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正统意识形态中政治人物形象的建构与解构——以南宋“严蕊案”中的朱熹为个案

发布时间:2024-05-25 06:32
  本文以南宋“严蕊案”(即朱熹按劾唐仲友事件)中的朱熹为个案,旨在探索正统意识形态中政治人物形象变迁的原因。根据时间顺序,将朱熹形象的变迁分为:“严蕊案”、“庆元党禁”、反理学时期以及理学不再作为官方哲学的当代四个时期,其中主要分析、还原了“严蕊案”前后的人物斗争关系,分析了“庆元党禁”前后理学被确立为官方哲学的过程以及此时朱熹“圣人”形象的建构,分析了明清反理学之际朱熹人物形象的再次变迁和对“圣人”解构,直至当今朱熹被塑造为一个追求爱情的普通教师,“圣人”形象不复存在。首先,在“严蕊案”中,通过朱熹《按唐仲友六状》、陆九渊《象山集》等还原朱熹按劾唐仲友始末,还原“严蕊案”中朱熹真实的不畏权贵、为民请命、秉公办事的诤臣、理学家形象,本章主要侧重于历史古籍方面的考证。其次,在“严蕊案”引发的“庆元党禁”之中,既有丞相韩今韩侂胄指使御史大夫沈继祖弹劾朱熹的奏章中表现出来的结党营私、不忠不孝、欺世盗名、伤风败俗的伪君子;同时从宋理宗开始逐渐将“理学”确定为官方正统哲学,朱熹形象也随之水涨船高,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圣人”形象逐渐被构建起来。然后,在明清反理学之际,明末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政治权力斗争中的朱熹
    第一节 “严蕊案”的起因
    第二节 庆元党禁中的人物斗争关系
        一、朱熹与王淮
        二、朱熹与洪迈
        三、朱熹与高文虎
        四、朱熹与郑丙
    第三节 朱熹按劾唐仲友罪状
        一、唐仲友所系罪状详述
        二、南宋律法对上述罪责的规定
        三、唐仲友生平考证
        四、朝廷关于事件的处理及其原因分析
第二章 理学发展过程中对朱熹正统人物形象的建构
    第一节 现实中作为理学家形象的朱熹
        一、朝廷对于理学的态度
        二、士大夫关于理学的争议
        三、陆九渊对“严蕊案”的态度
    第二节 党争过程中政敌笔下伪君子形象的朱熹
    第三节 庆元党禁中朱子及门徒的个人遭遇
    第四节 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第三章 反理学过程中对朱熹正统人物形象的解构
    第一节 洪迈《夷坚志》中描述的朱熹、严蕊形象
    第二节 《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作者考证
    第三节 周密《齐东野语》中对朱、唐、严三人形象的塑造
    第四节 《宋元学案》中塑造的朱熹人物形象——有缺点的“贤人”形象
    第五节 《二刻拍案惊奇》中对朱熹假道学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以权谋私的假道学朱熹
        二、德才兼备的真侠女严蕊
        三、尽忠职守的好太守唐仲友
第四章 民间故事中所塑造的朱熹人物形象
    第一节 民间故事中朱熹的四种人物形象
        一、心系黎民的州官
        二、饱学擅教的儒师
        三、神仙术士
        四、风水术士
    第二节 民间故事对重塑朱熹人物形象的意义
    第三节 当代对重塑朱熹人物形象的尝试——一个追求爱情的普通教师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981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3981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6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