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53论图书出版发行中存在的一些影响选书质量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6-08-02 09:09

  本文关键词:论图书出版发行中存在的一些影响选书质量的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00年第2期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0年3月;论图书出版发行中存在的;一些影响选书质量的问题;顾晓岩(天津电视大学图书馆,天津300191);[摘要]本文对我国出版现状、发行现状中存在的一些;[关键词]图书出版;图书发行;选书质量;[中图分类号]G2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610(2000)02-;图书馆图书文献的采选工作对图书

2000年第2期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0年3月

论图书出版发行中存在的

一些影响选书质量的问题

顾晓岩(天津电视大学图书馆,天津 300191)

  [摘 要]本文对我国出版现状、发行现状中存在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影响选书质量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提醒选书人员注意。

[关键词]图书出版;图书发行;选书质量

[中图分类号]G2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610(2000)02-0048-04

图书馆图书文献的采选工作对图书馆的馆藏质量至关重要,可以说选书质量就是馆藏质量。要提高选书质量,对我国目前出版界的出版现状和发行现状,特别是存在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影响选书质量的问题应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在选书工作中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1 图书出版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一哄而上,抢点出书。如何看待“焦点问题”、“热点问题”、“热门话题”,选书人员应有清醒的认识。近年来,一些出版社争先恐后地抢点出版某些应时应景书,形成一个又一个热点。“港澳回归热”、“回忆二战热”、“纪念领袖热”、“回忆名人热”、“世纪回眸热”、“展望新世纪热”、“外语书热”、“电脑书热”、“情商(EQ)书热”、“辞书热”、“知识经济热”、“经济问题热”、“社会问题热”等等,热门书不胜枚举。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所谓热点、焦点问题,是某一段特定时期内,为数较多的读者感兴趣的、较关注的一些热门话题。这些图书成为热门话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大读者对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关心,对外部世界了解的愿望,也反映了人们对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对各种腐败现象、“黄、黑、毒”、走私、欺诈等丑恶现象和犯罪现象的痛恨。还有些热点反映了人们在新时代,在科学、文化、经济发展方面的需求,例如电脑书热反映了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信息的价值的新认识和希望掌握这一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工具的愿望,它和外语书热、实用心理学书热、知识经济书热及各种素质教育书热一样,也反映了人们渴望提高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

这些书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不乏贴近生活,对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社会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确有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的或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质量上乘的著作;也有大量粗制滥造,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的应景之作;还有格调不高或政治倾向有问题,带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思想颓废的文化垃圾。选书人员对这类图书应有客观、清醒的认识和一定的鉴别能力。对于那些格调低下、没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不高的书,坚决排除在选书范围之外。

顾晓岩:论图书出版发行中存在的一些影响选书质量的问题

1.2 重复出版,内容雷同。①品种的重复。近些年来,一些出版社出版了许多品种相同、选题重复、内容雷同,甚至编排方式、论述角度都大同小异的不同版本的图书。这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版本的低水平重复。这种现象在古代史籍类、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电脑、经济、法律、语言等各类图书,尤其是教材教辅用书中都大量存在。例如,经过多年累积,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每种都有五十多个版本,外国文学名著《红与黑》有二、三十个版本,《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也有百种左右版本。②变向的重复出版。一些出版社出版的文集、文选、选集、选编、代表作品集、自选集……实际上是些作家与作品的“魔方”式的多次组合。世界文学名家名著、中国文学名家名著、西方哲学名家名著,以及艺术家、政治家、思想家、演说家……都有类似的“魔方”组合。只是有的加上赏析、欣赏、鉴赏的内容或冠以不同的、一个比一个诱人、迷惑人的名称罢了。③隐蔽性的重复出版。有些出版的学术著作、政论性经济性分析报告、社会调查报告、史传、报告文学、散文随笔等,都有隐蔽性地重复他人的作品的现象。有的“述而不作”转述他人著作中的思想和观点,有的转抄杂绘不同著作中的史料、事实和理论,有的间接引用或模仿他人著作中的素材换以另外的论述角度和编排方式,当作自己的东西发表。读这类作品,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总会发现别人著作中的内容,却难以找到独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或新材料。④赶出版热点、应时性重复出版。每当国内外引人注目的事件发生或某些值得纪念的日子的来临,就会有大量应时性出版物重复涌现。仅从近年来,纪念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周恩来等伟人的传记的大量重复出版就可说明问题了。其中虽然有些传记披露了以前鲜为人知的伟人的言行事迹,但更多的传记是重复记述他人著作中已记述过的内容。

这些明显的版本重复和隐性的、变相的内容重复,在数量上表现为繁多,在质量上导致平庸、良莠不齐;从内容角度看,大同小异,陈陈相因,千篇一律,例如《中共党史》大多数版本没能把新史料、新研究成果、思想上的新认识编入书中。这些重复现象不但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更给选书工作带来困难。选书人员在选书时,不但要注意版本问题,更要注意隐性的、变相的内容雷同现象。

