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乡村聚落的概念_《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31 14:26

  本文关键词:青海古代乡村聚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年

青海古代乡村聚落研究

林丽艳  

【摘要】:聚落地理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研究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聚落是具有一定空间范围和一定内部结构的系统性整体。它既是一种空间系统,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在中国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国地理界和规划界更是将研究的目标集中于城市,乡村聚落研究远远滞后,因此乡村聚落地理的研究相对还是比较薄弱的。乡村聚落是乡村人口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乡村地域空间的人口聚居点,其形成和发展演变受自然条件和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 本文以青海古代乡村聚落发展为研究内容,从地理、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重视角,运用理论研究与史料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文献方法与社会调查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青海古代乡村聚落史中的人地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综合研究,从乡村聚落的营造方式、乡村聚落的人文景观、以及乡村聚落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乡村聚落的发展的制约等方面构建了青海古代乡村聚落发展演变的框架,对青海古代乡村聚落史中人地关系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以青海农牧业史为基础,围绕青海环境史这个中心来研究青海乡村聚落史中的人地关系及其农牧业生产结构变迁以及该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与民居村落之间发生的互动关系。 由于青海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青海古代乡村聚落的社会生活空间封闭狭小,血缘关系和宗族思想对历史时期青海古代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形态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变化,青海古代乡村聚落也不断在发展演变,聚落形态及其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主要是体现在民居环境的改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公共设施更加完善,其演进受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等诸多条件的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928.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亚婷;基于湟水谷地聚落演变的乡村社区规划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之枫;乡村聚落人地关系的演化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杨炯茂;青海古代和近代农业纪略[J];古今农业;1994年02期

3 张钛仁;颜亮东;张峰;李朝生;董章杭;柴秀梅;李自珍;;气候变化对青海天然牧草影响研究[J];高原气象;2007年04期

4 胡铁球;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经济的脆弱性[J];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5 周彩云;;古代中国气候和生态环境变迁与游牧民族的迁徙[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胡廷;试述两汉时期青海社会历史的特点[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1期

7 芈一之;青海民族文化史概谈[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崔永红;;青海历代屯田垦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贾晞儒;试论青海民族文化的共聚性特征[J];青海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10 靳润成;青海古代农牧业的历史变迁[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晓东;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小强;清代湟水流域农业开发[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立波;;略论明代董卜韩胡、杂谷二土司之争——兼论硗碛嘉绒藏族文化中的羌文化因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郭淑新;董秀丽;;中华民族的自信意识与忧患意识辩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张金铣;赵翼论新、旧《五代史》的文献价值与史学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郭琳;五代十国的流民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8 盛险峰;;论五代中央职官的“失职”与“君主专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卜宪群;刘晓满;;垓下位置研究评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耀飞;;五代蜀地粟特系沙陀人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浦江;;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5年

3 李军;;晚唐凉州控制权转移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夏也春;;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间贸易理论及实证研究[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魏德新;;回商蒲寿庚的历史功过[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袁心澜;;屈原《涉江》地名争议之我见[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吉成名;;明代土盐产地和石盐产地[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肖蕴英;;西夏流通的北宋货币[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08陕西省钱币学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孙冬虎;;永定河流域历史军事文化的基本特征[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6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兰;中山沙田水乡聚落户外空间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欣;《契丹国志》史源疏证举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逢春;行政价值观与行政发展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成学;吕夷简评传[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娟;《颜山杂记》校注及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筱娟;历炼骏骨阅山川[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艳欣;基于语料库的汉语VP-neg-VP式反复问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何为;东周时期楚国都城形制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谷锐;徐逸伦;;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江占民,胡宝贵,张志强,王中华,郑春慧,李永平;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发展[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冯健,张小林;苏南小城镇发展与现代乡村社区变迁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3期

4 方修琦,叶瑜,葛全胜,郑景云;从城镇体系的演变看清代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5 苗长虹;乡村工业化对中国乡村城市转型的影响[J];地理科学;1998年05期

6 严钦尚;西康居住地理[J];地理学报;1939年00期

7 陈述彭 ,杨利普;遵义附近之聚落[J];地理学报;1943年00期

8 金其铭;我国农村聚落地理研究历史及近今趋向[J];地理学报;1988年04期

9 周国华;贺艳华;唐承丽;于涛;肖国珍;;中国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机制及态势分析[J];地理学报;2011年04期

