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系统学论文 >

元胞自动机及其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1-02 17:11
   元胞自动机是复杂性科学的重要领域,是复杂系统研究方法之一。目前,元胞自动机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前沿的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军事科学等研究。本文着重研究了元胞自动机动力学过程中的几个量与动力学行为的联系;并尝试将元胞自动机应用到可持续发展评价领域。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系统介绍了元胞自动机的基本理论,详细说明了元胞自动机作为复杂系统的模型主要特点及优势。 2、奇偶规则的元胞自动机是一种构造相当简单的自动机模型,我们引入总密度关联和Hamming距离结合该自动机模型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扩展奇偶规则的自动机模型。对扩展模型的转移函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上指出其对自动机动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该模型的动力学过程中总密度关联和Hamming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这两个量与动力学行为有一致的变化趋势。 3、实现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对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评价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命题。由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复杂系统,可持续发展是这三个子系统随时间的非线性的演化过程。因此用一般的线性方法去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的评价,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元胞自动机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元胞自动机作为非线性模型的特点,引出它在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领域应用的可能性。针对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我们设计了SDECA(基于元胞自动机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将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了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结果,表明这种新的建模方法是可行的,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学位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N941.4
【部分图文】:

模式图,模式,元胞,整数矩阵


绝热边界口图2一3一维元胞自动机几种常用的边界模式模拟系统的性质将决定各种情况下使用边界条件的类型。C、构形:在某个时刻,在元胞空间上所有元胞状态的空间分布组合。在数学上,它通常可以表示为一个多维的整数矩阵。4.邻居:元胞和元胞空间只表示了系统的静态成分,为了将动态成份引入系统,必须加入演化规则。这些规则是定义在局部空间范围内的,即一个元胞下一时刻的状态决定于本身的状态和它的邻居元胞的状态。因此,在指定规则之前,必须定义一定的邻居规则,明确哪些元胞属于该元胞的邻居。在一维元胞自动机中,通常以半径r来确定邻居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靖轩,蔡国梁;HAMMiNG距离与覆盖设计[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2 李新芳;张务花;席金彦;张立;闫荣;庞善起;;一种正交表的结合方案[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 丁川,王开弘;q-元码的平均Hamming距离和方差[J];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田双亮;;若干Hamming距离图的邻点可区别全染色[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岳雅璠;刘稳;;可纠错pooling设计的一个构作[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杨丽,董学东,张庆灵;关于由广义Hardmard矩阵构造的码[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7 闫荣;张立;庞善起;席金彦;李新芳;;一类正交表的结合方案[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刘红美;;广义超立方体网络的寻径算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年05期

9 张裕;鲁倩;;因子设计中MMA准则的两个新结果[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邓林;朱士信;韩江洪;;环F_2+uF_2上长为2~s的(1+u)-常循环码的距离分布[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琨;基于生物免疫学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2 杨晓华;参数优选算法研究及其在水文模型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2年

3 侯森林;盐城保护区底栖动物及鸻鹬类群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黎;元胞自动机及其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朱健;广义Hermite码的自同构群对重量分布的作用以及重量是最小Hamming重量的码字个数[D];扬州大学;2007年

3 郭辉;基于Bak-Sneppen模型的扰动传播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单洁;近亲繁殖对种群演化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蔺朝阳;基于Haar小波的虹膜识别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玉星;基于Penna模型的疾病动力学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焦永;X微处理器分支预测机制设计及模糊加权的分支预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8 何振红;虹膜识别系统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9 开晓山;Z_(2~a)上重根负循环码[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庞尚珍;基于虹膜的身份识别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67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867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f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