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星型网络结构的鸟声采集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05:58
  鸟类是自然界中的重要成员之一,鸟声是鸟类的一种生物学特征,可用于识别鸟的种类,在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鸟声采集方法一般通过将录音设备放置在野外相关区域按设定的程序进行录制与存储,工作人员定期取回存储卡后再对数据进行人工处理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对目标区域进行长达两三个月的声音数据连续录制,无需人工值守,但实时性差,并且存储许多没有鸟声的声音信号,耗费存储资源。为了增强时效性,可由工作人员去野外现场录制鸟声,但录音区域范围有限,录制的鸟声数据量少,且人在现场会影响鸟类活动。或将待测鸟类从野外捕捉回来,在实验室环境进行鸟声采集,虽然鸟声音质极佳,但严重影响鸟类的正常生活。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采集系统,实现无需人工介入的实时数据采集,为鸟声采集带来极大便利。但目前的远程采集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无线网络的限制、数据共享的局限和设备的生产成本等,导致无法进行大规模部署。为适合各种野外环境的鸟声远程采集和无线传输,本文研究并设计一种星型网络结构的鸟声采集系统,主要工作如下:一、设计了远程鸟声采集系统方案,包括信号采集终端、无线网关、阿里云...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星型网络结构的鸟声采集系统研究


鸟声智能采集识别平台的整体框架

硬件结构图,终端,硬件结构,终端设备


第二章系统的整体框架与需求分析13息转发到设备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综上所述,本系统结合鸟声信号预处理和无线数据传输,将采集、降噪、提娶压缩、传输、推送融为一体,实现鸟类鸣声的自动化采集,有利于推动生物声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2.3鸟声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根据2.2节提出的需求分析,设计终端设备和网关设备的硬件电路,是本系统实现功能的必要前提。2.3.1终端设备的硬件设计对于每一个终端设备,需要实现声音采集、算法处理、文件存储、无线传输等功能,其主要的硬件结构如图2-2所示,实验样机如图2-3所示。图2-2终端的硬件结构图2-3终端的实验样机

硬件结构图,样机,终端,终端设备


第二章系统的整体框架与需求分析13息转发到设备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综上所述,本系统结合鸟声信号预处理和无线数据传输,将采集、降噪、提娶压缩、传输、推送融为一体,实现鸟类鸣声的自动化采集,有利于推动生物声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2.3鸟声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根据2.2节提出的需求分析,设计终端设备和网关设备的硬件电路,是本系统实现功能的必要前提。2.3.1终端设备的硬件设计对于每一个终端设备,需要实现声音采集、算法处理、文件存储、无线传输等功能,其主要的硬件结构如图2-2所示,实验样机如图2-3所示。图2-2终端的硬件结构图2-3终端的实验样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Wireless Acoustic Sensor Networks and Edge Computing for Rapid Acoustic Monitoring[J]. Zhengguo Sheng,Saskia Pfersich,Alice Eldridge,Jianshan Zhou,Daxin Tian,Victor C.M.Leung.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2019(01)
[2]一种基于OpenWrt改进的声音采集设备和林业物联网应用方案[J]. 王燕,戴杨,张雁.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7(24)
[3]Enhanced Speech Based Jointly Statistic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for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J]. LI Jie,YOU Datao.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17(02)
[4]雌性牡丹鹦鹉叫声的声学分析[J]. 李东风,林婉纯,叶晓阳,高益询,陈晓珠,韦美佳,汪滢.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硕士论文
[1]面向鸟声传感网的鸟鸣自动分类方法研究[D]. 张赛花.南京理工大学 2018
[2]面向鸟声传感网数据中心的边缘虚拟网桥技术研究[D]. 吴烨.南京理工大学 2016
[3]基于ARM和3G的湿地鸟鸣采集与传输系统开发[D]. 任嘉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4]基于音频采集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研究与实现[D]. 徐志生.武汉理工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63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563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b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