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森林土壤汞释放通量的影响因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4 00:55
【摘要】:汞是一种具有长程越境传输性质的全球性污染物,被各国政府和国际卫生组织定义为环境中最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之一。汞污染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其中土壤汞释放是重要的自然源之一,近年来国际上相关研究较多,发现欧洲、北美的土壤Hg0释放下降,而中国土壤Hg0释放上升。相对于国外,我国的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研究土壤汞释放,以期为估算我国区域汞排放通量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参考。本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937002)的资助下完成的。论文通过对位于重庆铁山坪的马尾松林下的山地黄壤进行表层土壤(0~5cm)的原状采集,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室控制实验,利用动态通量箱、Lumex(?)塞曼效应汞分析仪、配套热解装置、便携式小型气象站等实验装置,完成原状土块表面的汞释放通量和相关影响因子数据测定, 同时计算汞释放通量(F=(co-ci)A-1Q),并用SPSS/Origin/MS Office软件分析各影响因子与汞释放通量的关系,以研究各影响因子对土壤汞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汞释放量与辐射强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在相同的空气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等条件下,土壤汞释放量在光下是遮阳条件下的3~9倍。不过,由于所采集样品是常处于背阴状态的林下土壤,可能遮阳条件更能代表白天林下土壤汞的排放情况。空气湿度对土壤汞释放量的影响不明显。土壤温度对土壤汞释放量的影响依赖于空气温度和辐照强度。土壤汞释放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春秋季冬季,空气温度与土壤汞释放量呈正相关。夏季白天土壤汞释放通量高于夜晚。在低温下土壤汞释放量很低,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弱,而在高温时土壤含水量增加能明显促进土壤汞释放。枯落物的移除会显著降低土壤汞释放通量,主要原因可能是枯落物的汞含量较高并易于还原。土壤汞释放量在一天内也存在明显的衰减趋势,表明土壤表层的汞含量可能是森林土壤汞释放的重要限制因素。本研究测得森林土壤汞释放通量(白天)为(14.3±19.6)ng·(m2·h)-1(夏季)、(3.50±5.36)ng.(m2·h)-1(春秋季)和(1.48±3.27)ng·(m2·h)-1(冬季),以上稳态测试结果可能高估了实际的汞排放量。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53;S7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新斌;付学吾;SOMMAR Jonas;LIN Jerry;商立海;仇广乐;;地表自然过程排汞研究进展及展望[J];生态学杂志;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26782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6782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e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