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气象学论文 >

全球和中国地区云量和云的光学厚度的长期变化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1 14:51
本文利用1983-2009年ISCCP的D2月平均资料集,得到了中国地区总云量、低云量、中云量、高云量与云光学厚度的全年和四季的分布与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国总云量和中云量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青藏高原地区高云量较大而低云量很小;总云量和中云量在东部呈增加趋势,西部呈减小趋势,低云量和高云量在大部分地区呈减小趋势。从不同季节来看,春季和秋季北方总云量增加,西部总云量减小;夏季大部分地区总云量增加,冬季大部分地区总云量减少。低、中、高云量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的分布与变化趋势。云的光学厚度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且在大部分地区呈增加趋势。利用2001-2013年MODIS资料得到了全球范围内总云量和云光学厚度的全年和四季的分布与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全球总云量在海洋地区高于陆地地区,在赤道附近与南北纬60o附近分别存在三个总云量的高值区。撒哈拉沙漠与中东地区、格陵兰岛、美国西部、南美南部、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西部与南极大陆地区是总云量的低值中心。全球总云量的增加区域主要在南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尤其是赤道辐合带附近。中低纬度地区陆地上云的光学厚度明显高于海洋,云光学厚度最小的区域主要位于低纬度海洋、撒哈... 

【文章来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7 页

【文章类型】:硕士

【部分图文】:

全球和中国地区云量和云的光学厚度的长期变化趋势研究


地-气系统中的能量收支,单位:W/m2(Wildetal,2014)

辐射强迫,气溶胶,臭氧,间接效应


收的太阳辐射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以及大气顶反射回外空的太阳辐射能的变化。其中不涉及与任何其他过程的相互作用,被称为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另一方面,气溶胶颗粒还可以作为云凝结核,改变云的微物理和辐射性质以及云的寿命,导致云参量如云量和云的光学厚度的改变,称为气溶胶的间接效应(段婧等,2008)。气溶胶的间接效应可以分为第一间接效应和第二间接效应。第一间接效应是指云中液态水含量不变时,气溶胶粒子数目的增加会减小云滴谱的有效半径,增加云滴数目,从而增大云的反照率,对地面有冷却作用,又被称作云反照率效应(Lohmann and Feichter,2005)或 Twomey 效应(Twomey, 1977)。第二类间接效应是指气溶胶粒子数目的增加导致的云滴有效半径的减小和云滴数目的增加会使云不易产生降水,增加云的寿命和云中液态水含量,从而增加云的反照率,对地面造成冷却,又称作云寿命效应(Lohmann andFeichter, 2005)或 Albrecht 效应(Albrecht, 1989)。张华等(2014)给出了 1750 至 2011 年间包括温室气体、臭氧、气溶胶等多种成分和机制在内的全球平均辐射强迫(图 1.2),可以看出气溶胶的间接效应具有负的辐射强迫,但其不确定性非常大,说明了气溶胶与云和辐射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因此分析气溶胶对云的影响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过程图,资料收集,过程,云气候


资料第二章 资料与计算方法资料介绍CP 资料际卫星云气候计划 ISCCP(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matology Project究计划 WCRP(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的一个子计划,始于 1经 20 多年。经过多年观测建立的云气候资料集, 首次为我们提供了系统的料。本研究采用最新的 ISCCP D2 数据集,时间范围从 1983 年 7 月到 20间分辨率为月平均 8 个时次(世界时 00、03、06、09、12、15、18 和 21为 280 公里,2.5o×2.5o,包括总云量(月平均云量、云出现频数)、高/中压、云顶温度(高中低云)、云光学厚度、云水路径、雪冰覆盖率、地表平个参数。ISCCP 的资料收集过程由卫星处理中心(SPC)、全球处理中心标中心(SCC)和 ISCCP 中心文档(ICA)等组成,如图 2.1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 共34条
[1]东亚夏季气溶胶—云—降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影响的资料分析[J]. 石睿,王体健,李树,庄炳亮,蒋自强,廖镜彪,殷长秦.  大气科学. 2015(01)
[2]基于MODIS的春、夏季中国近海气溶胶对于云参数的影响差异研究[J]. 邓学良,邓伟涛,聂肃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3]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Cloud Amount over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J]. 赵文静,张宁,孙鉴泞.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2014(03)
[4]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关于人为和自然辐射强迫的解读[J]. 张华,黄建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01)
[5]基于MODIS云产品的北京地区卷云特性统计分析[J]. 曹亚楠,魏合理,徐青山.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3(04)
[6]东亚地区云垂直结构的CloudSat卫星观测研究[J]. 彭杰,张华,沈新勇.  大气科学. 2013(01)
[7]中国区域总云量和低云量分布变化[J]. 徐兴奎.  气象. 2012(01)
[8]1961~2005年新疆夏季低云量长期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牛晓瑞,王淑瑜,李杉.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2(01)
[9]中国地区云光学厚度和云滴有效半径变化趋势[J]. 段皎,刘煜.  气象科技. 2011(04)
[10]近二十年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地区云量变化特征分析[J]. 吴涧,刘佳.  热带气象学报. 2011(04)  
硕士 共1条
[1]基于CloudSat卫星资料分析云的微物理和光学特性的分布特征[D]. 杨冰韵.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3



本文编号:2894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2894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7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