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土壤酶活性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2-12-24 13:12
  采用时空互代法对辽宁省章古台地区10—60 a林龄的典型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标准地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土壤酶活性在时间(不同林龄)、空间(不同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及养分指标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为分析樟子松人工林土壤退化问题及本研究区域土壤酶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区域樟子松人工林土壤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随林分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土壤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在30 a林龄时分别达到最高值;土壤脲酶活性随林分年龄的增长呈先降低,30 a后保持稳定的趋势.5种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且表层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20 cm以下土层土壤酶活性.随林龄和土层的递增,土壤酶指数与理化指标的变化趋势相似,说明土壤理化性状对土壤酶活性高低起重要作用.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土壤酶活性与养分因子间呈极显著相关,可用其表征林地土壤肥力状况.综上所述,可以从改善林地土壤理化性状入手,减缓樟子松人工林的提前衰退,而评价该区域林地土壤综合质量可采用测取土壤酶活性的方法.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地选择与样品采集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Results and discussion)
    2.1 不同林龄土壤酶活性变化
    2.2 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变化
    2.3 土壤酶指数
    2.4 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3 结论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机制的营林方案[J]. 宋立宁,朱教君,郑晓.  生态学杂志. 2017(11)
[2]章古台沙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研究[J]. 魏晓婷,雷泽勇,韩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6)
[3]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J]. 孔涛,刘民,淑敏,王凯,吕刚.  环境化学. 2016(02)
[4]黄瓜产量及土壤酶活性对基于古龙酸母液与废弃培养基有机肥的响应[J]. 孔涛,刘民,马瑜,邹思凡,关飞.  环境化学. 2015(12)
[5]秦岭西部中幼龄华北落叶松林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特征研究[J]. 王伟东,王渭玲,徐福利,于钦民,马惠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4)
[6]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J]. 牛沙沙,周永斌,刘丽颖,秦胜金,殷有,宋晓东,肖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02)
[7]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植被恢复过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J]. 钱洲,俞元春,俞小鹏,高捍东,吕荣,张文英.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6)
[8]毛乌素沙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J]. 赵燕娜,廖超英,李晓明,杨晓娟.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02)
[9]榆林沙区樟子松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通径分析[J]. 杨晓娟,廖超英,李晓明,孙文艳,杨亚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09)
[10]造林对沙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生物量碳及酶活性的影响[J]. 王少昆,赵学勇,张铜会,李玉强,连杰,黄文达,云建英.  中国沙漠. 2013(02)



本文编号:3726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726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a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