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长宁毛竹生长特性和土壤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1 18:49
【摘要】:竹林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竹子繁殖方式特殊,每年均有大量的新笋生长成竹并成片成林,丰富了森林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竹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林面积和蓄积均位于世界首位。毛竹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竹种,对竹林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文以四川省长宁县毛竹林为对象,对毛竹林在该地区造林地分布的生长情况,毛竹林分土壤的化学性质和养分状况,毛竹林微环境主要是坡位对林分生长和林地土壤性质的影响,以及毛竹体内各部分主要养分含量的变化和养分密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长宁县不同造林地(古石林、向龙湾和石岭)毛竹林土壤化学性质和养分存在着较大差异,以向龙湾最优。土样养分在耕作层含量要远远大于犁底层。坡位对毛竹林土壤化学性质和养分含量具有很大影响,大量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一般表现为上坡中坡下坡;速效养分在坡位间没有一定规律性,但是平坦的坡顶养分含量要远远高于斜坡。 (2)长宁县不同造林地(双河九龙国有林场、万岭和古石林)毛竹林的胸径和平均竹龄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古石林毛竹林平均胸径最大,平均竹龄低于万岭,这主要与毛竹林土壤立地有关。毛竹林立竹年龄和各年份平均胸径存在着差异。胸径在坡位间差异不一致,双河九龙国有林场从上坡到下坡平均胸径增加,而万岭正好相反,其原因可能与立地条件和立竹密度等有关。 (3)毛竹各器官执行不同的营养功能,造成养分浓度上的差异,养分浓度在不同种植年份的毛竹林分中也存在着差异,林龄短的叶片氮含量高于林龄长的毛竹林,钙镁等移动性较差的营养元素,因移动性较差,有一定的累积效应,林龄长的含量高。 本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验证了已有的研究,并系统了毛竹林分在区域和坡位间土壤和林分生长的特点,对于毛竹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S795.7;S7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文愈;毛竹林的丰产问题[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9年01期

2 王永安;;一个毛竹产区竹林生长情况初析[J];湖南林业科技;1979年06期

3 杨荣

本文编号:2764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64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6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