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不同间伐强度对柏木低效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初期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26 11:43
【摘要】:本文以德阳市旌阳区33a生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低效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种间伐处理,即弱度间伐(T1,15%)、中度间伐(T2,25%)、强度间伐(T3,35%)、极强度间伐(T4,50%)和对照(CK,0%),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对柏木低效人工林土壤有机碳、活性碳和灌草多样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碳与林下灌草多样性的相关性。主要结果如下:(1)柏木低效人工林间伐1a后,4种间伐强度的土壤剖面有机碳储量增加了1.56-18.23 MgC·hm2。T4的土壤剖面有机碳储量显著高于其它3种间伐强度(P0.05);T3的土壤剖面有机碳储量显著高于T2、T1和CK(P0.05)。这表明,间伐增加了柏木低效人工林土壤碳储量,其中,T4和T3两个间伐强度明显增加。(2)柏木低效人工林的易氧化碳(ROC)、水溶性碳(WSOC)和微生物量碳(SMBC)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4种间伐强度SMBC比CK增加了1.63-48.14mgC·kg-1;WSOC比CK增加了2.53-37.13 mgC·kg-1;ROC比CK增加了0.05-0.66gC·kg-1。T4的SMBC、WSOC和ROC均显著高于其它3种强度和CK(P0.05);T3的SMBC和WSOC显著高于T2、T1和CK;T2的ROC显著高于T1和CK。这表明,柏木低效林土壤活性碳含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3)本研究对柏木低效人工林林下32科49属的植物进行了记录,共计7594株53种。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C)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升高,其中T4和T3增加显著(P0.05)。这表明,T4和T3有利于增加柏木低效林林下植被的生物多样性。(4)柏木低效人工林的土壤TOC与ROC、WSOC和SMBC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林下灌木各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正相关,但均不显著;与林下草本各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正相关,其中与Pielou均匀度指数(Jsw)极显著正相关(r0,P0.01)。这表明,不同间伐强度的柏木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关系紧密,并且随着林下灌草多样性的增加而增加。综上所述,柏木低效人工林间伐1a后,土壤有机碳、活性碳和林下灌草多样性均有所增加。4种间伐强度柏木低效人工林中,T4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各活性碳组分的增加量均最高,T3次之,T2和T1增加不明显。因此,对柏木低效人工林进行一定强度的间伐有助于提高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土壤活性碳含量,这对增强森林固碳、降低大气CO2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T4和T3两种间伐强度比较适合柏木低效人工林改造的间伐强度,可长期研究,以期在研究区柏木低效人工林的改造中推广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71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念念;何传龙;黄从德;季荣飞;张健;李贤伟;;不同间伐强度对柏木低效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15年03期

2 勾昕;万秀美;廖昕荣;刘迅;;西南地区3种典型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差异[J];贵州农业科学;2015年08期

3 苗蕾;孙玉军;杨喜田;董斌;;太行山南麓3种典型人工林土壤碳氮分布特征[J];河南农业科学;2015年01期

4 潘贤溪;福建柏人工林不同间伐强度效应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05年03期

5 张广军,张松梅,郭立新,史蓉红,曹明蕊;雷州半岛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1999年06期

6 池源;郭振;石洪华;高莉媛;;北长山岛人工林健康状况评价[J];生态科学;2017年01期

7 莫冰萍;伍辉勇;;土壤差异分析及对策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与其他树种人工林之间[J];农业与技术;2017年09期

8 刘纪建;李明君;;华北人工林资源现状、问题分析与经营对策[J];现代园艺;2017年13期

9 彭意钦;;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及发展思考[J];现代园艺;2017年10期

10 黄启欢;;闽清桉树人工林冻害的调查与分析[J];绿色科技;2017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晖;李明;邓怡国;;我国桉树人工林更新耕作方式的现状与分析[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卢健;;转变桉树人工林发展方式增加森林碳汇的探索与思考[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3 姜发艳;孙辉;林波;刘庆;;川西亚高山不同阶段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初步研究[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卢健;;转变桉树人工林发展方式增加森林碳汇的探索与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5 刘君良;柴宇博;;人工林杨木增强-阻燃处理技术[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6 王克勤;;人工林对土壤水环境的影响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田年军;姜兴明;宋卫东;赵宇;张锦波;刘学芝;;林参间作后期人工林集约经营技术研究[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2年

8 陈玉萍;何斌;秦武明;荣薏;韦中绵;;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的生物生产力[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9 刘建军;;人工林及其健康经营[A];第二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鲜艳;谷勇;赵虹;黄小波;吴昊;;马鹿花人工林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中国西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与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庞正轰;发展桉树人工林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N];广西日报;2006年

2 记者 伏润之;武威200万亩人工林巍然锁风沙[N];甘肃日报;2017年

3 记者 顾仲阳;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首位[N];人民日报;2018年

4 记者 常钦;我国人工林规模居世界首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

5 记者 温雅莉 通讯员 袁金鸿;专家建议丰富人工林可持续经营路径[N];中国绿色时报;2013年

6 中国林科院科信所 何友均 王登举;人工林怎样甩掉“绿色沙漠”帽子?[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许琦敏;人工林要增“肺活量”[N];文汇报;2010年

8 记者 严冰;中国人工林净增1.26亿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记者 何郁 通讯员 王国尚;“世贷项目人工林营造”验收结束[N];天水日报;2010年

1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盛炜彤;我国人工林如何可持续发展[N];大众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艳;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梭梭人工林蒸散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

2 侯淑艳;北京市低山区低效人工林结构特征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杨钙仁;桉树人工林对林区地表水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2年

4 徐嘉;南亚热带两种人工林土壤碳过程对减少降雨的响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5 张顺恒;闽东南桉树人工林生态培育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6 席本野;毛白杨人工林灌溉管理理论及高效地下滴灌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7 黄雪蔓;南亚热带桉树人工林不同经营模式土壤碳动态变化及其调控机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8 王纪杰;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变化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陈俊松;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人工林作业资源—环境—经济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李甜江;中国沙棘人工林衰退的水分生理生态机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传龙;不同间伐强度对柏木低效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初期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2 张晓晖;海南省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3 卿华;云南桉树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4 陈天宇;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人工林景观设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5 李灵艳;思茅松营养特性与人工林生产力及碳分配[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王贺亚;基于3S技术的广西典型水库集水区桉树人工林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动态格局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7 朱英娟;基于林相改造的桉树人工林空间结构调控技术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8 李玉新;沙棘人工林衰败机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恒恒;人工林林下灌草层植物和两栖动物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10 赵金龙;广西桉树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70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70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d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