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基于空间组构理论的山西传统聚落研究初探

发布时间:2016-10-27 14:10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组构理论的山西传统聚落研究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清华大学》 2014年

基于空间组构理论的山西传统聚落研究初探

王鑫  

【摘要】:本研究以空间组构理论的策略和方法为指导,对山西地区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物质空间和生活形态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通过图示化的量化分析方法阐释传统聚落发展与更替的内在机制。 空间组构是反映建成环境属性的深层规律,存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聚落空间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以往与传统聚落相关的研究多关注表观现象,对聚落的组成要素进行描述性研究,例如建筑单体的建造材料、装饰特征、构造工艺以及街巷空间的尺度关系、布局方式等内容。空间组构分析更加关注聚落的整体性、动态性和互动性,对空间要素进行抽象和提取,通过模拟分析各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能够建立聚落空间的量化参照体系。 本研究首先对空间组构的研究策略和应用方法进行论证,通过理论综述和案例分析形成后续探究的支撑体系。其次,对山西地区传统聚落的生成环境与结构特点进行归纳。在本研究当中,聚落的生成环境被归结为两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分析外部环境对聚落的影响,将聚落空间结构类型化。以整体性分析为先导,选取典型样本进行解读。在研究分析过程中,综合聚落的区位特征、规模大小和空间格局等要素,选取晋中市灵石县夏门镇的夏门村、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的上庄村、临汾市襄汾县的汾城镇三个典型样本进行分析。借助空间组构分析软件平台,对样本聚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并完成数据模拟对照和线性回归分析。 本研究基于面向空间组构的量化图示分析,,可以进一步拓展聚落研究的维度,促进聚落形态分析的数据化和理性化,并为传统聚落的空间规划、保护发展、文化传承等提供具有适应性的技术手段。此外,本研究基于动态演进语境对传统聚落进行解读,通过比较对象案例在不同时期的量化模拟数据,为在当代设计研究过程中对建成环境进行客观评估提供借鉴,并为解决传统聚落的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分析性工具。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901.8;TU982.2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滔;;空间组构[J];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02期

2 陈宏吉;王慧斌;孟兆国;翟顺河;;立足规划 促进保护与发展——以襄汾县汾城镇总体规划及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银周妮;王宁;向振华;;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层面的引导和控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2 朱从兵;;时代与史学流品[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3 唐君;;对建筑装置化倾向的认识[J];安徽建筑;2007年05期

4 李兴举;王青;郑朝灿;陈重东;;直面传统,一次完整的“城市填空”——记浙江省兰溪市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J];安徽建筑;2010年03期

5 欧阳勇锋,张延龙,蒋颖;关于城市形态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6 陈晓华,华波,周显祥,张婷;中国乡村社区地理学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7 翁有志;丁绍刚;;国内乡村景观规划文献研究分析与评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8 李皓;弓弼;樊俊喜;;浅谈人性化景观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营造——以西安大唐通易坊商业街景观改造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9 郑皓;;网络通信时代城市空间形态的变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10 常堃;;小城镇道路景观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辉;;“非典”之后对城市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的思考[A];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抗击“非典”初战告捷后引发的思考[C];2003年

2 王金平;贾丽娜;王建华;;保护历史建筑赖以生存的环境——以祁县乔家堡为例探讨晋商聚落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3 何韶颖;汤众;;广州传统宗教信仰场所与城市形态研究中的GIS应用探索[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4 荆福全;;沈北大学城公共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5 荆福全;;沈北大学城公共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刘祖健;;生态价值异化影响下的城市形态[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力国;常延聚;;城市地段空间生态设计影响要素探析[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龙永干;;蜕变的努力与“革命”的焦虑——鲁迅“左联”生存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冯维波;;浅谈城市游憩空间整合的文化机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原雅捷;;南京市长江路文化街空间活力的实证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莹;医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梅国宏;都市文化视域中的宋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冯斐菲;让旧城的魅力再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于东明;鲁中山区乡村景观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李理;从合作社性质的民营报纸到共产党的党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景芝;国内重点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杰;城市公园周边建设用地景观及环境控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赵伟霞;基于自主营建模式的地坑窑居更新与保护[D];郑州大学;2010年

4 王力国;城市地段空间生态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孔源;高等学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臧慧;城市广场空间活力构成要素及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梁雪;大连中心城区空间动线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娜;赏析地铁建筑空间的艺术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家琳;城市软质景观艺术形态研究与设计[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汤静;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的优化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滔;;城市空间之复杂效应[J];世界建筑;2007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梅;中国古代传统聚落的生态环境探析[J];安徽建筑;2003年06期

2 常青;略论传统聚落的风土保护与再生[J];建筑师;2005年03期

3 谢珂珩;;四川羌族传统聚落研究[J];四川建筑;2008年01期

4 李向北;郭庆国;;探寻传统聚落街道“原风景”[J];中华建设;2008年02期

5 吴柳琦;刘永丽;;中国传统聚落选址研究——以卫辉小店河清代民居群为例[J];河南科技;2010年11期

6 陈琦;;屏南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美与时代(上);2011年02期

7 杨涛;朱军;;传统聚落成功特质的分析及转换途径的思考——以喀什生土聚落建筑为例[J];城市规划;2012年12期

8 仁曾尖措;;解析中国传统聚落营造思想[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3期

9 张轶群;传统聚落的人文精神——解读和顺乡[J];规划师;2002年10期

10 张希晨;皖南传统聚落的生态适应性[J];江南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琳;王辉;;京杭大运河山东段传统聚落的调查与思考[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王小斌;;徽州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探析[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逵;张钰;杨雪松;;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许飞进;杨大禹;左明星;;思想史视野下建水团山村传统聚落文化的传承与更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张祺;胡莹;;传统聚落文化的保护、更新与再生[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李婷;;由传统聚落特征出发的白族聚落更新策略初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何川;;湘南传统聚落生态单元的构建经验探索[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张祖群;赵荣;杨新军;黎筱筱;马秋芳;张宏;;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评价案例与模式[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严钧;梁智尧;赵能;;基于现代建筑技术分析方法的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上甘棠古村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兰玲;;摩梭传统聚落研究初探[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定海;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王韡;徽州传统聚落生成环境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6 汤莉;我国湿热地区传统聚落气候设计策略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8 赵冶;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玉源;传统聚落的演变·聚落传统的传承[D];清华大学;2004年

2 黄平;传统聚落文化的旅游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张所根;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自力型模式探析[D];南昌大学;2007年

4 徐贤如;传统聚落环境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郭楠;城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传承与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诗怡;基于主体视角的传统聚落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张运思;基于空间价值观的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8 夏璐;传统聚落空间的传承与再造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9 贺明;日常生活世界的传统聚落空间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欧阳玉;从鄂西山村彭家寨现状的调查兼议山村传统聚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组构理论的山西传统聚落研究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5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155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e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