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炼钢流程能耗的控制与调动集成优化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3 12:22
【摘要】: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然而,吨钢能耗较世界先进水平具有很大差距。如何降低我国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指标,一直是业界和学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以证据理论相关方法为基础,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针对炼钢过程能耗最小化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1)综述了过程控制与调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集成建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给出了用最小二乘拟合生产实际数据曲线的方法,详细介绍了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的步骤和对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2)在耗氧量机理模型、煤气回收量机理模型、蒸汽回收量机理模型、耗氩量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据驱动与工艺机理模型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建立了耗氧量混合模型、煤气回收量混合模型、蒸汽回收量混合模型和耗氩量混合模型。针对问题和模型特点,基于某炼钢厂生产过程中采集的现场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方法对炼钢能耗特性曲线进行拟合,并且利用MATLAB软件将机理模型的计算结果和混合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实验表明,本文给出的混合模型的计算结果更为准确的贴近钢厂生产实际数据,建立的模型可以进一步应用到炼钢能耗最小化模型的研究。(3)以能耗最小化为目标,在满足成分约束、温度约束、时间约束的条件下,建立了炼钢流程控制与调度集成优化模型。设计多生产阶段、多并行设备的实验案例,利用LINGO优化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且将集成优化模型求解出的结果与钢厂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以能耗最小为目标的集成优化模型能够有效降低生产能耗。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F7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艳;黄亚纯;曾维友;刘志强;;转炉炼钢动态控制模型研究与工程应用[J];矿冶工程;2014年04期

2 王尖锐;;转炉出钢温度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世界钢铁;2013年04期

3 杨凌志;朱荣;宁建成;宋景凌;韦波;;电弧炉炼钢厂钢水成分与温度预报模型的研究[J];工业加热;2013年01期

4 田垅;刘宗田;;最小二乘法分段直线拟合[J];计算机科学;2012年S1期

5 谭园园;宋健海;刘士新;;加工时间可可控控的炼钢调调度度问题两阶段模型及优化算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2年06期

6 赵显久;冯黎明;程申涛;王远明;;宝钢股份炼钢厂300t转炉工序能耗分析[J];上海金属;2011年05期

7 丁克良;沈云中;欧吉坤;;整体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蔡九菊;;中国钢铁工业能源资源节约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世界钢铁;2009年04期

9 赵海峰;;电弧炉炼钢工艺技术探讨[J];河北冶金;2009年02期

10 吕铭;窦建亮;郭伟达;孟召来;王玉春;孙翠华;;炼钢厂全工序负能炼钢生产实践[J];中国冶金;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长春;谈知良;郭元奎;;电炉操作转炉化工艺探索[A];2007年度泛珠三角十一省(区)炼钢连铸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胡自柏;;炼钢铁水硅含量的确定[A];2010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业清;基于多Agent的钢铁生产复杂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郦秀萍;高炉—转炉区段工艺技术界面热能工程分析[D];东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洋;基于差分进化和迭代式分解的炼钢-连铸调度算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杜佳;转炉炼钢过程中能量的回收与利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13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613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8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