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系统学论文 >

一类半导体激光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30 19:10
【摘要】: 本文运用现代非线性分析方法,探讨了一类半导体激光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分析了不同物理参数、初始条件等因素对系统及其耦合状态下的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对这两种激光器的混沌控制和同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在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混沌激光系统的研究背景、现状和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分析了光注入半导体激光方程的复杂动力学行为;得到了系统的参数转迁集,分析了系统随着参数变化从平衡态进入混沌的过程。分别考察了原系统处于平衡态、周期-1和混沌吸引子时系统随延迟反馈系数变化所表现的动力学行为。 第三章讨论了光注入半导体激光系统的完全同步问题;给出了参数已知或未知时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注入激光系统的同步方案;讨论了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注入半导体激光系统的输出控制在所需输出强度上的方案;讨论了不同激光系统之间以及不同维数的混沌系统之间的异结构延迟同步问题;并给出了数值模拟验证。 第四章分别讨论了具有线性增益和非线性增益时光反馈半导体激光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分析发现,对于不同的反馈强度ECM经Hopf分岔之后进入混沌方式不尽相同,可以通过3-D环面破裂,也可以是倍周期分岔;在一定条件下,不同频率的两个稳定的ECM共存,其中之一会在另一个ECM失稳并进入混沌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稳定,且由混沌危机连接这两种动力学行为。特别地,随着非线性增益系数的变化,激光器会呈现出明显的快慢效应。 第五章分别讨论了线性和非线性增益下耦合光反馈激光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与单个系统相比,耦合系统的现象更为复杂,这一方面表现为不同的周期吸引子共存现象。另一方面,系统的演化方式主要是由CLM产生Hopf分岔进入极限环,然后由概周期失稳进入混沌。同时我们观察到不同周期进入概周期振荡的途径及混沌危机现象。 第六章讨论了光反馈半导体激光系统的完全同步问题,实现了不同初始条件下光反馈半导体激光系统的完全同步;给出了整个系统的输出控制于某一定值的方案;给出了不同激光系统之间以及不同维数混沌系统之间的异结构同步方案,并对所有理论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 第七章对研究内容的总结和展望。
【图文】:

分岔图,分岔图,参数,相轨迹


0230网 0250260270夕吕〔)29X图2一4平衡点和周期解的相轨迹Fig.2一 4phasetrajeetoriesassoeiatedfor(a)叮=0·045,(b)刁=0.062,从分岔图我们可以看出,系统在较长的参数区间(叮<2.31275)上一直保持周期振荡,这意味着激光器的输出信号一直保持周期信号,随着进一步增加参数,系统会通过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图2一5给出了系统的部分相轨迹图,,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倍周期通向混沌的演化过程,在图2一6中

分岔图,相轨迹,周期解,平衡点


、汤心吞O众专,卷之每念誉念乃认5曦心德份落夺图2一3号启y关于参数叮的分岔图Fig.2一 3Bi彻 cationdlagramoftheyversustheParameter刃又a)ge笼走.(性一C卿刃关9已(贬OC飞D弘兮e(眨三孤性已沈入”呢二e的众行口〔心‘从飞00102白6汇一叱性1朗份包拼。川二5釜翻1甲:,日狱的 1260卜。川26帐‘0川Zf的王口012招〕卜‘00X 0230网 0250260270夕吕〔)29X图2一4平衡点和周期解的相轨迹Fig.2一 4phasetrajeetoriesassoeiatedfor(a)叮=0·045,(b)刁=0.062,从分岔图我们可以看出,系统在较长的参数区间(叮<2.31275)上一直保持周期振荡,这意味着激光器的输出信号一直保持周期信号,随着进一步增加参数,系统会通过倍周期分岔进入混沌,图2一5给出了系统的部分相轨迹图,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倍周期通向混沌的演化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N941.3;TN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炬光科技推出传导冷却准连续半导体激光器面阵系列[J];光机电信息;2011年09期