1.3 狗尾续貂,搭便车现象。一些图书出版后被读者看好,成为畅销书后,便会有人以此书为基础或模特儿,蚁附上来写出类似的书,或出“续集”、“解读”、“评说”、“点评”、“争议”、“质疑”、“释疑”等等。美国学者丹尼尔·戈尔曼所著《情感智商》在介绍到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之后,一系列“情商”书便搭车而行,“成功与情商”、“学习与情商”、“青年与情商”……造成一时情商书泛滥。山东画报社《老照片》系列热销之后,其它出版社的“百年老照片”、“知青老照片”、“旧影集”之类便蜂涌而来,冠以不同的诱人名称,令人眼花缭乱。《学习的革命》被炒热后解读《学习的革命》、《学习的革命》的质疑、争议等一些书便跟着出来了。笔者认为,搭便车本身不是坏事,关键是这类跟风而出的书大部分内容质量不高,人云亦云,吃人家嚼过的馍。选书人员应注意鉴别它们的质量,将差者排除在选书范围之外。

1.4 书的“快餐化”、“杂志化”。如今一些图书的出版完成,不是著者严谨的学术思想或科学研究的结晶,也不是著者丰富的生活积淀、经验和阅历的体现,更无老一辈学者凝心静气“十年磨一剑”的深厚功力和著作持久的生命力,更不用说能成为“藏之名山”的流芳百世的不朽之作。一些书的出笼象某些快餐一样出书极快,或象某些杂志(绝非学术期刊)一样内容是拼凑杂烩而成,或带有因特网痕迹,成为追逐某一热点的应景之作,时过境迁,就变成无用的废纸。施罗德当选联邦德国新总理,马上就有介绍他的书出版发行,前因是有人利用因特网上

2000年第2期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0年3月的信息在德国大选初见端倪之时,就编纂这本书了。英王妃戴安娜车祸身亡,克林顿丑闻等事后,都有大量类似之书出版。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杂志化”、“文化快餐”式的应景之作已逐渐蔓延到政治经济类、文化教育、体育类等许多学科领域。写书快、出书快本身并不是坏现象,关键在于这类书往往缺乏思想深度和正确的政治倾向,有的还转抄杂烩了带有西方各种政治色彩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实用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人把这类书称之为“泡沫畅销书”、“跑马书”,说明它们的生命力很短暂。笔者认为这与著书人、编书人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心态有关,也与出版人急功近利,匆匆出版,抢先发行有关。选书人员对这类书的内容质量、思想水平和实用价值应有客观评估,不宜多收集此类书籍。

1.5 出版无序。目前一些专业出版社出版非专业书的状况已经很普遍。原因众所周知,一些使用范围较窄的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及理论学术性较强的专业用书因无利润或赔钱太多而无力出版,出版社不得不以赢利为目的出版一些热销书,以补贴那些赔钱书的出版。而另一方面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科技书由于热销,如各种电脑书等,却有很多非专业出版社出版,有些并无出版这方面书能力的出版社(主要指审稿和编校人员非这方面专家)受利益驱动而出书。非专业教育或大学出版社出版教学教辅用书,非外语特长出版社出版外语教学书,诸如此类,造成有些专业书难以寻觅,有些专业书水平质量难以保障的状况。这种状况对国家来说,或多或少地影响国家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造成出版事业的混乱;对图书馆来说,影响藏书质量,影响专业书收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选书人员在选书时对非专业出版社出版的专业图书要细加鉴别,剔除专业水平不高的书,并注意选择那些有较高知名度和信誉度的出版社的专业书。

1.6 豪华化、大型化与套装化。不切实际、无必要地搞精装版、豪华精装版或盲目出版宏篇巨著而忽视图书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是有些出版社的通病。其中有些“大部头”书“好货”中掺进“次品”,“正牌货”中夹带“冒牌货”,“水份”含量过高,“细菌”远远超标,其“性能价格比”和实用性大大降低。套装化、丛书化和系列化更是目前出版社的普遍现象。同一类学科门类的书成系列出版合情合理,而有些出版者把不同学科门类的,也没有任何必要联系在一起的书作为同一套丛书出版,则不大合乎情理,这些丛书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发聋振聩者有之,滥竽充数者有之,东抄西袭者同样有之。而一些中外名人名著不同的系列化组合,选收相同的著作,冠以不同的丛书名的现象也常常见到。图书馆选书人员通常都倾向于将丛书中的每一本书都收集齐全,以利于丛书收藏的完整性,而对以上种种丛书系列书,最好根据质量和所需择善取其一种或数种,不必再顾及收藏的完整性。

