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抑杀杂交鳢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的中草药筛选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0-04-23 04:07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密度养殖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argus♂)技术的推广,致使养殖水体水质较差,病害频频发生,制约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其中,舒伯特气单胞菌(Aeromonas schubertii)所引起的内脏类结节病是鳢科鱼类常见疾病之一。中草药作为在水产养殖中常用的药物,不仅在我国具有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等优势,而且具有抗菌、增强免疫等作用。因此,利用中草药提高鱼体的免疫力,减少病害发生是维持杂交鳢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试验一选取五倍子、黄柏、乌梅等60味中草药作为原料,采用水提法,制成浓度为1g/m L的药液,采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利用来自患病杂交鳢体内分离出的的舒伯特气单胞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以抑菌圈直径和MIC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中草药。试验结果表明,初步筛选出了五倍子、大黄、黄柏、黄连、地榆、丁香、木瓜、诃子、五味子、儿茶、乌梅11味中草药对舒伯特气单胞菌抑菌较好的抑菌效果;通过二次筛选,确定以初步筛选出的五倍子、大黄、乌梅等11味中草药进行组方试验研究。试验二采用正交t值法进行试验设计,将初步筛选出的乌梅等11味中草药进行配伍,以琼脂扩散法测出的抑菌圈直径为评价指标,经主药筛选、辅药交互作用和剂量选择三个步骤,筛选出的复方中草药由乌梅和木瓜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并以急性毒性试验对该复方进行安全性评价,以杂交鳢为试验对象,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制剂的半致死浓度LD50≥8×105mg/L,依据急性毒性(LD50)剂量分级表可判定所选中草药制剂为无毒物,属安全制剂。试验三、四选用初始体重(22.42±0.99)g,体长(15.45±1.02)cm的杂交鳢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8组,每组30尾,每组设3个重复。将单方乌梅和复方中草药分别以0.5%、1.0%、2.0%剂量加入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和1%木瓜添加量的饲料为对照,饲喂60d后,分别测定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丰满度、内脏比等生长指标、形体指标和内脏指数,以研究单方和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鳢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试验饲料60d后,随着复方添加量的增大,平均末体重、绝对增重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出现缓慢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0.5%复方添加组,分别比基础饲料组增加了14.93%、20.92%、22.46%、11.47%。同时,测定肝脏、肌肉、血清中SOD、MDA、CAT、ACP和AKP的活性,以研究单方和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鳢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添加组之间形体指数差异不显著,而脾脏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2%乌梅添加组,比基础饲料组增加了47.83%。各添加组血清、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乌梅添加量对肝脏和血清SOD影响最大,2%复方添加量对肌肉SOD影响最大;各添加组血清、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1%乌梅添加量对肝脏MDA影响最大,0.5%复方、2%乌梅添加组肌肉中的MDA含量最低,2%乌梅添加组血清中MDA含量最低;0.5%、1%、2%复方和2%乌梅添加组与基础饲料组相比,CAT活性均有明显提高现象,其中2%乌梅添加组对肝脏和血清中CAT活性的影响最大,2%复方添加组对肌肉中CAT活性的影响最大;各添加组血清、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ACP和AK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可以表明,0.5%复方添加量对杂交鳢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2%乌梅添加量能显著影响杂交鳢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广和,王坚,钱晓明,朱永祥,王建明,陆仁海;鳗鲡气单胞菌病一新种[J];水产学报;1998年01期

2 杨龙寿;某场甲鱼亲水气单胞菌病诊治[J];福建畜牧兽医;1998年05期

3 郭剑,郭久贵;鸭气单胞菌病的诊疗报告[J];中国兽医杂志;1999年05期

4 陈翠珍,张晓君,房海,何振平,王秀云,巩元芳;鱼气单胞菌感染症及其病原的检验与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0年S1期

5 张碧波,张立怀,秦贞奎,侯艳酶,王润生,袁宝琴,董维,范华炜;运动性气单胞菌分离和鉴定方法的研究[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杨丽君,黎广雄,蔡云升,禹滨,莫蓓莘;蟒蛇豚鼠气单胞菌病诊疗[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0年01期

7 陈永林;24种抗菌药物对鳖气单胞菌的抑菌试验[J];中国兽药杂志;2000年03期

8 雷蕾,曾蔚,马巨辉,王成东,余星明,赵波;北极熊气单胞菌感染的诊治[J];中国兽医科技;2001年01期

9 陈翠珍,张晓君,房海,何振平,王秀云,巩元芳;鱼源气单胞菌的主要特性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1年02期

10 丁雷,杨玲芝,孙彦玲,燕磊,孙春萍,刘丽娜;百毒清对气单胞菌的抗菌效果研究[J];水利渔业;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艺丹;汪开毓;郑建;黄锦炉;;豚鼠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检测方法的建立[A];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邓玉婷;吴雅丽;姜兰;谭爱萍;黄玉萍;王伟利;罗理;赵飞;;水产动物源气单胞菌多重耐药与I类整合子的相关性分析[A];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3 彭开松;佘锐萍;;彩虹鲷致病性运动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刘春;;鳢舒伯特气单胞菌内脏类结节病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谭爱萍;邓玉婷;姜兰;吴雅丽;冯永永;黄玉萍;罗理;王伟利;赵飞;;龟鳖源气单胞菌耐药性与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分析[A];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6 曾静;董庆利;高翠;熊成;;冷却猪肉中气单胞菌生长模型的构建及其货架期预测[A];第七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彭开松;佘锐萍;;彩虹鲷致病性运动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第12次暨中国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11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向桢;郑曙明;吴青;;没食子酸对维氏气单胞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A];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黄玉萍;邓玉婷;姜兰;谭爱萍;吴雅丽;王伟利;罗理;赵飞;;气单胞菌PFGE分子分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A];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10 彭开松;佘锐萍;朱靖斌;徐建刚;;池塘常规水化学因子同罗非鱼凡隆气单胞菌病发病的关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朱其太;气单胞菌预防和控制[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2 杨肯牧;鱼鸭同塘饲养 谨防气单胞菌[N];湖南科技报;2007年

3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唐天德;鱼出血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2年

4 李德智;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病的防治措施[N];中国特产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程方俊;黄颡鱼溃疡综合征病原菌及主要毒力因子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刘焱;茶多酚对草鱼肉保鲜作用及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颖;池塘气单胞菌快速鉴定技术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聪;罗非鱼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基因分型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3 莫金凤;复方中草药对杂交鳢生长、肉品质及抗细菌感染能力的影响[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6年

4 周梦;抑杀杂交鳢源舒伯特气单胞菌的中草药筛选与应用[D];西南大学;2016年

5 陈亨利;鲤源维氏气单胞菌(JLL-1)OmpAI、LamB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6 黄艺丹;鱼类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检测方法的建立[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7 方兵;气单胞菌安徽分离株的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及其序列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8 邓敬轩;豚鼠气单胞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求华;养殖鳗鲡致病性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D];集美大学;2012年

10 范腾飞;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检测及环境因子对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37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37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9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