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党建论文 >

地方领导干部提升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5 22:09
  本文以地方领导干部提升网络舆情引导能力为研究对象,并以提升地方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对策为落脚点。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根本方法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开具体研究。在总体把握地方领导干部网络舆情现状的基础之上,揭示当前地方领导干部在引导网络舆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系统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地方领导干部提升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大部分地方领导干部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提升媒介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网络执政水平,推动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当前地方领导干部奋发有为、实干担当、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但是,仍然有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在引导网络舆情事件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动力不足、能力不足、担当不足三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领导干部自身和外在等维度分析其原因,并认为当前提升地方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应重点在五个方面发力:一是坚持网络舆情的引导原则;二是把握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三是提升地方领导干部的网络舆情引导理念和媒介素养;四是加强互联网建设的管理;五是建立健全网络舆...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阐释
    2.1 地方领导干部
    2.2 网络舆情
        2.2.1 舆情与网络舆情
        2.2.2 网络舆情的特点
        2.2.3 网络舆情演变的生命周期
    2.3 基础理论阐释
        2.3.1 政治传播理论
        2.3.2 4R危机管理理论
        2.3.3 拟态环境理论
        2.3.4 议程设置理论
3 提升地方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3.1 有效解决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需要
    3.2 巩固和扩大党执政基础的需要
    3.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4 地方领导干部引导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地方领导干部引导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4.1.1 动力不足“不想为”
        4.1.2 能力不足“不会为”
        4.1.3 担当不足“不敢为”
    4.2 地方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引导不力的原因
        4.2.1 官本位文化的影响
        4.2.2 媒介素养缺失
        4.2.3 法制观念和道德的缺失
        4.2.4 对网络舆情缺乏科学应对机制
5 新媒体形势下提升地方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对策建议
    5.1 坚持网络舆情应对原则
        5.1.1 实事求是原则
        5.1.2 信息及时公开原则
        5.1.3 服务性原则
        5.1.4 动态发布原则
    5.2 追寻网络舆情传播规律
        5.2.1 潜伏期:加强监测预警,披露有效信息
        5.2.2 发酵期:依靠传统媒体,抓住话语权
        5.2.3 爆发期:善用自媒体,主动引导舆论走向
        5.2.4 消退期:线上线下联动,避免发生次生舆情
    5.3 提升网络舆情理念和媒介素养
        5.3.1 强化地方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应对理念
        5.3.2 提升地方领导干部媒介素养
        5.3.3 提升地方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5.4 加强互联网建设与管理
        5.4.1 加快网络立法
        5.4.2 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5.4.3 规范商业网站建设
    5.5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相关体制机制
        5.5.1 舆情监控报告机制
        5.5.2 舆情研判机制
        5.5.3 新闻发言人制度
        5.5.4 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08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3808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8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