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滨海泥质盐土造林综合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08:11
【摘要】:通过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耐盐试验,选出较耐盐的树种侧柏、白蜡、柽柳和国槐栽植于试验地,进行滨海泥质盐土造林综合技术研究。对试验地泥质盐化土进行穴状衬膜和配置客土基盘等措施的改造,并对含盐量不同的Ⅰ、Ⅱ、Ⅲ、号台田穴内穴外水盐动态数据进行收集,研究减少大规模客土绿化,简单而又切实可行的盐碱地绿化种植模式。结果表明: ①Ⅰ、Ⅱ、Ⅲ号台田穴内平均含水率分别为19.1%,19.4%,19.1%,穴外平均含水率为18.0%,17.7%,17.9%,穴内的平均含水率值均高于穴外。穴内含水率从高到低大致为20-40cm土层40-60cm土层60-80cm土层0-20cm土层;穴外含水率从高到低大致为60-80cm土层40-60cm土层20-40cm土层0-20cm土层。穴外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随之增加;穴内靠近苗木根系处20-40cm土层含水率达到最大,60-80cm土层由于石砾隔盐层的排水作用而使其含水率降低。 ②Ⅰ、Ⅱ、Ⅲ号台田穴内平均电导率值分别为1.91ms/cm,1.98ms/cm,2.10ms/cm,穴外平均电导率值为3.33ms/cm,4.10ms/cm,5.27ms/cm,穴内的平均电导率值均比穴外有所降低。穴内电导率从高到低大致为20-40cm上层0-20cm土层40-60cm土层60-80cm土层;穴外电导率从高到低大致为0-20cm土层60-80cm土层40-60cm土层20-40cm土层。穴内靠近苗木根系处20-40cm土层由于水分含量的增加,电导率值升高,在60-80cm土层由于石砾隔盐层的排盐阻盐作用电导率值最低;穴外由于气候及土层深度的影响,使得0-20cm土层和60-80cm土层电导率值较高。 由此可见,穴状衬膜客土基盘有效的减少栽植穴内水分蒸发渗透和穴外土壤盐分的渗入,起到了保水阻盐的作用,为苗木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局部土壤环境。因此,此造林模式可降低土壤含盐量,进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比单纯客土造林费用低,加之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S156.4;S7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蕊梅;;天镇县盐碱地现状及改良途径[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年05期

2 柴金平;;初探大庆地区盐碱地改良方案[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4期

3 郑必昭;山西省盐碱地改良利用近况[J];山西农业科学;1999年04期

4 董广录;陈白凤;;盐碱地改良的两种措施[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2008年04期

5 ;“盐碱地生态综合立体种植和养殖及盐碱地改良模式推广”项目通过验收[J];天津水产;2008年Z1期

6 王永忠;沈振荣;;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田间试验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09年02期

7 魏坤峰;;腐植酸在盐碱地改造中大有作为[J];腐植酸;2007年06期

8 陈镭;侯东升;郭玲玲;司爱军;邓福军;;新疆盐碱地形成特点及改良措施[J];新疆农垦科技;2009年05期

9 李光军;;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1年04期

10 ;改良盐碱土凸现新族—我国盐碱地改良专家彦惠俊谈生物肥的应用[J];垦殖与稻作;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晓平;张志宏;王兴民;;盐碱地改良栽培枸杞[A];宁夏林学会第二届林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1年

2 张江辉;邱胜彬;吴肇基;;新疆盐碱地改良与生态农业[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窦超银;康跃虎;;地下水浅埋区重度盐碱地覆膜咸水滴灌水盐动态试验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4 刘伟;;风力提水技术在盐碱地改良的应用[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石义;刘艳芳;;盐碱化地区的土地整理初探[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晓霞;胡冬梅;韦俊;王菊;薛立梅;;洮儿河流域洪水资源的合理利用[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克东;郑彩霞;时朝;吕坤;冯军;郝建卿;;山西山阴县6个栽培树种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A];第六届中国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8 周礼军;翟秋;鲁子爱;;较浅粘土覆盖层中横向受载桩的p-y曲线研究[A];港口工程分会技术交流文集[C];2005年

9 董晓霞;王学君;刘兆辉;郑东峰;江丽华;;盐碱土壤生物改良利用的研究进展[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10 邹洪涛;黄毅;张玉龙;孙占祥;;东北风沙半干旱区不同栽培模式春播前土壤墒情变化的研究[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范杉珊;我区提出4项盐碱地改良核心技术[N];华兴时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我省中日合作盐碱地改良项目达国际先进水平[N];山西日报;2009年

3 高进;山西中日合作盐碱地改良项目达国际先进水平[N];科学导报;2009年

4 记者 乔素华;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盛赞宁夏盐碱地改良[N];华兴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滨;山西:盐碱地上的丰产蓝图[N];科技日报;2010年

6 记者 白续宏;盐碱地里长出五颜六色[N];山西日报;2010年

7 记者 徐华南 通讯员 戈驰川;镇赉盐碱地改良综合治理试验田试种效果明显[N];长春日报;2010年

8 记者 白雪松;天镇县实施盐碱地改良见成效[N];大同日报;2010年

9 记者 白续宏;我省盐碱地改良技术“走”进非洲[N];山西日报;2011年

10 张丹丹;温商巨资改造吉林盐碱地种出有机大米[N];粮油市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景峰;滨海泥质盐碱地盐土造林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谷晓岩;盐碱地水稻地膜覆盖栽培的增效作用与产量形成机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3 李秀芬;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孙海燕;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特征与数值模拟[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5 党亚爱;黄土高原南北主要类型土壤有机碳氮库分布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山宝琴;漠境沙蒿AM真菌多样性及时空分布[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杨永红;东川砾石土地区植被固土护坡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张晴雯;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及其根系的修复机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殷小琳;滨海盐碱地改良及造林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杨渺;退耕地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碳周转相关因子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修东;潍坊滨海地区盐碱地改良绿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王娟娟;滨海泥质盐土造林综合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刘维;重度盐碱地营造杨树人工林改良效果[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4 于兴洋;松嫩平原盐碱地改良后土壤特性及生物学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周晓飞;秸秆微生物堆肥配方优化及对盐碱地改良初探[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6 邹璐;盐碱地施用脱硫石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油葵生长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高彦花;渤海湾盐碱地土壤水盐动态及耐盐植物改良盐渍土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8 张桂玲;施用中度嗜盐菌盐碱地棉田细菌群落结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9 程寻;天津滨海盐碱地绿化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宋绍宪;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生态开发模式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77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777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7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