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期刊 > SCI >

《物理学报》(SCI/CA/SA/EI/CSCD/JST科技期刊)简介及投稿要求

发布时间:2017-11-07 14:48
物理学报
刊名: 物理学报
       Acta Physica Sinica
主办:  中国物理学会
周期:  半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0-3290
CN:   11-1958/O4
邮发代号:2-425
复合影响因子:1.614
综合影响因子:1.333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物理学报
创刊时间:193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1)
SA 科学文摘(英)(2011)
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11)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
EI 工程索引(美)(2013)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高期刊
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物理学报》是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创刊于1933年,原名“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创刊初期用英、法、德三国文字发表论文。这是中国出版的第一份物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53年易为现名的中文期刊。
    期刊简介
 
《物理学报》杂志由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33年,原名《中国物理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创刊初期用英、法、德三国文字发表论文,1953年易为现名。
2期刊概要
 
这几年来,本刊继续以提高质量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线,在办刊理念、学术品位、编辑质量、出版发行与宣传,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特别是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准,《物理学报》面向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为依托,跟踪热点课题加强组织和征集优秀稿件,进一步提高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导向性和权威性。主要刊登由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组成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基础研究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一批最新科研进展或取得科技成果的优秀论文。其中,在2004年《物理学报》刊登的论文中,基金资助论文比例为87.5%。这表明《物理学报》吸收前沿科学和高质量学术论文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提高了期刊自身的整体学术水平。
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物理学报》被引相对较多的论文,其学术内容按国际物理学分类来看,主要涉及混沌系统的理论和模型、量子光学、流体力学、量子论、离散系统的经典力学、黑洞、点阵理论和统计学、介观体系和量子干涉、表面电子态、聚合物、薄膜与低维结构、光电效应、固体团簇结构与碳纳米管及纳米结构材料、超导电性、分子运动论、辐射的发射与吸收及散射、自旋电子学、磁熵变材料等研究领域,其中反映了当今物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和新的方向。
目前,对国内外发行和交换约1700份,光盘发行量约为600多个平台。2003年《物理学报》在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期刊网站中论文下载为3080篇次;在清华同方数据中,本刊2003年web下载3.58余万篇次,印刷版总被引频次2845次,其web扩散系数为12.61倍,在物理类期刊中,下载论文篇次居第1位。该统计显示,《物理学报》2003年即年指标17.2715,web影响因子14.4813。本刊2003年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均居物理类期刊第1位。并在2001-2003年中,《物理学报》平均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居物理类期刊第1位。
2003年10月《物理学报》创刊70周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光召题词祝贺:“格物唯实,推理求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题词为:“格物致知、勇创一流”。题词的著名科学家还有彭桓武、黄昆、杨振宁、李政道、冯端、陈佳洱、李荫远、黄祖洽、白春礼、王乃彦、赵忠贤、杨国桢、李方华、梁敬魁等。《物理学报》主管部门与主办单位及一些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也以各种方式表示祝贺。这些都表明《物理学报》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物理界及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其中除杨振宁教授上述对《物理学报》的评价外,我国著名超导专家赵忠贤院士指出:“《物理学报》是我国少数几个具有权威性的高层次刊物之一,刊载的论文大多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审稿制度严格,对论文质量严格把关,编辑出版严谨细致认真”。“《物理学报》是我国物理学界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著名学术期刊,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刊物之一,一直受到国际物理学界专家的注目和好评。《物理学报》创刊71年来为繁荣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院士称:《物理学报》是我国物理学界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著名学术刊物,所登的许多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编辑出版质量高,是我国少数几个具有权威性的高层次刊物之一,受到国际物理学界专家的注目和好评。
当今,科技期刊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可以看到,面对我国入世后激烈的挑战,中国期刊的使命更加艰巨。时代呼唤期刊工作者与科学家、出版社和信息系统团结起来相互支持合作,在我国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组织的协调下,共同营造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优良环境,为创办国际一流的学术刊物作出积极贡献,让中国科技期刊加快融入国际学术交流。
    历史沿革
 
