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不同间伐强度蒙古栎次生林产流、产沙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4 15:26
  【目的】以冀北山地蒙古栎天然次生林(35年生)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间伐强度下植被因子对地表产流和土壤侵蚀的影响。【方法】设置5个间伐强度,采用径流小区法对不同间伐强度的地表径流、土壤侵蚀特征进行监测分析,利用灰色关联法对产流、产沙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1)2016和2017年各间伐强度产流特征均呈现:25%间伐强度> 20%间伐强度> 50%间伐强度>对照> 30%间伐强度> 40%间伐强度,最大和最小产流差值在3.6 m~3/hm~2左右。2)2016年和2017年各间伐强度产沙特征略有不同,但都表现为50%间伐强度产沙量最大,与最小产沙量差值分别为6.38和3.11 kg/hm~2,20%间伐强度产沙量次之,25%、30%和40%间伐强度产沙量较少。3)灰色关联分析得出,除降水外,各影响因素对于产流影响大小依次为:郁闭度>枯落物厚度>林分密度>冠幅>灌草层盖度,对于产沙影响大小依次为:林分密度>枯落物厚度>冠幅>郁闭度>灌草层盖度。【结论】本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水土保持效果较好,不同间伐强度土壤侵蚀模数变化范围为0.21~0.85 t/(hm~2·a),研究表明林分结构因...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径流小区布设
        1.2.2 地表径流监测
        1.2.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间伐强度地表径流分析
    2.2 不同间伐强度产沙特征分析
    2.3 不同间伐强度对产流产沙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蚀风蚀交错区退耕坡面植被利用对产流产沙的影响[J]. 王子豪,张风宝,杨明义,任瑞雪,邓鑫欣,曹晓娟,李占斌.  应用生态学报. 2018(12)
[2]黄土丘陵区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产流产沙响应关系[J]. 陶宇,温仲明,朱朵菊,曾鸿文,张静.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4)
[3]诱导改造对大兴安岭蒙古栎低质林土壤养分的时空影响[J]. 管惠文,董希斌,唐国华,张甜,曲杭峰,马晓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05)
[4]粗质地土壤坡度和前期含水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 游微,樊军,魏修彬,杜梦鸽,胡锦昇.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4)
[5]茵陈蒿群落垂直结构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J]. 李盼盼,王兵,刘国彬,李文达.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2)
[6]紫色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泥沙及氮磷流失特征[J]. 胡雪琴,蒋平,彭旭东,史东梅.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2)
[7]抚育间伐对蒙古栎次生林生长的影响[J]. 尤文忠,赵刚,张慧东,郭元涛,颜廷武,魏文俊,毛沂新.  生态学报. 2015(01)
[8]蒙古栎天然林单木生长模型研究——Ⅰ.直径生长量模型[J]. 马武,雷相东,徐光,杨英军,王全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9]侵蚀红壤恢复区植被垂直结构对土壤恢复特征的影响[J]. 张海东,于东升,董林林,史学正,王宁.  土壤. 2014(06)
[10]蒙古栎地理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及其阈值[J]. 殷晓洁,周广胜,隋兴华,何奇瑾,李荣平.  生态学报. 2013(01)

硕士论文
[1]水蚀风蚀交错区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及调控[D]. 游微.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8
[2]天山中部林区不同林分条件下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特征研究[D]. 王晓康.新疆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08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708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3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