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凋落物、根系去除和环割处理对滨海沙地森林土壤呼吸和微生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28 20:49
【摘要】:本研究通过在亚热带滨海防护林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 × Eucalyptus grandis)、纹荚相思(Acacia aulacocarpa)和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人工林中设置去除凋落物、去除根系、环割和对照处理来分析改变地上、地下输入对沙地人工林土壤呼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实验样地设置在福建省长乐大鹤国有防护林场(25°57'N,119°24'E),在每个人工林中设置4个20m×20m样地,作为研究树种对土壤呼吸和微生物性质影响的样地,在每个样地中均设置3个2 m×2 m次小区,按照随机区组方法设计去除根系、去除凋落物和对照处理,湿地松人工林中另设4个10m×10m的环割处理样地,样地内每株树木均进行树干环割,环割小区内相同方法进行去除凋落物、去除根系和对照三种处理的设置。样地布设后每月进行土壤呼吸的测定,处理一年以后,在每个季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进行一次检测,以期归纳出凋落物、根系输入变化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及其微生物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树种对土壤呼吸有显著影响,土壤呼吸月平均速率和土壤呼吸年通量均表现为尾巨桉最高,纹荚相思和木麻黄次之,湿地松最低。树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组成和酶活性影响显著,并且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2)不同输入处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贡献差异显著,去除根系和凋落物显著降低各林分土壤呼吸,环割对湿地松人工林土壤呼吸影响不显著,湿地松林分矿质土壤呼吸对土壤呼吸的贡献最大(51.1%),尾巨桉林分比重最大的为凋落物层呼吸(50.0%),纹荚相思和木麻黄人工林中贡献最大的均为矿质土壤呼吸,但与凋落物层呼吸差异较小,根系呼吸作用最弱。(3)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相关,与土壤湿度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土壤温度、含水量的配置状况导致了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两者的双因素模型能解释各人工林及各处理土壤呼吸速率38%-67%的变异。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湿地松1.537、木麻黄1.492,显著低于尾巨桉(1.665)和纹荚相思(1.878),与有些研究中发现的阔叶林土壤呼吸Q10值小于针叶林的结论不一致,这与沙地土壤中难以形成大量稳定性有机碳关系密切,去除根系显著升高Q10值,去除凋落物显减低Q10值,表明凋落物和根系输入处理引起了应对外界环境变化抵御能力的改变。(4)湿地松人工林去除凋落物显著降低了土壤MBC、MBN,去除根系反而使土壤MBC含量显著升高,环割小区土壤MBC、MBN含量相比对照变化不显著,其内部的去除根系和凋落物处理均显著降低土壤MBC、MBN。尾巨桉、纹荚相思和木麻黄人工林去除根系和凋落物土壤MBC、MBN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较高的积累能力,与土壤中原有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关。夏季,所有微生物类群磷脂脂肪酸含量在湿地松环割处理小区显著低于对照,尾巨桉人工林各微生物类群数量也在去除根系和凋落物后明显下降。纹荚相思和木麻黄人工林土壤磷脂脂肪酸含量在去除根系和凋落物后变化不显著。其他季节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规律与此相似。(5)处理的时间长短也是影响微生物生物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湿地松人工林土壤MBC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不断下降,尾巨桉人工林前三个季节土壤MBC含量较高且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至次年春季急剧降低。纹荚相思和木麻黄MBC含量在冬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恰好与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碳库的利用强度相对应(6)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的变化受到地上地下输入处理的显著影响。处理一年后发现,地上、地下输入减少显著降低了湿地松、纹荚相思和木麻黄土壤中真菌丰度,降低了真菌细菌比,提高了放线菌丰度,而在尾巨桉中群落组成无显著变化。研究期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最大的变化即是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比值在冬季的增大,这与革兰氏阳性细菌抗逆性强相对。不同季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因素(处理周期)是推动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的重要条件。(7)去除根系、凋落物和环割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影响显著。湿地松人工林所有水解酶活性在去除根系、凋落物和环割处理后显著低于对照,氧化酶活性仅在去除凋落物处理下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尾巨桉人工林中水解酶活性受处理的影响在季节之间波动明显,氧化酶活性变化不显著。纹荚相思人工林土壤水解酶活性在去除凋落物小区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氧化酶活性变化不显著。木麻黄人工林中所有酶活性均表现为去除凋落物后低于对照或去除根系,凋落物和根系输入的减少对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这两种氧化酶影响不显著。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还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除湿地松人工林外,其他树种土壤酶活性均在春季高于其他季节。(8)相关分析发现,纤维素水解酶活性与革兰氏阳性细菌、丛枝菌根真菌和真菌生物量显著负相关,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各微生物类群数量相关性不显著,酸性磷酸酶活性与脂肪酸总量、革兰氏阳性细菌以及真菌生物量显著正相关,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仅极显著正相关于真菌生物量,多酚氧化酶活性与丛枝菌根真菌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物酶活性与除革兰氏阳性细菌以外的所有微生物生物量相关性显著,其中丛枝菌根真菌的作用最强。土壤呼吸速率与所有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显著相关,相关性最强的是丛枝菌根真菌,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两种氧化酶活性的相关性显著,不同处理下水解酶活性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有差异。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与土壤呼吸的显著性关系,印证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酶活性)活动是土壤呼吸的微观表现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14
【图文】:

