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银北灌区暗管排水排盐碱效果试验监测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案优化

发布时间:2020-10-14 09:29
   为及时了解近年来宁夏引黄灌区暗管排水改良盐碱地效果,进一步优化暗管排水工程设计方案,以宁夏平罗县陶乐镇马太沟村220公顷暗管排水工程项目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一级自流排水区和二级强排区共布置了 10个野外地下水位监测孔,通过定期在监测点取土样、观测孔中地下水位,监测了暗管排水工程项目区地下水动态、土壤全盐量和pH的变化特征;针对当地暗管排水工程设计中,吸水管间距计算方法单一,对间距取值的合理性研究较少的现状,分析了不同暗管间距计算方法适用条件,优化出了适合宁夏银北地区暗管间距计算方法,并基于Excel平台编写了 VBA计算程序,以期为银北灌区暗管排水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10个观测井监测试验区地下水埋深变化,监测数据显示:实施暗管排水工程后,地下水埋深在灌溉期间最大为2.05m,最小为0.59m,平均为1.68m,灌溉期地下水埋深可以控制在0.6~1.6m之间,非灌溉期地下水埋深一般控制在1.7~2.0m之间。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暗管将表层土壤含水率控制在7.34%~19.85%之间;耕作层土壤含水率控制在9.90%~23.68%之间;下层土壤含水率控制在24.62%~28.48%之间。(2)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全盐量受地下水埋深变深而降低,一级自排灌区土壤全盐量变化范围在0.20~0.88g/kg之间,pH控制在8.52~9.44之间;二级强排灌区土壤全盐量变化范围在0.38~2.61g/kg之间,pH控制在8.35~9.43之间,与埋设暗管前相比,试验区土壤由中碱性土壤改良为弱碱性土壤。(3)根据银北灌区的气候以及管材力学性能等因素,认为PE管更适合银北灌区,通过对比不同外包料排水能力等指标,采用68g/m2无纺布过滤材料可以达到最优选择;对比分析不同间距计算公式,利用VBA程序辅助分析了不同间距计算方法,稳定流条件下吸水管间距大小依次为胡戈浩特简化公式瞿兴业公式恩斯特公式胡戈浩特公式,因此在稳定流条件下推荐使用恩斯特公式与胡戈浩特公式配合计算;非稳定流条件下推荐使用瞿兴业公式。
【学位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S156.4;S276
【部分图文】:

示意图,振荡器,电导率仪,试验仪器


一■??、?4.r—丨j?丄.?■…▲.…....???,X::...:U?……????????'???图3-1观测井布置示意图??3.3试验仪器??试验仪器主要采用lmm?土工筛、天平、雷磁DDS-11A数显电导率仪、PHS_3C型精密pH??计、烘箱、SWJ-1010电子水位计、HY-4调速多用振荡器,如下图所示。??「—1—調??图3-2?PHS-3C型精密pH计?图3-3雷磁DDS-11A数显电导率仪??图3-4?HY-4调速多用振荡器??3.4测定方法??-12-??

银北灌区暗管排水排盐碱效果试验监测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案优化


图3-2?PHS-3C型精密pH计?

示意图,电导率仪,数显,试验仪器


一■??、?4.r—丨j?丄.?■…▲.…....???,X::...:U?……????????'???图3-1观测井布置示意图??3.3试验仪器??试验仪器主要采用lmm?土工筛、天平、雷磁DDS-11A数显电导率仪、PHS_3C型精密pH??计、烘箱、SWJ-1010电子水位计、HY-4调速多用振荡器,如下图所示。??「—1—調??图3-2?PHS-3C型精密pH计?图3-3雷磁DDS-11A数显电导率仪??图3-4?HY-4调速多用振荡器??3.4测定方法??-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园;王少丽;许迪;瞿兴业;;改进暗管排水技术淤堵防护措施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6年06期

2 杨军;孙兆军;王旭;;龟裂碱土地下水埋深、矿化度和盐分离子年内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节水灌溉;2016年03期

3 陶园;王少丽;许迪;瞿兴业;;改进暗管排水结构型式对排水性能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6年04期

4 刘玉国;杨海昌;王开勇;逯涛;张凤华;;新疆浅层暗管排水降低土壤盐分提高棉花产量[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16期

5 阿不都艾尼·阿不里;伍靖伟;黄介生;塔西普拉提·特依拜;杨鹏举;;不同地下水埋深的盐化土壤蒸发的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4年Z1期

6 陈阳;张展羽;冯根祥;万长宇;;滨海盐碱地暗管排水除盐效果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4年03期

7 王世锋;李亮;;太阳能提水泵站优化设计[J];电力与能源;2014年01期

8 王雪;李凯;侯毛毛;;农田暗管排水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02期

9 于淑会;刘金铜;李志祥;刘慧涛;谭莉梅;;暗管排水排盐改良盐碱地机理与农田生态系统响应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年12期

10 张金龙;张清;王振宇;王鹏山;戴继航;;排水暗管间距对滨海盐土淋洗脱盐效果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兆军;银川平原盐碱荒地改良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40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840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1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