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短花针茅的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5 18:25
  本文以短花针茅为研究对象,基于叶绿体片段重建了该种的谱系地理历史,试图解释第四纪气候震荡对干旱区草原的形成有何影响,对生长在干旱区草原植物分布和种内谱系分化有怎样的影响。本文在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和新疆等地获取了11个居群165个个体材料,利用叶绿体基因片段trnL-trnF和trnH-psbA对植株个体进行标记,采用谱系地理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主要结果如下:1.两个叶绿体片段具有丰富的变异位点,共检测到41个单倍型,主要分为三大谱系支。内蒙古高原地区的短花针茅居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态性,并且出现了遗传混杂;新疆居群与内蒙古居群存在异域分化现象。分析表明,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大(Fst=0.66167),基因流较小2.短花针茅居群存在显著的谱系地理结构。短花针茅的起源分化中心可能存在两个,即样点东部区域和新疆地区。短花针茅种群较为稳定,在现代气候条件下,样点东部区的短花针茅群体可能经历了近期扩张。BEAST对分化时间的估算表明,短花针茅在0.96Ma时新疆天山与其余两支分化,0.57Mya时期内蒙古高原居群与黄土高原居群发生分化。3.利用物种的生态位模型(ENM),估测了...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短花针茅的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


图2.1短花针茅样点分布图??Fig2.]?Populations?of?Stipa?breviflora?in?china??

短花针茅的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


短花针茅单倍型NETWORK}9络图

短花针茅的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


图3.2短花针茅单倍型系统发育关系树(注:Cladel、Cladell、Cladelll由上到下颜色依次加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亲缘地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白伟宁,张大勇.  生命科学. 2014(02)
[2]短花针茅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 张庆,牛建明,丁勇,康萨如拉,董建军.  中国草地学报. 2010(03)
[3]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环境效应[J]. 葛肖虹,任收麦,马立祥,吴光大,刘永江,袁四化.  地学前缘. 2006(06)
[4]气候变迁与黄土高原演变的研究综述[J]. 把多辉,朱拥军,王若生,王秀花.  干旱气象. 2005(03)
[5]植物分子系统地理学及其研究进展[J]. 王祎玲,郭元涛,钱增强,蔡宇良,赵桂仿.  西北植物学报. 2005(06)
[6]第四纪的主要气候事件[J]. 刘嘉麒,倪云燕,储国强.  第四纪研究. 2001(03)
[7]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J]. 施雅风,李吉均,李炳元,姚檀栋,王苏民,李世杰,崔之久,王富保,潘保田,方小敏,张青松.  地理学报. 1999(01)
[8]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J]. 李吉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01)
[9]中国草原植被的一般特征[J]. 李博.  中国草原. 1979(01)
[10]内蒙古的针茅草原[J]. 刘锺龄.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63(Z1)

硕士论文
[1]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和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的遗传分化与生态分异[D]. 娄菊霞.内蒙古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31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731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e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