《物理学报》首任主编为我国第一代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与丁燮林,随后担任主编的有吴大猷、王竹溪、黄祖洽和王乃彦,现任主编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欧阳钟灿院士。70余年的变迁,《物理学报》从初创到成长、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现代物理学崛起与发展的梗概和脉络。现在,《物理学报》已成为目前中国历史最悠久、在国内外发行量最大、影响面最广的物理类学术期刊,赢得了国内外物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和信誉,受到包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内的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中国权威性的物理刊物”,奠定了它在中国科技期刊中的重要地位。
5 期刊荣誉
 
《物理学报》被SCI-CD,SCI-E,EI-P,CA,INSPEC,JICST,AJ和MR等检索系统收录。根据SCI数据库统计,2010年《物理学报》的影响因子为1.259,总被引频次为8556次,在本学科国际同类期刊中,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位于中上水平,在80种国际综合性物理类期刊中,《物理学报》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别位居第18和第31。其中,本刊的总被引频次居中国物理类期刊第1位、中国科技期刊第1位,影响因子为中国物理类期刊第2位。
《物理学报》先后获得第一、二、三届国家期刊奖,2001—2010年度“百种杰出期刊”奖,中国科学院特别奖、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奖项,2009年获得“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出版界国家最高奖——中国政府出版奖期刊奖。
6 影响因子
 
2008年-SCI:全部物理类
2008年-SCI:国际综合性物理类期刊
2008年-SCI:中国科技期刊
2008年-SCI:全部期刊(6417种)
2007年-SCI:中国科技期刊
2007年-SCI:国际综合性物理类期刊
7 期刊相关
 
两刊编辑部,从主编、副主编直至编委成员,以及包括审稿人在内,对两刊中的学术不端行为都极为重视,态度坚决,旗帜鲜明,均按照有关程序与规定进行调查处理。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与作者的个人道德和学术生命攸关。对此,两刊编辑部表现出高度的负责态度,决不马虎草率,在原有的作者签署版权转让协议的基础上,同时也要求作者必须作出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承诺,这是完全必要的,也将进一步加大了对两刊作者履行协议的学术监督力度。2006年两刊编辑部根据有关的指控与质询,均予以调查核实,分别作出处理,并根据两刊编委扩大会议的意见,在两刊网站上进行通报,起到了批评教育与学术警示作用。
2007年两刊编辑部受理审稿人和读者的举报与质疑共8起。从反映的情况来看,属于一稿二投和署名的问题。经调查核实,其中7起与举报事实相符,已分别作出了退稿或撤消已发表论文等相关处理,并对作者进行了批评教育。下面是其中两位作者经批评教育后给两刊编辑部来信,表示检查错误和改正的部分摘录:
某大学金某:“本人甘愿接受贵报对本人的任何处罚,只希望鉴于本人已经诚恳地承认错误,对自己的行为痛心疾首,能得到宽容处理”,“同时白白地浪费编辑和审稿人的时间与资源表示衷心的歉意”。
某大学杨某:“我这样做(指一稿二投),既不尊重中国科学与中国物理的投稿须知,更不尊重两个编辑部老师的辛勤劳动,我这样做真是非常的不应该,我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极了,以后再也不做这样的事了”

论文发表范例:

