗调查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0年02期

3 赵鹏;李贤;周兴;宋奔奔;刘鹰;;海水工厂化养殖能耗及新能源应用调研分析[J];渔业现代化;2011年02期

4 徐皓;赵新颖;刘晃;谌志新;梁建生;;我国海洋渔船发展策略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2年01期

5 吴昊;;内蒙古渔业发展初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6 郑斯思;谭春兰;;福建省水产品产量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7 郭丰红;汪之和;;MS-222对鳜鱼成鱼麻醉效果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8 戴亚娟;杨正勇;王方方;;鲆鲽类鱼饲料价格上涨因素浅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9 龚倩;蔡友琼;马兵;于慧娟;钱蓓蕾;王媛;李小蕾;徐捷;;对贝类产品标准中重金属限量指标的探讨[J];海洋渔业;2011年02期

10 顾孝连;乔振国;;我国蟹类土池育苗技术研究进展[J];海洋渔业;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忠炉;黄渤海小黄鱼、大头鳕和黄洘淕种群生物学特征的年际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2 王庆志;长牡蛎品种选育与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王傜萱;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李融;中国鲟鱼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刘焱;茶多酚对草鱼肉保鲜作用及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6 于宗赫;海州湾前三岛海域栉孔扇贝生态增养殖原理与关键技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7 张健;免疫增强剂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免疫及抗应激的影响[D];中山大学;2012年

8 孙波;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曾雪峰;淡水鱼发酵对酸鱼品质影响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10 王冠钰;基于中加比较的我国海洋渔业管理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23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23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d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