2 图书发行中的一些问题

2.1 由于出版无序导致书源信息分散,书目信息不完整。以前《全国总书目》、《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介绍了全国绝大部分出版的图书,现在出版社与出版物种类、数量剧增,三大书目介绍的书不足出版总量的1/4,另外的图书则是通过其它出版信息或直接在书店与读者见面。这种现象对图书馆来说很容易造成漏订漏购,影响收藏的完整性,也影响教育与科研活动的展开。现在出版界发行图书给人的印象是越来越看重大型图书订货会、书市、邮发订单及网上售书,这些方式对图书馆图书采访有很多不便之处,需要多花费人力物力处理事务性工作。

2.2 新书的宣传介绍方式多样化。目前新书出版后的宣传介绍方式趋于多样,除主要书目介绍外,各种出版发行单位的出版信息专报专刊,各种读书、书评和书介的专刊周报等,以及

顾晓岩:论图书出版发行中存在的一些影响选书质量的问题

作品研讨会、新闻发布会、新闻稿、广播电视专题节目、报刊的专栏及网上宣传介绍等不胜枚举。它们的特点是较之书目和邮发订单可以对某些著作进行详细的介绍与剖析,使我们对这些著作的内容、特点、读者对象范围等有更深的了解。但这些方式也有很多局限,一是这类书源信息分散,难以较完整地收集到;二是书源信息不系统,无法完全作为主要书目的补充,尤其是这些宣传介绍偏重于社科、文艺类而科技、教育类图书介绍不多;三是这类书源信息有宣传过头,调子定得过高,失之客观公允;四是有的出版、发行单位有意“炒作”,象炒新闻一样制造热点,掀起热潮,或利用广告效应,对某种图书进行小题大作式的虚饰夸大宣传,而读者在读到该书时才发现言过其实。例如某发行单位对《学习的革命》一书的宣传即是这样。但《学习的革命》还算是一部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对学习、教育和成才等方面有稗益的书;而有些炒作的名人、“明星”的书则实在不敢恭维,或思想空洞,言之无物,或隐私加自我炫耀互相吹捧,或互相攻讦贬低,格调不高,令人生厌。

针对以上图书发行中的一些问题,选书人员应密切关注图书发行现状,勤于做图书出版发行的市场调查和研究,对书源信息进行尽可能多的收集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综合分析,并尽可能多地读一些专业书评书介,把握图书出版发行的脉搏,提高选书工作质量。3 选书质量不容忽视

图书馆选书质量对选书人员意味着教育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图书馆应是高科技高知识信息产品的收集与传播的基地,而图书馆选书人员就是这些信息产品原料的采购者、收集者。使命光荣而责任重大。因此选书人员要有高尚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学识水平;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敏锐的政治嗅觉,对图书有较高的鉴别能力。

图书采购人员还应对图书的内容质量标准有全面的认识,高质量的书的内容应是思想性、学术价值(科学价值)、实用信息含量、使用价值的统一,在选书工作时应按照这些标准严格把关。采购人员还要了解不同种类的图书的特点和使用价值,例如计算机等科技类图书有较强时效性,教学教辅用书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周期性,工具书类要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法律、科技书要有严谨性等,要根据书的特点和价值来选择书。选书人员还应对出版社的特色和信誉度有所了解。目前我国各知名出版社都在凭借各自学科专长和人才优势创造“名牌”,形成有各自特色的优秀出版物系列,赢得读者的信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我们可以在选择某类图书时对某些出版社的出版物给予更多的关注。例如,电脑类图书,清华大学、电子工业、人民邮电出版社三足鼎立,实力最强;科学、机械工业、国防工业、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出版社和一些科技出版社信誉也比较高。又如,外语类图书,外研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外语教育等出版社知名度最高;工具书,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上海辞书出版社信誉最佳;古籍书,中华书局、上海古籍、齐鲁书社、岳麓书社和江苏古籍等出版社久负盛名……总而言之,了解图书,了解图书的著作者,了解图书的出版,了解图书的发行,了解图书的出版社、发行者,选书工作质量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王世伟.应重视图书馆的文献采访[J].图书馆杂志,1998,(2):4-6.

[2] 韩 松.应重视图书馆馆藏文献的质量[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9,(1).

[3] 江曾培.出版业的几个热门话题[N].文汇报(沪),1998-12-4.

[4] 郝培芬.浅谈采访工作[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1):92-94.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53论图书出版发行中存在的一些影响选书质量的问题_顾晓岩等内容。

 

下载地址:53论图书出版发行中存在的一些影响选书质量的问题_顾晓岩.Doc

  【】

最新搜索

论图书出版发行中存在的一些影响选书质量的问题_顾晓岩

体育高考生100米训练方法

三年级英语听力内容

沙龙十月工作简报

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方案1_图文

法学1002班团会总结_图文

你那边加强成本管理,支持节约型社会构建

读国学会吃亏的讨论

说普通话的意义

陌上桑理解默写1


  本文关键词:论图书出版发行中存在的一些影响选书质量的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1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81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6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