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红嘴相思鸟在高温环境中的生理反应

发布时间:2020-04-21 22:18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作用下,极端高温天气频发,生物的生存出现了巨大威胁。鸟类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成员之一。本文以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在高温中生理反应。实验1将红嘴相思鸟置于30℃中适应28天,分别在0天、14天和28天时测定体重和代谢率;实验2将红嘴相思鸟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0天)、1D组(40℃,1天)、3D组(40℃,3天)、14D(40℃,14天)和恢复组(40℃适应14天后回到30℃适应14天),在完成适应后测定代谢产热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实验3将红嘴相思鸟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4D和恢复组(处理方式同实验2),完成适应后测定体脂及脂肪酸代谢相关指标和基因的表达。主要结果如下:(1)恒定温度适应过程中,体重、BMR无变化,这表明实验2、3中对照组可作为其他实验组的参照。(2)长期高温环境中,为了维持机体正常体温,整体、器官和细胞水平代谢产热降低,摄入能、排泄能和同化能减少,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动物代谢产热作用和体重均恢复正常,为此加大了能量摄入。此外,动物能够升高肝脏抗氧化酶活力以及HSP_(70)mRNA的表达以防御高温对机体的胁迫,但长期的高温还是导致丙二醛含量升高,肌肉avUCP表达量下降,这说明长期高温引起了机体的氧化损伤,且这种损伤并未在14天恢复期中恢复。(3)在长期高温处理后,体脂含量减少。肝脏、肌肉中脂肪酸代谢相关酶单位器官重活力增加了,说明长期高温下,红嘴相思鸟通过增加脂肪酸分解作用小号脂肪;恢复处理后,肝脏降低了脂肪酸的分解作用,将更多的脂肪储存于集体内,从而恢复机体的能量储备状态。以上结果表明:红嘴相思鸟适应在高温环境下14天能够积极调节降低自身的代谢产热并提高抗氧化水平来适应高温,但机体依旧产生了氧化损伤,且由于能量需求减少,机体需要通过增加脂肪酸分解作用来降低机体脂肪储存量,减少能量储备。从恢复组来看,高温条件下代谢产热调节作用的可塑性较抗氧化物作用更显著。
【图文】:

恒温,体重,基础代谢率


图 4-1 恒温 30℃下不同时间上红嘴相思鸟体重的变化。Fig 4-1 Body mass of Leiothrix lutea in different time at 30℃ 4-2 恒温 30℃下不同时间上红嘴相思鸟基础代谢率的变化 4-2 Basal metabolic rate of Leiothrix lutea in different time at 3

基础代谢率,恒温,小型鸟类,高温环境


21图 4-2 恒温 30℃下不同时间上红嘴相思鸟基础代谢率的变化Fig 4-2 Basal metabolic rate of Leiothrix lutea in different time at红嘴相思鸟代谢产热的影响及氧化应激反应进化过程中,鸟类对于环境温度变化时,有着特殊的升高到一定时,机体需要增加散热、减少产热来维持然而,高温环境中不利于鸟类机体的散热作用,因此高温环境中重要的体温调节措施。已有研究表明,面和树麻雀等小型鸟类代谢产热作用降低,维持正常生[55, 62]。可见,小型鸟类的代谢产热作用与其生存方联系。中,动物机体散热能力下降,,当体温超过一定范围时体处于应激状态。在引起氧化应激的多种因素中,热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4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明;王夕龙;袁施彬;周材权;;红嘴相思鸟热应激及壳聚糖抗应激效应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2 李俊卿;;某钢厂高温对作业工人胃液成分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4年18期

3 柳劲松;;鸟类基础产热的可塑性[J];生物学通报;2013年05期

4 魏红;杜宇;;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08期

5 黄卓;陈辉;田华;;高温热浪指标研究[J];气象;2011年03期

6 郑蔚虹;方媛媛;姜雪华;张国凯;柳劲松;;白头鹎肝脏和肌肉冬夏两季的代谢产热特征比较[J];动物学研究;2010年03期

7 马强;肖文发;苏化龙;;湖北兴山红嘴相思鸟繁殖生态初报[J];动物学杂志;2010年02期

8 张国凯;方媛媛;姜雪华;柳劲松;张永普;;白头鹎的代谢率与器官重量在季节驯化中的可塑性变化[J];动物学杂志;2008年04期

9 薛芳;姜玲玲;;糖尿病心肌病与脂肪酸代谢异常[J];医学综述;2007年15期

10 张永普;柳劲松;胡旭建;杨扬;陈丽丹;;我国东南部地区夏季两种雀形目鸟类的代谢产热特征及其体温调节(英文)[J];动物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s

本文编号:2635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35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0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