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植酸及其与锌盐或三聚氰胺复合处理杨木的性能

发布时间:2022-12-08 03:44
  植酸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富含阻燃元素P且燃烧时不产生毒性,符合当今绿色环保的木材阻燃发展趋势与潮流。本研究利用植酸的阻燃特性,构建了植酸与醋酸锌、植酸与三聚氰胺高效阻燃体系,并对植酸阻燃体系进行了表征,对植酸阻燃体系工艺进行了选取和优化。杨木通过真空-加压浸渍法处理后,运用锥形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等分析手段,研究阻燃剂对杨木热解过程与燃烧行为的影响,联用扫描电镜和元素分析仪来检测阻燃剂在杨木中的分布情况与燃烧试样的微观形貌。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植酸在杨木燃烧过程中能够起到抑制热量产生与增加残炭的效果,15%植酸处理杨木的THR值较对照组降低65.53%,残炭量由对照组的5.79%提升至12.85%。可观察到杨木表面上附着许多不规则的颗粒状物质,证明植酸分子在浸渍处理后进入到杨木内部结构中。(2)植酸与锌盐复合处理能有效减少杨木燃烧中以CO为代表的毒气的释放并减缓杨木质量损失速率,对残炭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15%植酸与25%醋酸锌复配处理组的YCO较P15降低了87.05%,MLR值较P15降低了30.30%,PZ3组的残炭较P15残炭量增加45.25%。(3)植酸与三聚氰胺复配...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木材阻燃剂分类
        1.2.1 无机阻燃剂
        1.2.2 有机阻燃剂
    1.3 植酸的概述
        1.3.1 植酸在阻燃方面的研究
        1.3.2 金属改性植酸
        1.3.3 无机盐改性植酸
        1.3.4 生物质材料改性植酸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植酸处理杨木的制备与性能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植酸处理杨木的增重和增容
        2.3.2 植酸处理杨木的表征
        2.3.3 植酸处理杨木的阻燃性能
        2.3.4 残炭宏观与微观形貌
        2.3.5 植酸处理试样的热稳定性
    2.4 本章小结
3 植酸-醋酸锌复合处理杨木的性能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植酸-醋酸锌处理杨木的增重和增容
        3.3.2 植酸-醋酸锌处理杨木的表征
        3.3.3 植酸-醋酸锌处理杨木的阻燃性能
        3.3.4 残炭宏观与微观形貌
        3.3.5 植酸-醋酸锌处理杨木的热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4 植酸-三聚氰胺复合处理杨木的性能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植酸-三聚氰胺处理杨木的增重和增容
        4.3.2 植酸-三聚氰胺处理杨木的表征
        4.3.3 植酸-三聚氰胺处理杨木的阻燃性能
        4.3.4 残炭宏观与微观形貌
        4.3.5 植酸-三聚氰胺处理杨木的热稳定性
    4.4 本章小结
5 植酸及其复合处理材与APP处理材阻燃性能的对比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实验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聚磷酸铵处理材与植酸及植酸盐处理材的增重对比
        5.3.2 聚磷酸铵处理材与植酸及植酸盐处理材的阻燃性能
        5.3.3 聚磷酸铵处理材与植酸及植酸盐处理材的热稳定性
    5.4 本章小结
6.植酸及植酸盐处理杨木力学性能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
        6.2.2 实验设备
        6.2.3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植酸-醋酸锌处理材力学强度分析
        6.3.2 植酸-三聚氰胺处理材力学强度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点及建议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13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713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5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