人工林,尾巨桉,微生物类群,树种


晒I丨逡逑月份Month逡逑图2-1不同树种土壤呼吸速率、温度和湿度的季节变化逡逑Fig.邋2-1邋Seasonal邋variations邋of邋soil邋respiration邋(A),邋soil邋temperature(B)邋and邋soil逡逑moisture(B)邋under邋different邋tree邋species邋between邋Sep.邋2014邋and邋Jul.邋2016逡逑对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湿度做回归分析发现,4个树种土壤呼吸速率逡逑与土壤温度之间呈显著的指数相关,与土壤湿度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土壤温度可逡逑分别解释湿地松尾巨桉、纹荚相思和木麻黄人工林土壤呼吸的36.6%、26.8%、逡逑44.0%和27.0%,邋土壤湿度可分别解释12.6%、10.0%、19.5%和7.8%。土壤温度逡逑和湿度的双因素模型对土壤呼吸速率的解释率分别为51.4%、50.4%、54.4%和逡逑38.2%,与仅考虑土壤温度、湿度的单因素模型相比有较大提高,表明4个树种逡逑土壤呼吸受到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共同调控。逡逑22逡逑

土壤呼吸速率,凋落物


18.6%,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13),各月的变化范围处在-41.7% ̄-2.0%之间。逡逑木麻黄小区去除根系处理使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降低了邋12.1%邋(P=0.076),各月逡逑的变化范围处在-37.0% ̄-0.4%之间,处理一年后降幅减小到较低水平(图3-2A)。逡逑去除凋落物处理与去除根系处理对于四个树种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趋势逡逑较为一致,均显著降低土壤呼吸速率。湿地松去除凋落物处理显著降低土壤呼吸逡逑速率平均值17.4%邋(尸=0.032)。对于尾巨桉而言,去除凋落物使土壤呼吸速率一逡逑直保持显著的降低模式,其平均速率显著下降47.6%邋(P<0.001),且降幅最小时逡逑也达到26%。去除凋落物处理使纹荚相思和木麻黄土壤呼吸速率也分别显著下降逡逑35.3%邋(P=0.005)和32.8%邋(P<0.001),并且各个月份的降低幅度比较均匀(图逡逑3-2邋B)。逡逑对于湿地松林分,环割处理对土壤呼吸速率产生的影响并不显著(P=0.378)逡逑(图3-2C),变化幅度在-26.8% ̄11.9%之间,而且在处理一年后的夏秋季节环割逡逑处理的平均呼吸速率出现比对照处理高的趋势,这可能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圣评;吴军;;会东县3种人工林凋落物持水性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18年01期

2 张素彦;蒋红志;王扬;张艳杰;鲁顺保;白永飞;;凋落物去除和添加处理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8年03期

3 周烨;何太蓉;武雪倩;;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林分凋落物持水性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2期

4 舒圣评;吴军;;金沙江河谷3种近熟人工林凋落物持水性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8年03期

5 赵文君;宗炜;崔迎春;吴鹏;侯贻菊;刘延惠;丁访军;;改变凋落物输入对喀斯特原生乔木林和灌木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J];贵州林业科技;2018年01期

6 郭瑞;王义平;吴鸿;;森林凋落物层的节肢动物与森林健康的关系[J];林业科学;2012年03期

7 张鹏;田兴军;何兴兵;宋富强;任利利;;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层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J];生态环境;2007年03期

8 金小麒;华北地区针叶林下凋落物层化学性质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1年06期

9 秦仕忆;喻阳华;邢容容;王璐;;喀斯特高原山地区水源涵养林土壤及凋落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林业资源管理;2017年05期

10 覃梅;郭丽娟;何琴飞;梁泰昌;罗云龙;彭玉华;冯国伟;朱明裕;;福建柏2种造林模式凋落物储存量及持水特性[J];广西林业科学;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殷秀琴;陈鹏;;小兴安岭人工云冷杉林凋落物层土壤动物群落动态研究[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康博文;刘建军;党坤良;陈海滨;;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林土壤碳循环的研究[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雪梅;沙漠公路防护林主要植物种凋落物的分解特征[D];新疆大学;2017年

2 程煜;中亚热带木荷马尾松林恢复过程的群落及凋落物特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3 潘辉;三种相思树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归还功能及碳平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4 路文杰;放牧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转化的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桑昌鹏;凋落物、根系去除和环割处理对滨海沙地森林土壤呼吸和微生物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2 李雷达;中亚热带不同退化林地植物叶片—凋落物层—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年

3 卢姿瑾;细叶云南松天然混交林凋落物季节动态及凋落物养分与土壤特性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4 安思危;西南典型亚热带森林系统凋落物中汞的动态变化特征[D];西南大学;2017年

5 李少博;阔叶红松林林隙大小对凋落物与土壤酚酸类物质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6 孙双红;林隙大小对阔叶红松林凋落物层及土壤层酶活性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7 李佩擎;林下植被去除和凋落物添加对杉木林土壤关键生态过程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17年

8 肖晗冉;氮添加与凋落物处理对苏北杨树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7年

9 赵晓春;贺兰山典型森林类型凋落物层水文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真真;武功山三种植被类型凋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D];江西农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33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33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9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