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社会转型期忠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4 20:02
  现代“忠诚”范畴是传统道德规范“忠”与“诚”的组合,具有特定的内容和本质规定,忠诚作为一种伦理意识,是建立在归属意识、责任意识、公民意识之上的,是道德主体通过对道德客体的理性选择而产生的稳定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基本伦理规范。从中国传统“忠”观念演化而来的忠诚道德,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世俗性、至上性、顺从性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社会转型期和现代社会中,忠诚道德具有客观的现实基础,是现实生活中人伦关系、价值观念、社会结构和基本社会制度在伦理道德中的集中体现,并相应地在这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社会转型期,忠诚道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表现为在忠诚对象上、价值取向上、行为方式上的模糊性。为使传统的忠诚道德向现代转换,我们必须在内化外在道德规范、增强忠诚的理性支撑力、夯实忠诚的情感基础、健全践行忠诚道德的机制性条件等方面来重塑忠诚道德。 

【文章页数】:2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忠诚范畴的内涵
    忠与诚、信、恕
    忠的本质规定
    忠诚范畴的内涵
二、 忠诚观念的中国传统
    “忠”观念的提出
    “忠”观念的演变
    “忠”观念的特点
三、 忠诚的现实基础
    忠诚的人伦基础
    忠诚的社会基础
    忠诚的理性基础
    忠诚的制度基础
四、 忠诚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忠诚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
    忠诚是规范社会角色的道德要求
    忠诚是维系理想信念的道德基础
    忠诚是国家民族进步的精神动力
五、 社会转型期对忠诚的挑战
    首先表现为忠诚对象的模糊性
    其次表现为价值取向的模糊性
    再次表现为行为规范的模糊性
六、 重塑忠诚的途径
    一是要内化外在的道德规范
    二是要增强忠诚的理性支撑力
    三是要夯实忠诚的情感基础
    四是要健全践行忠诚的机制性条件



本文编号:3701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701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5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