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冶金论文 >

冶金污泥中镉锌铜铅多步浸出机制及分离过程强化

发布时间:2022-02-09 00:46
  随着工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铜、锌等金属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在生产各种有价金属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冶金污泥。通常这些冶金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很高,如果不加以利用而随意放置是对不可再生资源极大的浪费,而且堆放厂地有毒金属的泄露将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回收冶金污泥中的有价金属作为二次资源并使剩余污泥无害化将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任务。通常从污泥中提取的是多种重金属的混合物,需要通过复杂的分离工序使其各自纯化而达到体现相应的价值的目的。本文提出一种两步法分步浸出冶金污泥中的重金属,根据污泥中重金属的化学赋存形态的差异,先浸出较易迁移形态下的重金属,再浸出较稳定的重金属,由于不同种类重金属在不同形态间的分布具有较大差异,来达到初步分离的目的。本文以某炼铜厂产生的冶金污泥为研究原料,采用两步法分步浸出该冶金污泥中的Cd、Zn、Cu和Pb,得到了不含Pb2+的Cd2+、Zn2+、Cu2+溶液和含少量Cd2+的Zn2+、Cu2+、Pb2+<... 

【文章来源】: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20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冶金污泥中镉锌铜铅多步浸出机制及分离过程强化


纤维素的结构

示意图,浸出,示意图,重金属


第 1 章 绪论重金属初步分离、富集和回收。具体目的如下:(1)本文通过污泥工艺矿物学分析,掌握冶金污泥的物理化学性质含量以及重金属离子的化学赋存状态,提出一种两步法分步浸出污金属,通过化学浸出法,选择最佳浸取条件,将不稳定、较易迁移和相对稳定的重金属分步浸出,由于不同种类重金属在不同形态间有较大差异,从而达到初步分离重金属的目的,并使污泥无害化;(2)针对浸出液中所含高浓度重金属,采用硫化钠沉淀法,探究沉件及沉淀原理,将浸出液中重金属回收,得到高品位重金属硫化物沉(3)设计生物质吸附剂吸附浸出液沉淀后极稀重金属离子母液,使液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并回收吸附的重金属。以农林废弃物苎附剂,实现了农林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变废为宝,达到资源回收及害化的目的。分步浸出和吸附分离富集工艺示意图如图 1-2 和 1-3 所示。

示意图,吸附分离,示意图,农林废弃物


后溶液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并回收吸附的重金属。以农林废弃物苎麻杆为吸附剂,实现了农林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变废为宝,达到资源回收及浸出液无害化的目的。分步浸出和吸附分离富集工艺示意图如图 1-2 和 1-3 所示。图 1-2 浸出分离示意图Figure 1-2 Schematic of leaching and separatio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J]. 蔡潇彦.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16)
[2]有机酸对土壤中Pb和Cd淋洗动力学特征及去除机理[J]. 许端平,李晓波,孙璐.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5(03)
[3]多官能团化棉花秸秆吸附剂的制备及其Cu2+、Ni2+的吸附研究[J]. 李晶,贾冬梅,姜欣欣.  化工新型材料. 2014(10)
[4]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杨柳,李贵,何丹,张悦,张跃春.  四川环境. 2014(03)
[5]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 周晓勇,田亚运,李辉宇,张刚.  河南化工. 2014(04)
[6]废茶渣对Cr(Ⅵ)的等温吸附模型研究[J]. 马宏飞,李薇,韩秋菊,王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27)
[7]络合铜废水处理技术研究[J]. 陈文松,林华实,林建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S2)
[8]工业废弃地多金属污染土壤组合淋洗修复技术研究[J]. 董汉英,仇荣亮,赵芝灏,邹泽李,张涛,仇浩,蔡信德.  土壤学报. 2010(06)
[9]柠檬酸对中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淋洗动力学[J]. 许超,夏北城,林颖.  生态环境学报. 2009(02)
[10]混凝体系中水解铝盐的再稳现象的研究[J]. 李理成.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博士论文
[1]玉米秸秆丁二酸单酯及磁性物合成与吸附性能[D]. 郭宏.大连理工大学 2016
[2]聚合物基新型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D]. 李晓丽.兰州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剩余污泥重金属脱除及资源化利用新工艺[D]. 周丽丽.湘潭大学 2012
[2]盐碱化土壤处理含铬酸性废水的试验研究[D]. 郭丽莉.吉林大学 2012
[3]联用强化混凝与化学沉淀法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D]. 黄淦.湖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16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yjlw/3616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0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