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湿地土壤磷酸酶活性对土壤有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14:17
【摘要】:湿地植物根际土壤中存在大量磷酸酶,它可催化磷酸脂类或磷酸酐的水解,其活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壤有机磷的分解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土壤磷酸酶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用来表征土壤肥力状况,特别是磷的状况。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北京地区面积最大的湿地,本文以野鸭湖湿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和植酸酶的活性随植物生长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施加外源植酸酶对土壤中各有机磷形态的影响规律。2013年三种植物非根际土壤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植酸酶活性分别在0.21-0.38(mgPhOH·g-1·h-1)、24.5-83.20(μgPN·g-1·h-1)和1.24-4.03(μgP·g-1·min-1)之间,根际土壤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植酸酶活性在1.75-3.78(mgPhOH·g-1·h-1)、112.1-306.54(μgPN·g-1·h-1)和6.82-13.64(μgP·g-1·min-1)之间。2014年三种植物非根际土壤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植酸酶活性分别在0.12-0.82(mgPhOH·g-1·h-1)、40.7-103.2(μgPN·g-1·h-1)和9.61-19.22(μgP·g-1·min-1)之间,根际土壤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植酸酶活性在1.34-3.47(mgPhOH·g-1·h-1)、113.1-170.4(μgPN·g-1·h-1)和19.53-29.14(μgP·g-1·min-1)之间。结果表明,植物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普遍高于非根际土壤。土壤中活性有机磷和各种磷酸酶都有显著相关性,中活性有机磷与磷酸单酯酶和磷酸二酯酶有显著相关性,植酸酶则与高稳定性有机磷有显著负相关性。经植酸酶处理的土壤活性有机磷和中活性有机磷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以及培养时间的推移呈递增趋势。在第75天培养结束时,高、中、低三组植酸酶处理土壤的活性有机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73.05%、158.16%和122.75%,中活性有机磷含量增加了84.22%、68.7%和53.92%。此外,添加植酸酶处理的湿地土壤稳定性有机磷含量均低于对照,高、中、低三组植酸酶处理土壤的中稳定性有机磷含量分别减少了62.81%、37.31%和26.14%,高稳定性有机磷含量减少了94.71%、87.66%和79.52%,且随着植酸酶含量的增加以及培养时间的推移呈递减趋势。
【图文】:

野鸭,湿地


2.1野外实验研究逡逑2.1.1研巧区域概况逡逑地理位置:野鸭湖市(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在东经115°46'16"-115°59'48",逡逑北韩40°22'04"-40°30'3]",是官厅水库水系及妨水河下游的环湖滩涂组成的次生性逡逑湿地,其包括海拔为479m的官厅水库下库区W及妨水人工湖泊、沼泽、河下游逡逑河流及两岸部分季节性种植区域及搁荒农田。由图2-1看,野鸭湖湿地位于北京市逡逑延庆县西北部的康庄镇、延庆镇、延庆农场和张山营镇交界处,西南部与河北怀来逡逑县接壤。野鸭湖湿地息面积为3939邋hm2,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湿地。逡逑在野鸭湖湿地由岸边向河流中如逐渐倾斜的浅水条件下,植物沿水深梯度形成逡逑不同的植物群落,并呈现带状分布。河流中屯、的水比较深,在水底粮泥上分布有沉逡逑水植物带。沉水植物茎和叶浸没于水中,根系生长在游泥中。在水陆交界的浅水区逡逑分布着挺水植物带,挺水植物茎的上半部暴露于水面之上,茎的下半部浸于水中,逡逑根深入在微泥里。本文选取污染相对较少的上游作为采样点,对扁巧叇草、菱白、逡逑芦宰这H种典型湿地挺水植物展开研究。逡逑

野鸭,挺水植物,湿地


隐域性上壤-潮±为主,在水平地带上主耍分布为潮止、水蹈上、褐±。逡逑2.1.2邋样品采集逡逑实验中±壤样品全部采自野鸭湖湿地的核屯、区(见图2-1)采样点,由于核屯、逡逑区上游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生活、工业、农业废水排入),,此外,野鸭湖湿地具逡逑有季节性泛滥的特点,在每年的7,邋8月份(丰水期)妨水河岸边±壤处于淹水状态,逡逑干湿交替使得湿地王壤区别于其他环境中的主壤,为了更好地反应王壤在湿地系统逡逑y循环中的作用,所W采样点全部设置在距离河边2邋m处。W扁杆麓草、芦韦和巧逡逑白这H种典型湿地植物的根际与非根际止壤作为止壤样品。逡逑采样时间:根据野鸭湖湿地的季节分布特征,设置采样时间分别为2013年5逡逑到10月和2014年5月到II月。逡逑样品采集:把采集样品定为该区域典型且易于采集的3种多年生优势挺水植物逡逑——芦苹、费白和扁杆叇草。研究资料指出,许多±壤酶在剖面中的分布都是有规逡逑律的(Ross邋DN,1979),酶活性分布与±壤熟化程度有关(陈本楚等,1966),与逡逑剖面深度有关:随着止壤深度增加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1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书贵;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研究[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王庭健,苏睿,金相灿, 夏忠林,林漪,方世裘;城市富营养湖泊沉积物中磷负荷及其释放对水质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1994年04期

3 王超;邹丽敏;王沛芳;林志评;;典型城市浅水湖泊沉积物磷形态的分布及与富营养化的关系[J];环境科学;2008年05期

4 王斐;李菊梅;戴建军;马义兵;;有机结合态磷肥对土壤微生物及磷酸酶的影响[J];化肥工业;2013年03期

5 郭冬生;从瘤胃内容物培养物得到活性植酸酶[J];饲料广角;2003年07期

6 聂大刚;王亮;尹澄清;王为东;;白洋淀湿地磷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杂志;2009年04期

7 孙华,熊德祥;鲁南砂姜黑土及其有机无机复合体的有机磷研究[J];土壤通报;1998年02期

8 高海鹰;刘韬;丁士明;白秀玲;李宝;;滇池沉积物有机磷形态分级特征[J];生态环境;2008年06期

9 龚松贵;王兴祥;张桃林;梁圆;;红壤磷酸单酯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J];土壤;2009年06期

10 关连珠;杨智慧;曹洪亮;张广才;张昀;;外源草酸影响下植酸酶对土壤磷素的活化效果[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2665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665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9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