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系统学论文 >

模糊辨识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0 12:04
  模糊辨识是目前系统辨识中广泛使用的方法,其具备可以全面高效地利用专家理论和系统的输出输入数据的特点,而且得到的辨识相对于其它黑箱模型而言具备可说明性。模糊模型是模糊辨识理论建立的硬件基础,其已经被证明在非线性动力系统建模、基于规则的学习控制和模式识别中起到很大作用,它不仅极大丰富了辨识理论方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模糊控制理论和仿真技术的发展。本论文紧紧围绕着非线性系统模糊建模和辨识方法展开讨论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中。文中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非线性系统模糊辨识方法,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电力变压器顶层油温的预测中,建立了基于T-S模型的油温预测模型,模型的前件参数由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确定,后件参数由递推最小二乘法确定。然后针对现有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糊辨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发制品检测滴定过程中,建立系统过程模型后,不仅能实现检测的自动化而且能够优化发制品检测的效率及准确度,因此,这项研究具有非常良好的工程实践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概述如下:(1)通过模糊聚类方法确定模糊模型的前件结构,并对模糊聚类算法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聚类指数和聚类初值的选...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模糊辨识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基于模糊聚类的非线性系统模糊辨识
    2.1 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聚类分析
    2.2 性能分析
    2.3 基于模糊聚类的非线性系统模糊辨识
    2.4 收敛性分析
    2.5 仿真实例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改进的模糊聚类的非线性系统辨识
    3.1 问题的提出
    3.2 改进的模糊辨识方法
    3.3 仿真实例
    3.4 本章小结
4 模糊辨识在变压器顶层油温预测中的应用
    4.1 问题提出
    4.2 实例分析
        4.2.1 模型参数辨识
        4.2.2 预测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模糊辨识在发制品检测滴定过程的应用
    5.1 问题提出
        5.1.1 酸碱滴定原理与工艺流程
        5.1.2 络合滴定工艺流程
    5.2 发制品酸碱滴定模型
    5.3 模糊辨识在酸碱滴定中的应用
    5.4 模糊辨识在络合滴定过程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滴定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 王敏,黄运龙,汪竹青.  广东化工. 2017(01)
[2]基于滤波器估计的正交函数神经网络非线性系统H∞控制[J]. 王宏伟,夏浩.  控制与决策. 2017(02)
[3]非均匀多采样率非线性系统的模糊辨识[J]. 王宏伟,夏浩.  控制与决策. 2015(09)
[4]基于子空间的多率控制系统闭环辨识[J]. 王佳,王宏伟,夏浩,顾宏.  信息与控制. 2014(05)
[5]基于子空间方法的非均匀周期刷新和采样系统辨识[J]. 王宏伟,王佳,夏浩.  控制与决策. 2014(05)
[6]输入变量个数对T-S模糊建模精度的影响[J]. 刘福才,刘砚,王树恩.  模糊系统与数学. 2013(01)
[7]基于模糊聚类和学习自动机的多目标无功优化[J]. 王玉荣,万秋兰,陈昊.  电网技术. 2012(07)
[8]EDTA络合滴定法连续测定铁矿石中钙和镁[J]. 张建珍,樊晓红,薛丽华.  冶金分析. 2011(08)
[9]基于混合聚类算法的模糊函数系统辨识方法[J]. 施建中,韩璞,王东风,焦嵩鸣.  信息与控制. 2011(03)
[10]非均匀采样数据系统的AM-RLS辨识方法及仿真研究[J]. 刘艳君,谢莉,丁锋.  系统仿真学报. 2009(19)



本文编号:36944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36944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8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