2 ;中美合作纳米线激光器研究获进展打破半导体激光器调谐范围世界纪录[J];光学仪器;2009年02期

3 田振华;孙成林;曹军胜;郜峰利;宁永强;王立军;;准连续输出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温测试[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6期

4 战利伟;高欣;薄报学;计光;;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郑宏;赵胜芝;;一类不确定时滞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观测器设计[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徐扬;高欣;乔忠良;邹微微;周路;薄报学;;基于AlN掩蔽膜的半导体激光器温度场分布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叶锦函;郝晓剑;周汉昌;;基于532nm半导体激光器的远距离传输准直实验分析[J];光学仪器;2010年06期

8 邱鑫;李艳玲;钟阳万;;基于频率失谐的混沌同步状态转换的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李晓雷;蒲南江;李小虎;刘洋;李文超;;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设计及仿真[J];电子测试;2011年08期

10 陈凯;黎丽;;一类时滞神经网络系统的概周期解[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天才;侯占佳;王军民;谢常德;彭墀;;弱反馈下半导体激光器中的光子数压缩[A];第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2 高业胜;郑光金;赵耀;;乙炔气体吸收半导体激光稳频技术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润兵;王平;王谨;詹明生;;用P-D-H方法对半导体激光器的稳频[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云良;王海龙;;半导体激光器的广泛应用[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徐宗;张剑;袁杰;陈超;王义遒;;630nm-640nm波段半导体激光频率标准的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论文集[C];2002年

6 潘振华;王兴;赵宇;高慧;李迎新;;多功能家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研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张玉驰;王晓勇;李刚;王军民;张天才;;自由运转半导体激光器边模间的强度起伏关联[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惠荣庆;;半导体激光器四波混频中的相位噪声[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9 赵军卫;吴勇;陈绍武;刘福华;;一种实用的连续泵浦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设计[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张海明;王晋疆;林久令;刘旭升;陈国相;;高功率短脉冲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的研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晶;朗讯贝尔实验室推出新款半导体激光器[N];通信产业报;2002年

2 ;半导体激光器应用市场广阔[N];中国电子报;2000年

3 邵珍珍 本报记者 张显峰;蓝光半导体激光器让300张光盘变1张[N];科技日报;2005年

4 正 子;超宽带半导体激光器问世[N];光明日报;2002年

5 刘晶;超宽带半导体激光器问世[N];中国电子报;2002年

6 ;高性能超宽带半导体激光器[N];人民邮电;2002年

7 记者 杨耀青;我市10个项目获2840万元[N];西安日报;2011年

8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副研究员 陈少武 韩勤;激光器家族添新丁[N];科技日报;2001年

9 记者 刘传书;深圳:投产全球单体最大的无尘室超净芯片厂[N];科技日报;2008年

10 高新区(滨江)报道组 余小平 宋桔丽 记者 王力 通讯员 胡晓辉;人才奖项为何频频青睐高新区(滨江)?[N];杭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苗苗;电泵浦有机半导体激光器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2 李再金;半导体激光器腔面光学膜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3 马巧梅;基于半导体激光能量源的直接成型关键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4 洪治;改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相干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5 石英学;噪声用于半导体大功率激光器及双极晶体管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耿涛;基于光学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原子操控[D];山西大学;2006年

7 徐强;半导体激光器光束传输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于海鹰;半导体激光器与光纤高效耦合特性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9 黄学人;高稳铷原子频标的参数优化及激光抽运铷原子频标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1年

10 张燕君;光电集成加速度地震检波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梅;具光学反馈的半导体激光器的稳定性及分支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高扬;半导体激光器噪声测试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曹兰兰;基于半导体激光器干涉测量长度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徐小红;半导体激光器寿命测试系统研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刘鹏;用于半导体激光器恒流源的信号转换电路设计[D];吉林大学;2004年

6 吴加贵;半导体激光器混沌特性以及混沌同步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06年

7 孙帅;激光束时空双域整形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8 张丽;新型半导体激光器热特性的研究及常规量子阱激光器的优化[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9 曲航;低频1/f噪声在半导体激光器可靠性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孔慧君;半导体激光器非线性动态行为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7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607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2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