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Sn-Sb二元合金活度及气液相平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23:04
【摘要】:面对急剧下降的有色金属资源储备和日益复杂的矿物资源等严峻形势,回收从矿石冶炼及二次资源中产生的Sn-Sb合金意义重大。真空蒸馏法处理Sn-Sb合金具有流程短、无污染、金属回收率高等优点。本文以Sn-Sb二元合金为对象,开展了合金组元活度的预测和实验测定,合金体系气液相平衡(Vapor-Liquid Equlibibrium, VLE)建模和实验测定等研究工作。通过对合金组元活度预测模型的筛选和合金体系VLE预测模型的建立等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获得能够准确预测:Sn-Sb二元合金组元活度的热力学模型,建立Sn-Sb二元合金体系的VLE关系,构建二元合金的VLE预测模型,进而为丰富多元合金的热力学数据、完善真空蒸馏基础理论,为有色金属合金高效、清洁分离提供理论支撑:1.首先对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Molecular Interaction Volume Model, MIVM)进行简化,然后采用简化的MIVM、Wilson方程、Miedema模型计算了Sn-Sb二元合金在905K温度下的活度和活度系数,通过计算、分析上述模型的平均相对偏差及平均标准偏差发现:MIVM简化后,计算过程大大简化,活度计算值与文献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09%,平均标准偏差为±0.0006。而Wilson方程与Miedema模型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37%、±11.98%,平均标准偏差分别为±0.001、+12.08%。另外,MIVM物理意义清晰、经验参数少,表明采用简化的MIVM计算Sn-Sb二元合金体系的活度可靠性强。2.对自制熔盐电解质(LiCl+KCl+SnCl2)净化,测算了Sn-Sb合金组元活度,与文献中相同条件下所测算数据值进行了对比,数据吻合。同时以自制的8YSZ为固体电解质与低温液态电解质方案、文献中采用熔盐电解质(LiCl+KCl+SnCl2)测定的活度值相比,表明本文中在低温、高温条件下测算活度值准确可靠。首次以8YSZ为固体电解质,采用电动势法测算了Sn-Sb二元合金在905K、1073K的温度条件下的活度等热力学性质。3.采用文献中及本文测定的活度值对MIVM, Wilson方程及Miedema模型进行校核、筛选,结果表明:MIVM的平均相对偏差最小,为±5.68%,Wilson方程与MIVM为同一精度,Miedema模型偏差最大,为±12.47%。另外,MIVM物理意义清晰、且经验参数少,表明采用简化的MIVM计算Sn-Sb合金组元的活度准确可靠。4.采用简化的MIVM完善了合金分离系数β和气液相平衡成分的计算,采用优化方法计算并绘制了不同温度下Sn-Sb二元合金的气液相平衡成分图(x-y图),为真空蒸馏分离合金提供了理论参考。基于气液平衡理论,采用简化的MIVM建立了二元合金体系的气液相平衡预测模型,采用该模型计算了Sn-Sb二元合金体系的气液相平衡,并绘制了气液平衡相图(T-x(y)相图和p-x(y)相图),实现了Sn-Sb二元合金真空蒸馏过程最优实验条件的筛选,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合金组元在气、液相间分布的简便、直观预测以及蒸馏产品成分的定量预测。综上,可以看到,研究结果丰富了二元合金的热力学数据、完善了真空蒸馏基础理论,为有色金属合金真空分离实践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F13;TF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涛;;二元合金相图实验的改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2 ;二元合金相图 连载[J];上海有色金属;1980年03期

3 ;二元合金相图——连载[J];上海有色金属;1980年04期

4 ;二元合金相图 连载[J];上海有色金属;1980年05期

5 ;二元合金相图连载[J];上海有色金属;1980年06期

6 陶治,王瑞芳;二元合金相图与黄金分割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7 蔡定建,杨忠,郁德清,钟一平;二元合金相图的绘制与应用实验装置的改进[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陈红梅,欧阳义芳,钟夏平,吴伟明;铁基二元合金非晶形成范围的理论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9 蒋海燕;朱方;顾浩;;二元合金相图实验教材的研究 试剂的纯度[J];化学世界;2008年11期

10 蒋海燕;朱方;顾浩;;关于二元合金相图实验教材中若干问题的商榷[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晶;王晓强;柯家骏;范建峰;袁章福;;熔融锡、铋及其二元合金的表面张力[A];200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王树林;徐波;李生娟;李来强;;纳米钛-锆二元合金:一种新的生物材料[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艳辉;孙威;张泽;;少量Ni添加对Al-Rh准晶系微结构的影响[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欧阳义芳;金展鹏;;贵金属-铝二元合金形成焓的EAM计算[A];第九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5 冯瑞娟;武海顺;;Fe-Al二元合金团簇的结构与磁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潘虎成;潘复生;彭建;;合金成分与温度对Mg-Al二元合金热物理性能的影响[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欧阳义芳;陈红梅;钟夏平;;Ti-O系二元合金热力学性质的EAM计算[A];第十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陈东勇;应鹏展;崔教林;于磊;陈达;;赝二元合金(Ga_2 Te_3)_x-(AgSbTe_2)_(1-x)(x=0~0.2)的制备、微结构和热电性能[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云凯;Zr-Ti二元合金的强韧化及其组织演变[D];燕山大学;2015年

2 李先芬;共晶系和匀晶系二元合金熔体结构转变及其对凝固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赵岩;二元合金熔体凝固过程中的结构演化及团簇行为[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思扬;Ti、Nb、Sn及其二元合金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董婷婷;往复挤压Mg-Gd二元合金强化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许帅;Pb-Sb二元合金真空蒸馏理论及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4 徐俊杰;Sn-Sb二元合金活度及气液相平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5 陶小马;稀土二元合金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6 魏钦帅;铝锌二元合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真空蒸馏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7 龙朝辉;二元合金边际固溶度的嵌入原子方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崇;锡铅二元合金智能检测仪的研发[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9 郭生晖;部分稀土二元合金相图的热力学计算[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刘宗琳;二元合金团簇的结构演化、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8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2678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8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