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乐山市沙湾区安谷电站建设景观格局及动态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01:23
【摘要】: 水电站建设过程中或者建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研究区原有的景观格局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安谷电站来说,将研究区加以研究,对反映整个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变化是有利的,它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在收集、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乐山市沙湾区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和方法,结合研究地区在安谷电站建成前后两个时期的图形图像资料,通过充分的野外调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研究。研究沙湾区的景观格局,有助于反映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干扰。 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2的支持下,绘制了研究地区的景观要素类型图。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撑下,根据景观分类原则,将整个研究区分成了六类景观类型。在此基础上,将安谷电站土地利用现状图矢量化后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选择一些景观指标对研究区在安谷电站建成前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excel等数理统计软件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 (1)各景观类型所占面积百分比呈现明显的不均匀,居民点工矿用地占绝对优势,所占面积比例最大,达到31.01%,耕地面积比例居第二位,林地第三。未利用土地、园地、水域在研究区内面积相对较小。 (2)斑块密度和斑块平均面积在景观破碎化方面表现出较规律的变化趋势,破碎化指数高的景观类型,斑块密度也最高,但斑块平均面积却最低; 景观格局分析表明,耕地的破碎化指数最大,为11.17,其次是未利用土地景观,为9.29,其他景观类型的破碎化指数均较小。 (3)景观多样性程度不高,景观异质性不明显。景观多样性表现出,居民点工矿用地占绝对优势。 (4)优势度指数最高的是水域景观,达到0.847,即在该景观中存在某一斑块类型占优势的现象。 (5)斑块演变预测研究是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来完成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各种斑块类型在5年间发生了十分复杂的相互转换,各类景观要素均呈现不尽相同的变化趋势。其中,面积变化最明显的是耕地和水域,其中水域面积变化最大。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V7;P901
【图文】:

沙湾,行政区域


[26]。图2.1 沙湾行政区域图Fig.2.1 Administrative regional map of Shawan2.2 研究区气候特征沙湾区深居内陆,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呈湿润性季风气候,一年有四季,其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降水较多而且多暴雨,尤其多为

景观,图形矢量化,斑块,数目


图 3.1 景观斑块类型Fig.3.1 Landscape patch types(3)在图形矢量化的基础上,计算各斑块的数目、面积和边界长度,以此观格局分析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兵;刘国彬;王伯铎;薛{

本文编号:2724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24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b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