动态突触、神经耦合与时间延迟对神经元发放的影响 于文婷;张娟;唐军;7-15
基于量子相干性的四体贝尔不等式构建 叶世强;陈小余;16-23
基于心脏腔式结构的心电图元胞自动机建模 张学良;谭惠丽;唐国宁;邓敏艺;24-32
电子碰撞Ne和类Ne离子电离的三重微分截面理论研究 周丽霞;张燕;燕友果;42-47
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波散射可调谐超表面 张银;冯一军;姜田;曹杰;赵俊明;朱博;48-55
可用于拓宽光波单向传输带宽的光子晶体异质结构界面 费宏明;徐婷;刘欣;林瀚;陈智辉;杨毅彪;张明达;曹斌照;梁九卿;66-74
基于格林函数法的奇型Mathieu-Gaussian光束 吴琼;任志君;杜林岳;胡海华;顾颖;杨朝凤;75-81
剪切光束成像技术对纵深目标的成像 兰富洋;罗秀娟;陈明徕;张羽;刘辉;82-88
一种基于金刚石多层波导结构微环谐振器的仿真分析 李志全;白兰迪;顾而丹;谢锐杰;刘同磊;牛力勇;冯丹丹;岳中;89-96
基于TDLAS技术的水汽低温吸收光谱参数测量 聂伟;阚瑞峰;许振宇;姚路;夏晖晖;彭于权;张步强;何亚柏;97-102
共掺杂Ce3+调控β-NaLuF4:Yb3+/Ho3+纳米晶体的上转换荧光发射 高伟;董军;111-119
warping变换提取单模态反演海底衰减系数 李佳蔚;鹿力成;郭圣明;马力;128-135
离散发热器件基于(火积)耗散率最小和最高温度最小的构形优化比较 王刚;谢志辉;范旭东;陈林根;孙丰瑞;136-144
底部局部加热多孔介质自然对流传热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何宗旭;严微微;张凯;杨向龙;魏义坤;145-153
二维颗粒堆积中压力问题的格点系统模型 张兴刚;戴丹;154-162
爆轰驱动Cu界面的Richtmyer-Meshkov扰动增长稳定性 殷建伟;潘昊;吴子辉;郝鹏程;段卓平;胡晓棉;163-171
三维边界层内诱导横流失稳模态的感受性机理 陆昌根;朱晓清;沈露予;172-181
含振动能激发Boltzmann模型方程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验证与分析 彭傲平;李志辉;吴俊林;蒋新宇;182-198
非对称纳米通道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的分子动力学 王胜;徐进良;张龙艳;199-206
用于激光加速质子参数表征的带电粒子活化测谱技术 贺书凯;刘东晓;矫金龙;邓志刚;滕建;张博;张智猛;洪伟;谷渝秋;207-213
CdZnTe像素探测器的电输运性能 南瑞华;王朋飞;坚增运;李晓娟;214-220
高低温条件下氟化锂材料的离子激发发光光谱分析 仇猛淋;王广甫;褚莹洁;郑力;胥密;殷鹏;221-227
腔体双边二次电子倍增一阶与三阶模式瞬态特性对比 董烨;刘庆想;庞健;周海京;董志伟;228-238
单晶金刚石氢终端场效应晶体管特性 任泽阳;张金风;张进成;许晟瑞;张春福;全汝岱;郝跃;239-245
融合散斑干涉技术的阵列式洛伦兹力微颗粒探测方法 代尚军;吴思进;王晓东;史祎诗;246-253
无锂助熔剂B2O3对Li1.3Al0.3Ti1.7(PO4)3固体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的影响 史茂雷;刘磊;田芳慧;王鹏飞;李嘉俊;马蕾;254-260
欠匹配型磁绝缘感应电压叠加器次级阻抗优化方法 魏浩;孙凤举;呼义翔;邱爱慈;261-267
石墨烯沟道全自旋逻辑器件开关特性 李成;蔡理;王森;刘保军;崔焕卿;危波;268-275
基于微波透射法的金属薄膜方块电阻测量理论及其应用 王露;叶鸣;赵小龙;贺永宁;276-284
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离子漂移计探测技术 郑香脂;张爱兵;关燚炳;刘超;孙越强;王文静;田峥;孔令高;丁建京;295-303
总论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随机分岔现象的全局分析 杨黎晖;葛扬;马西奎;8-18
自驱动颗粒体系中的熵力 华昀峰;章林溪;20-25
低温冷冻靶温度动态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陈鹏玮;厉彦忠;李翠;代飞;丁岚;辛毅;27-38
共焦腔增强的空气拉曼散射 李斌;罗时文;余安澜;熊东升;王新兵;左都罗;40-46
新型干涉高光谱成像系统的光束剪切特性分析 李建欣;柏财勋;刘勤;沈燕;徐文辉;许逸轩;48-59
原子和分子物理学
吸收谱线Doppler展宽对原子多步光电离的影响 卢肖勇;张小章;张志忠;61-66
