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中国大陆北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樟科、壳斗科物种多样性格局及潜在分布预测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9 00:21
  以中国大陆北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优势科樟科、壳斗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从文献获得的大量样方数据和物种分布数据,分析樟科、壳斗科与群落构建的关系、它们各大属的地理分布格局,探讨影响其分布的可能历史原因以及结合最大墒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3)软件定量预测了木姜子属、柯属资源树种在我国的适宜分布区及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中国大陆北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森林乔木层优势科为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杜鹃花科。樟科、壳斗科物种丰富度均与其所在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樟科对群落构建的贡献较大。(2)樟科、壳斗科植物种的空间多样性分布中心均出现在我国亚热带中部偏南地区。樟科的厚壳桂属、琼楠属以及壳斗科的锥属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主要在南亚热带及北热带区域,以广西、云南省份的南部为主。樟科的樟属、新木姜子属、润楠属、木姜子属及壳斗科的柯属、青冈属主要分布在我国大陆北热带及亚热带中部偏南的地区,其多样性分布中心与樟科、壳斗科科水平的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极为相似。樟科的山胡椒属、楠属、黄肉楠属,壳斗科的栎属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中部以西的地区(3)山鸡椒(Li...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简介
1.2 樟科、壳斗科简介
    1.2.1 樟科木姜子属植物简介
    1.2.2 壳斗科柯属植物简介
1.3 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4 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1.5 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的预测
1.6 ArcGIS在物种分布格局研究中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国大陆北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樟科、壳斗科物种多样性及生物地理格局分析
2.1 研究方法
    2.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2 物种多样性指标计算
    2.1.3 技术路线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物种组成分析
    2.2.2 乔木层物种多样性
    2.2.3 樟科植物空间多样性格局
    2.2.4 壳斗科植物空间多样性格局
2.3 讨论
    2.3.1 中国大陆北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群落优势科适应性
    2.3.2 中国大陆北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樟科、壳斗科植物分布格局的历史原因 第三章 中国樟科、壳斗科代表种潜在地理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1 数据来源
    3.1.2 环境变量数据及处理
3.2 Maxent和ArcGIS软件的应用步骤
3.3 模型拟合和精度验证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模型预测结果精度
    3.4.2 木姜子属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分布
    3.4.3 柯属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分布
    3.4.4 木姜子属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分布预测
    3.4.5 柯属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分布预测
3.5 讨论
    3.5.1 基于Maxent模型的樟科木姜子属代表种气候适宜性
    3.5.2 基于Maxent模型的壳斗科柯属代表种气候适宜性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小结
    4.1.1 中国大陆北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樟科、壳斗科物种多样性及生物地理格局
    4.1.2 中国木姜子属、柯属五种资源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本文编号:3764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764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a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