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12 C 6+ 离子束诱变选育温度耐受螺旋藻高产藻株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

发布时间:2022-02-08 15:20
  以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为实验材料,利用不同剂量的12C6+离子束对其进行辐照诱变,采用平板分离和温度选育初筛变异藻株,通过生物量和遗传稳定性复筛温度耐受高产突变株,并优化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吸收剂量为600 Gy和800 Gy时对藻株的诱变效果显著,致死率为71.84%和78.47%,筛选出的2株温度耐受突变株,分别是经600 Gy辐照后20℃培养和经800 Gy辐照后35℃培养条件下的螺旋藻突变株Sm04#和Sm21#。经过10次传代培养,生物量分别达到0.54 g/L和0.91 g/L,较对照组提高了11.49%和12.64%,且遗传稳定性良好。培养条件的优化实验表明,Sm04#和Sm21#的最适pH均为9.0,最适光强分别为70μmol/(m2·s)和80μmol/(m2·s),最适光暗周期依次为12∶12 h和14∶10 h。进一步对2株突变株在室内扩大培养,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为12C6+离子束辐照... 

【文章来源】: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0,38(02)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12 C 6+ 离子束诱变选育温度耐受螺旋藻高产藻株及其培养条件的优化


1 2 C16+离子束辐照螺旋藻的致死率

生长曲线,突变株,螺旋藻,生长曲线


对600 Gy和800 Gy辐照下的螺旋藻藻株通过不同温度培养后初步筛选得到156株生长迅速的突变株,进一步从这156株中筛选出2株生物量最高且遗传稳定的耐低温和耐高温的突变株。分别是经600 Gy辐照后20℃和800 Gy辐照后35℃培养条件下的螺旋藻突变株Sm04#和Sm21#。对筛选得到的2株温度耐受突变株进行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见图2。培养末期突变株Sm04#和Sm21#的生物量达到0.54 g/L和0.91 g/L,较各自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1.49%和12.64%,说明Sm04#和Sm21#是2株优势明显的耐低温和耐高温突变株。2.3 不同p H对螺旋藻突变株生长的影响

突变株,螺旋藻,光照强度


在pH分别为7.0、8.0、8.5、9.0、9.5和10.0条件下对突变株Sm04#和Sm21#进行培养,培养温度分别为20℃和35℃,光照强度60μmol/(m2·s),光暗比12∶12 h。每隔1 d用酶标仪测定藻液OD560,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两株突变株的最适pH均为9.0,p H为9.5次之,中性环境生长最慢。2.4 不同光照强度对螺旋藻突变株生长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离子对微生物诱变机理的研究进展[J]. 崔金娜,胡建华,王峰,李永丽,刘占英,石雅丽.  生物学杂志. 2019(05)
[2]UV-B对紫球藻生长抑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王静,郭照冰,王瑾瑾,韩珣.  水生态学杂志. 2018(06)
[3]高产二十碳五烯酸的微拟球藻藻株的诱变选育[J]. 李悦明,崔球,夏修峦,宋晓金,徐建春,李霞,范栋,李妍.  发酵科技通讯. 2018(03)
[4]电子辐照对水稻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斯琴图雅,张郑伟,王强,梁宏斌,路运才.  中国农学通报. 2016(21)
[5]重离子辐照诱变育种应用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J]. 刘建光,王永强,赵贵元,赵俊丽,张寒霜.  作物杂志. 2016(03)
[6]基因改组选育高产杆菌肽地衣芽孢杆菌及改组菌株差异分析[J]. 贾锐,张充,吕凤霞,别小妹,赵海珍,陆兆新.  食品科学. 2016(23)
[7]重离子束诱变选育谷氨酸高产菌株[J]. 缪建顺,曹国珍,张苗苗,张文德,杨建设,李文建,陆栋.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5(05)
[8]重离子辐照微生物效应及诱变育种进展[J]. 缪建顺,杨建设,张苗苗,曹国珍,李文建,陆栋.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4(02)
[9]12C6+离子束辐照对大青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李雪虎,陆锡宏,辛志君,周翔,梁剑平.  激光生物学报. 2013(06)
[10]碳离子辐照对四尾栅藻光合色素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王洁,李欣,孙永亮,王菊芳,李文建,谢树莲.  植物研究. 2013(05)

博士论文
[1]碳离子辐照对绿藻光合系统的影响及诱变机理研究[D]. 王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6
[2]辐照技术对蓝藻生长的抑制机理研究[D]. 郑宾国.南京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12C+6重离子束辐照对两种甜高粱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和早熟突变株KFJT-1的RAPD分析[D]. 冯亮英.兰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15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615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8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