10 周心琴;;西方国家乡村景观研究新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茂国;青海东部湟水谷地城镇空间格局变化模拟[D];中南大学;2011年

2 刘伟;河湟地区开发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晓阳;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青海湟水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高小强;清代湟水流域农业开发[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辉;论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环境变迁”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刘沛林;论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3 杨彬;社会空间·场论[J];北方论丛;1996年06期

4 赵之枫;乡村聚落人地关系的演化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业祖润;中国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许先升;生态 形态 心态——浅析爨底下村居住环境的潜在意识[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巫兆聪;分形分析中的无标度区确定问题[J];测绘学报;2002年03期

8 任春洋,姚威;关于“迁村并点”的政策分析[J];城市问题;2000年06期

9 冯健,刘玉,张小林;转型期间集镇发展机制及其对集镇规划的启示──以江苏省若干典型集镇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3期

10 田银生;原始聚落与初始城市——结构、形态及其内制因素[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之枫;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D];清华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明;血缘·宗族·村落·建筑——丁村的聚居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2 王晓霞;清前朝(1644-1840年)湟水流域田赋制度的实施及其环境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乡村聚落的区域差异[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年11期

2 甘枝茂,岳大鹏,甘锐,刘啸,裴新富;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及其用地特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尹怀庭,陈宗兴;陕西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及其演变[J];人文地理;1995年04期

4 李瑛,陈宗兴;陕南乡村聚落体系的空间分析[J];人文地理;1994年03期

5 李雅丽,陈宗兴;陕北乡村聚落地理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地理;1994年01期

6 陈宗兴,陈晓键;乡村聚落地理研究的国外动态与国内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1994年01期

7 张京祥,张小林,张伟;试论乡村聚落体系的规划组织[J];人文地理;2002年01期

8 孙冬虎;;白洋淀周围聚落发展及其定名的历史地理环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9 李洪波;;试析休闲理念下的乡村旅游[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10 朱彬;马晓冬;;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与类型划分[J];人文地理;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健;;乡村聚落绿化的景观美学原则[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任慧子;曹小曙;李丹;;乡村聚落历史空间演化及其内部关联网络——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周复多;;乡村聚落的生态文化基础——文化名村规划布局的启示[A];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论文集[C];2006年

4 郭晓东;牛叔文;刘正广;;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以葫芦河流域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薛力;;乡村聚落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曾菊新;余斌;罗静;张侠;;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住区系统演变和人居环境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肖胜和;;乡村旅游规划中乡村景观规划实践——以杭州富阳白鹤村为例[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8 邢谷锐;;快速城市化地区乡村空间重构体系初探[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虞志淳;刘加平;;陕西关中农村生态聚落研究[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欧阳高奇;;新农村建设对乡村景观的影响[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下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来也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杨振之 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黄葵;[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徐勤勇;[N];泸州日报;2008年

3 朱宇;[N];福建日报;2006年

4 李明峰;[N];楚雄日报(汉);2007年

5 江苏记者站 周伟民;[N];中国旅游报;2007年

6 张建华 陈火英;[N];建筑时报;2007年

7 徐蕴海;[N];苏州日报;2007年

8 杨忠烨;[N];闽北日报;2008年

9 毛小岗;[N];中国旅游报;2007年

10 朱宇;[N];福建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振东;整合与重构[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岳大鹏;陕北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乡村聚落发展与土壤侵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郭晓东;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朱炜;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浙北乡村聚落空间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张雪梅;诸神的居所—西部中国的信仰社区[D];四川大学;2007年

6 沈茂英;中国山区聚落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2005年

7 许家伟;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与驱动机理[D];河南大学;2013年

8 周心琴;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彭鹏;湖南农村聚居模式的演变趋势及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苏高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思;易县山区乡村聚落景观生态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丽艳;青海古代乡村聚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小冬;乌昌地区民汉杂居乡村聚落景观设计反思[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亮亮;金华市区乡村聚落空间集聚规律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祥熙;四川盆周山区乡村聚落发展度及其重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6 张姣慧;丘陵地区乡村聚落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7 李康兴;高寒牧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布局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莎;上海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少武;社会学视域下的乡村聚落空间演变[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贾伟国;新疆和田区域性乡村聚落模式语言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青海古代乡村聚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0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160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0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