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在人性展开中解读孟子的“义利之辨”

发布时间:2023-06-13 20:25
  孟子对义利问题的探讨详实而系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面对“利”的淡定自如、“舍生取义”的精神境界已经成为中国人价值观里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是以往对孟子“义利之辨”的研究大多在伦理学意义上开展,从义利两者的轻重、先后、取舍等关系来加以界定。而事实上孟子对义利的开创性不在于他设定的具体选择标准和取向,而在于他对“义利之辨”哲学意义上的探讨,或是在“义利之辨”中探讨着哲学。在中国文化的启蒙阶段,先哲们就用伟大的睿智发现了人自身,儒家用“仁义”来探讨着文化中的人,孟子在两千年前就体悟到并自觉地把握了人的良心本心,创立了气势磅礴的心性学。是思想家们造就了早熟的中国文化,还是早熟的文化造就了中国思想家,可能是哲学意义上悖论。但不得不承认“早熟”给中国文化设立较高的起点,也让文化本身没有充分体验到“幼年”时无限可能的乐趣,这些问题都能在孟子的“义利之辨”中折射出来。所以通过孟子的心性学来解读“义利之辨”,探究其本有的哲学意味,更进一步反思人的文化性给人自身带来的影响。 从考察《孟子》里有关普遍人性的学说开始,找出孟子对人性的本质规定,在人的本性里研究“义...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序言
一、“义利之辨”的哲学基石——“心性学”
    (一) 性的本然状态——善端说
        1. 本然之“性”的先验性和普遍性
        2. 本然之“性”的存在状态
    (二) 性的展开状态
        1. 展开之“性”的可能性
        2. 展开之“性”的必然性
        3. 性之展开的状态
        4. 性之展开的践形
        5. 展开之“性”践行的内在性
    (三) 性的应然状态
二、在人“性”展开道路上的“义利之辨”
    (一) 《孟子》中“利”的多重性
    (二) 《孟子》中“义”的内在自觉性和外在尺度性
    (三) 《孟子》义利之辨的现实三维度
        1. 言说于“君”的义利之辨
        2. 言说于“民”的义利之辨
        3. 言说于“士”的义利之辨
三、“士”在“义利之辨”中的定位
    (一) “士”与“仕”
    (二) “士”与“势”
    (三) “士”的孤独
    (四) “士”的突围
        1. 打破“义利”相缠的思维方式
        2. 文化本性中的个体化意义
        3. 在个体之义基础上“士”的立足点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833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3833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8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