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浙江省地形起伏度及其景观格局的影响机制

发布时间:2022-12-04 01:06
  为了得到浙江省地形起伏特征,且进一步确定不同地形起伏度下景观格局的影响机制,采用窗口分析法和均值变点法得到浙江省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通过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模拟出不同地形起伏度下水热因子与人为干扰因子对景观类型的驱动模型,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定量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浙江省地形以中小起伏度为主.平坦地区主要分布在浙东北,耕地和建设用地占比较大,该区景观多样性与均匀度较高;2)影响不同起伏度下景观格局指数的主要因子是距居民点距离.人为干扰因子对平坦、微起伏地区的耕地空间分布呈负向驱动,小起伏地区呈正向.因此,研究不同起伏度的景观格局影响机制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人地的协调发展.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窗口分析法
    2.2 均值变点法
    2.3 地理探测器
    2.4 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浙江省地形起伏度
    3.2 地形起伏度与景观类型的空间关系
    3.3 不同地形起伏度下景观类型的影响机制
    3.4 地形起伏度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
    3.5 不同地形起伏度下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机制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州市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交互探测[J]. 刘月亮,成方龙,李芳,杨木壮,赵冠伟.  资源与产业. 2019(04)
[2]地理探测器方法下甘肃白龙江流域景观破碎化与驱动因子分析[J]. 张金茜,巩杰,柳冬青.  地理科学. 2018(08)
[3]基于GIS的丘陵区耕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 杨斌,王金生.  测绘工程. 2014(09)
[4]基于地形起伏度的贵州省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特征[J]. 赵卫权,苏维词,袁俊.  水土保持研究. 2010(02)
[5]中国陆地1∶100万数字地貌分类体系研究[J]. 周成虎,程维明,钱金凯,李炳元,张百平.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06)
[6]新疆地势起伏度的分析研究[J]. 张军,李晓东,陈春艳,刘俊燕.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S1)
[7]基于DEM的准噶尔盆地及其西北山区地势起伏度研究[J]. 唐飞,陈曦,程维明,周可法.  干旱区地理. 2006(03)



本文编号:3707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707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7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