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红壤侵蚀退化马尾松林下不同治理模式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发布时间:2022-12-08 22:57
  以南方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地低效林改造、乔灌草混交、浅沟播草、封禁治理4种治理模式马尾松林地为对象,研究不同治理模式和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和枯落物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为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和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治理模式下土壤SOC、TN、TP和枯落物P含量差异显著,土壤和枯落物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改善效果均以乔灌草混交最好。土壤SOC、TN和TP含量总体上随土层增加而减少;而浅沟播草治理模式表现为,土壤SOC、TN、TP含量均随着土层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养分含量在5~20 cm土层达到最低值;不同治理模式下土壤C∶N、C∶P、N∶P和枯落物C∶P均存在显著差异,土壤空间变异性表现为土壤C∶N>C∶P>N∶P。土壤C∶N除乔灌草混交外,其他治理模式处于较低水平,而土壤C∶P和N∶P整体上较高。枯落物C∶N、C∶P和N∶P与土壤呈相反的变化规律,低效林改造和乔灌草混交远小于对照。土壤C∶N和C∶P主要受控于土壤SOC含量和枯落物C含量,土壤N∶P主要受控于土壤TP含量和枯落物P含量。土壤化学计量比还受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pH等因...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治理模式土壤-枯落物碳、氮、磷含量特征
    2.2 不同治理模式土壤-枯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2.3 土壤养分影响因子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之间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不同治理模式对土壤-枯落物碳、氮、磷含量的影响
    3.2 不同治理模式对土壤-枯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3.3 土壤与枯落物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尾松叶片-凋落物-土壤的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 向云西,陈胜魁,潘萍,欧阳勋志,宁金魁,李琦.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9(02)
[2]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J]. 张芸,李惠通,张辉,黄彬彬,刘春华,蒋宗垲,马祥庆.  生态学报. 2019(07)
[3]乔灌草治理年限对红壤区土壤养分的影响[J]. 毛兰花,查轩,黄少燕,刘根华,白永会,张婧,姚冲.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2)
[4]南方典型红壤区不同水保措施下坡面产流产沙及稀土迁移特征[J]. 张青青,陈志强,陈志彪,马倩怡.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1)
[5]氮磷添加对不同退耕年限草本植被群落及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刘海威,张少康,焦峰.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2)
[6]黄土高原不同年限刺槐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分析[J]. 任璐璐,张炳学,韩凤朋,张兴昌.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2)
[7]人工调控措施下马尾松凋落叶化学质量变化及与分解速率的关系[J]. 陆晓辉,丁贵杰,陆德辉.  生态学报. 2017(07)
[8]生态恢复对马尾松叶片化学计量及氮磷转移的影响[J]. 张秋芳,谢锦升,陈奶寿,陈坦,吕茂奎,张浩,杨玉盛.  生态学报. 2017(01)
[9]不同恢复年限侵蚀红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张秋芳,陈奶寿,陈坦,吕茂奎,杨玉盛,谢锦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6(02)
[10]南方水土流失严重区的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J]. 姚雄,余坤勇,刘健,杨素萍,何平,邓洋波,俞欣妍,陈樟昊.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3)

硕士论文
[1]林地针叶化对土壤侵蚀特征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 吴彩莲.福建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714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714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8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