Br2分子在360—610 nm的光解离动力学研究 秦朝朝;黄燕;彭玉峰;68-74
铯原子里德伯态精细结构测量 裴栋梁;何军;王杰英;王家超;王军民;76-82
电磁学、光学、声学、传热学、经典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基于杂散光抑制要求的光学表面粗糙度控制方法研究 宋延松;杨建峰;李福;马小龙;王红;84-92
高功率光纤中传输光模式与其波长相关性研究 梁井川;冯国英;张澍霖;兰斌;周寿桓;94-101
波长锁定激光二极管共振泵浦Nd:YVO4晶体连续波自拉曼激光器的设计与研究 张鑫;张蕴川;李建;李仁杰;宋庆坤;张佳乐;樊莉;103-108
基于低采样率模数转换器的延时复用频分多址无源光网络 白光富;江阳;胡林;田晶;訾月姣;110-121
陆架斜坡海域上坡波导环境中声能量急剧下降现象及其定量分析 谢磊;孙超;刘雄厚;蒋光禹;孔德智;123-133
气泡体积分数对沙质沉积物低频声学特性的影响 王飞;黄益旺;孙启航;135-146
液体材料超声处理过程中声场和流场的分布规律研究 吴文华;翟薇;胡海豹;魏炳波;148-156
利用海浪噪声自相关实现散射体无源探测 迟静;李小雷;高大治;王好忠;王宁;158-165
多路段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 梁经韵;张莉莉;栾悉道;郭金林;老松杨;谢毓湘;167-176
分离压和表面黏度的协同作用对液膜排液过程的影响 叶学民;杨少东;李春曦;178-190
气体、等离子体和放电物理
流注放电低温等离子体中电子输运系数计算的蒙特卡罗模型 孙安邦;李晗蔚;许鹏;张冠军;192-201
超声分子束注入密度和宽度对托克马克装置加料深度的影响 吴雪科;孙小琴;刘殷学;李会东;周雨林;王占辉;冯灏;203-214
高功率微波作用下等离子体中的雪崩效应研究 李志刚;程立;袁忠才;汪家春;时家明;216-223
凝聚物质:结构、力学和热学性质
Nb掺杂γ-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子结构与力学性能 陈治鹏;马亚楠;林雪玲;潘凤春;席丽莹;马治;郑富;汪燕青;陈焕铭;225-237
钙离子调控微丝切割蛋白中A6亚基解折叠的单分子力谱研究 李鹏飞;曹毅;秦猛;王炜;239-245
自我质疑机制下公共物品博弈模型的相变特性 杨波;范敏;刘文奇;陈晓松;247-257
聚乙烯醇水溶液二维定向凝固的微观组织演化 贾琳;王理林;申洁楠;张忠明;李俊杰;王锦程;王志军;259-265
过渡区p型氢化硅氧薄膜结构和光电特性的研究 李同锴;徐征;赵谡玲;徐叙瑢;薛俊明;267-274
基于滑动势能面的二维材料原子尺度摩擦行为的量化计算 史若宇;王林锋;高磊;宋爱生;刘艳敏;胡元中;马天宝;276-285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基于原位等离子体氮化及低压化学气相沉积-Si3N4栅介质的高性能AlGaN/GaN MIS-HEMTs器件的研究 李淑萍;张志利;付凯;于国浩;蔡勇;张宝顺;287-293
表面钝化效应对GaAs纳米线电子结构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张勇;施毅敏;包优赈;喻霞;谢忠祥;宁锋;295-301
反对称Spin-1/2阻挫钻石链的基态和磁化行为研究 赵阳;齐岩;杜安;刘佳;肖瑞;单莹;吴忧;杨思浩;303-310
物理学交叉学科及有关科学技术领域
基于聚多巴胺/氧化锌复合阴极缓冲层的倒置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李琦;章勇;312-318
基于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深空激光通信模型及误码率研究 闫夏超;朱江;张蜡宝;邢强林;陈亚军;朱宏权;李舰艇;康琳;陈健;吴培亨;320-326
高性能SOI基GePIN波导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王尘;许怡红;李成;林海军;328-333
基于石墨烯电极的Co-Salophene分子器件的自旋输运 陈伟;陈润峰;李永涛;俞之舟;徐宁;卞宝安;李兴鳌;汪联辉;335-343


本文编号:8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ciqikan/8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c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